•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驼峰航线TXT下载>>驼峰航线>> 轰炸日本的“麦特洪”计划TXT下载

    驼峰航线: 轰炸日本的“麦特洪”计划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轰炸日本的“麦特洪”计划

        正在关注遥远的塞班岛战事的日本,没想到战火这么快就烧到了日本本土。1944年6月15日深夜,美军68架b—29式“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悄然飞临日本九州岛上空,向曾为日军提供过大量钢材的八幡钢铁厂投下了首批炸弹,拉开了美军对日战略轰炸的序幕。

        这次战略轰炸准备工作于1943年11月开始,目的是轰炸日本本土。以“麦特洪计划”(materhorn)为代号,初步确定实施时间为1944年5月1日。罗斯福向丘吉尔和蒋介石通报了该计划,要求提供机场,得到两人支持。

        美国政府决定对日本实施这次史称“麦特洪”计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欧洲战场,盟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已进行了4年之久。从1942年8月开始,英美采取联合行动,对德战略轰炸的规模不断扩大,德国的战争经济受到了很大削弱,到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德国经济已近崩溃。对德战略轰炸取得的显著效果使美国高层领导人深受鼓舞。他们决定借鉴欧洲战场的经验,对日本也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削弱日本的战争潜力,从而加快太平洋战争的进程。

        随着欧洲战场战争进程的加快,许多经验丰富的优秀轰炸机飞行员可以抽调到太平洋战场,参加对日轰炸,为“麦特洪”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人力准备。同时,在1943年底,美国研制出了航程达5000多公里的b—29重型轰炸机,这就为轰炸日本本土提供了手段。

        此刻,盟军在太平洋上的越岛作战已逐渐逼近日本本土,与此同时,日军的抵抗也越来越顽强,美军付出了重大伤亡。若要最终登陆日本,不事先进行长时间的火力打击以削弱和动摇日本人的抵抗意志,盟军付出的伤亡必将非常大,这一点是美国高层决策机构不能不考虑的。

        在制定战略轰炸的具体计划时,美国决定以“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为主力机种,并选择了马里亚纳群岛为轰炸日本本土的基地。但当时该群岛仍在日本人手中,所以罗斯福总统决定首先以中国和印度为基地开始对日本的战略轰炸。

        1944年4月,第1批b—29轰炸机进驻印度加尔各答美军基地,美军成立了第20轰炸机指挥部。作为新研制的战斗机,b—29无疑有着其他旧机种没有的优势:长99英尺,高约28英尺,翼展达141英尺,重60吨。这些庞然大物的到来使机场上的其他飞机顿时相形见绌。而且,其性能也大大增强,它能够以350多英里(约合563公里)的时速在38000英尺高空携带4吨炸弹飞行3500英里,最大载弹量达到了10吨。这种速度和载弹量都是其他轰炸机望尘莫及的。当时用于欧洲战场的主力轰炸机b—17“空中堡垒”的最大载弹量也仅为4.7吨,最大航程为2400英里,与b—29相差甚远。

        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的最大特点是其具有良好的高空飞行性能和强大的自卫火力。b—29的最大飞行高度达到了10670米,为了解决高空缺氧问题,飞机设计师应用了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将b—29的飞行座舱设计成全密封结构,机组人员均配有氧气面罩,高空飞行的操作环境非常舒适。b—29还装备有最新式的雷达和活动炮塔,其轰炸精度和自卫能力都是一流的。

        但是,b—29轰炸机刚下生产线,从未经过实战的检验,而且飞行员们对远距离轰炸日本本土还没有把握。不知对日战略轰炸在开始时会遇到怎样的艰难。经过紧张的训练,1944年6月5日,b—29轰炸机进行了第1次作战试验,98架“超级空中堡垒”前去轰炸了日军占领下的曼谷。

        尽管从加尔各答到曼谷的航程比较短,对初次参战的b—29却也是一次非常重大的考验。由于飞行员实战经验少,精神过度紧张,1架b—29刚起飞就不幸坠毁,14架中途发生故障返回,还有几架迷失了方向未飞抵目标,其余的飞机在接近曼谷时就已不成队形了。返航时,2架飞机中途坠毁,还有2架坠入了孟加拉湾,42架弄错了着陆基地。但是,初次行动的不顺利并没有影响飞行员们的信心,他们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以更大的热情加快了作战准备。

        1944年6月15日,92架b—29再次从加尔各答基地腾空而起,地勤人员挥舞着手中的帽子向飞行员致意,目送这些飞行勇士渐渐消失在高空。大家都知道,这次轰炸的目标将是遥远的日本本土,路途遥远,任务艰巨,也许有些熟悉的面孔从此就再也看不见了。

        这次轰炸的目标是很日本的九州岛。为了执行这次轰炸任务,必须先飞越“驼峰”天险,在中国成都的前进机场加油挂弹,然后再飞向这次轰炸的目标——日本九州岛。机群在万米高空编好队形,向北方隆隆飞去。机翼下是高耸入云的雪山,山顶长年的积雪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那巨大的山系就是“驼峰”——喜马拉雅山脉。

        施奈德上尉率领机组飞在机群的最外侧。天气晴朗,从飞机的挡风玻璃望出去,整个机群就像是一片白云漂浮在雪山之巅。在机舱里,他可以看见陡峭的山谷中有一些东西闪闪发光,像是金属碎片,散布在航线两侧的山谷中。一处,又一处,其反射的光点简直可以当导航的地标。这就是中美空运期间历尽艰辛飞越“驼峰”时不幸遇难的盟军飞机残骸,破碎的铝片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也许是它们的油料耗尽了,也许是出了机械故障,也许是喜马拉雅山恶劣的天气使它们撞上了山岩……如今这些飞机连同它们的飞行员长眠在这荒无人烟的山谷。

        为了执行对日本的轰炸任务,盟军飞行员付出了巨大代价。运输机的飞行员们必须事先把b—29轰炸机所用的油料、弹药、飞机零配件等跨越“驼峰”运到成都,那些活塞引擎的c—47、c—46运输机在6000—7000米的极限飞行高度同恶劣的气候搏斗,飞行人员只能靠氧气面罩艰难地操纵飞机,后勤保障困难重重。

        轰炸日本本土的任务是艰难的,但飞行员们义无反顾。当天上午,92架b—29中有79架降落在成都,早已等候在此的地勤人员迅速迎上去,为飞机加油、挂弹、检修;飞行员们在简陋的休息室内匆匆用过午餐,顾不上休息就又踏上了远征日本的漫漫航程。但起飞时1架b—29坠毁,4架因机械故障返航,最后只有68架飞机继续前进。

        1938年5月19日,也是沿着相同的航线,中国空军的2架“马丁”式轰炸机远征日本九州上空向日本国民撒下漫天飞舞的传单,同样的路线,不过这次飞临九州上空的将是撒下血与火的b—29轰炸机。夕阳西下的时候,机群已经可以看见辽阔的东海,海面上波光粼粼。

        午夜时分,b—29轰炸机群透过淡淡的云层辨认出了日本海岸的轮廓,地面上的点点灯火为机群指示了方向。领队指挥官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大声发出命令:“目标:八幡钢铁厂,准备投弹!”正在这时,地面上的高射炮响了,一串串曳光弹飞向空中,似流火一般在天空四迸开来,日本的夜航战斗机也升空拦截。但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依靠自身强有力的炮火击退了它们,至于高射炮火则只能作为夜空中的礼花供人观赏,它们对在高空飞行的b—29根本无可奈何。机群投弹了!成吨的炸弹呼啸着落向九州,1枚炸弹直接命中了钢铁厂,厂区内顿时燃起熊熊大火。首次轰炸成功了。

        从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期,日本轰炸机就在太平洋地区耀武扬威,把罪恶的炸弹投向南京、武汉、重庆,投向珍珠港、马尼拉、新加坡,有多少无辜平民在日机的轰炸中丧生。现在,日本人也终于尝到了炸弹的滋味。

        在此后10个月的作战期间里,美军轰炸机摧毁了位于日本本土的1个重型工业工厂、2个飞机制造厂、大量的海运设施、陆地交通运输枢纽和油库等重要目标。

        1944年10月中旬,美军还轰炸了冲绳岛和中国台湾日军机场,取得了一系列战果。但是,第20轰炸机指挥部的轰炸行动太艰难了。每次轰炸,巨大的b—29轰炸机都要往返飞越“驼峰”,从成都起飞的b—29只能轰炸到日本南部地区,难以进一步扩大战果。因此在1945年3月,美军停止了从印度方面起飞的攻击,将第20轰炸机指挥部与第21轰炸机指挥部合并,成立了美国第20航空队。</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驼峰航线,小说《驼峰航线》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驼峰航线 轰炸日本的“麦特洪”计划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