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驼峰航线TXT下载>>驼峰航线>> 珍珠港事件——联合的契机TXT下载

    驼峰航线: 珍珠港事件——联合的契机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珍珠港事件——联合的契机

        珍珠港事件令美国震惊,反对战争的观点一时间变得销声匿迹。

        12月8日,罗斯福前往国会发表演说,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他说:

        昨天,1941年12月7——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军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合众国当时同该国处于和平状态,而且,根据日本的请求,当时仍在同该国天皇进行着对话,对于维持太平洋的和平有所期待。实际上,就在日本空军中队已经开始轰炸美国瓦胡岛之后一个小时,日本驻合众国大使及其同事还向我们国务卿提交了对美国最近致日方的信函的正式答复。虽然复函声言继续现行外交谈判似已无用,它并未包含有关战争或武装进攻的威胁或暗示。

        由于夏威夷同日本的距离,这次进攻显然是许多天乃至若干星期以前就巳蓄意进行了策划的。在策划的过程之中,日本政府通过虚伪的声明和表示希望维系和平而蓄意对合众国进行了欺骗。

        昨天对夏威夷群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

        敌对行动已经存在。毋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一一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美国国会经过33分钟的讨论,参、众两院分别以82:0和388:1通过美国对日本的作战决议,接着,英国和中国分别在12月8日和9日相继对日本正式宣战。

        至此,美国与日本之间这场佯装的谈判终于落下帷幕。

        对于美国的参战,基辛格这样论述到:即便没有珍珠港,美国也会参战,因为“为了自由的未来和美国的安全,罗斯福无疑会让美国参战”,所以,他这样总结到,美国的参战是“美国的伟大并勇敢的领袖进行的非凡的外交努力而导致的结果”。

        珍珠港事件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美国参战极大地鼓舞了反法西斯世界的战斗力量,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美国抛弃了此前不愿意承担军事义务的立场,同时也意识到中国战场的重要地位,正如罗斯福所说:

        “如果没有中国……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千百万中国人民在4年半的时间里顶住了轰炸和饥荒,在日本武装和配备占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侵略者。”

        “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抗战和以后必然来到的反攻——因为这是打败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此,蒋介石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的第二天,12月9日,他就致电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建议立即在各反轴心国之间组织某种联合军事会议。10日和11日,他又接连两次邀集英、美等国大使和武官商讨中、英、美、荷、澳5国联合制敌的具体计划,并邀请美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转告罗斯福总统:

        一、请华盛顿提出5国联合军事行动之具体计划,以华盛顿为联军政治与军事之中心点;

        二、在前苏联未宣战前,请华盛顿提出香港、菲律宾、新加坡、缅甸、荷印区域间之4国联合军事行动之具体计划;

        三、5国初步谈判之地点应为重庆,其永久地点则以讨论决定之;

        四、由华盛顿提出五事互助之协定。

        罗斯福于16日复电,同意迅速在重庆召开联合军事会议,希望会议能产生一个常设机构。蒋于16、17、19日与英国大使卡尔、前苏联大使潘友新、荷兰代表保斯、美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等分别谈话,交换组织联合军事代表团的意见。

        12月23日,在蒋介石位于重庆的官邸举行了对日作战联合军事会议。蒋介石主持会议。中方代表为军政部长兼总参谋长何应钦,宋美龄担任蒋的翻译。美国代表为勃兰特和马格鲁德;英国代表为驻印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苏联和荷兰没有派代表参加。

        然而,在这次蒋介石一心一意主持筹办的会议上,虽然有抵抗日本这一共同的目标,但各个国家依然还是以维护自身利益为主要目标,这就造成了会议期间的矛盾。

        英国代表韦维尔参加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夺取经缅甸运往中国的美国援华物资和对美国志愿航空队的控制权,而不是请中队协助保卫缅甸,抵抗日本。所以会议一开始时,韦维尔就提出了3点要求:①加强在缅甸的空军力量,请将现驻昆明作战的美国志愿航空队一个中队调驻仰光:②请将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已运到缅甸的援华武器和其他物资拨出一部分,以供保卫缅甸之用,其中包括飞机、高射炮、汽车、电话器材、修理卡车及零件等;③请中队协助保卫缅甸。

        对于韦维尔的这一要求,蒋介石在24日上午就主动作出了回复,并表示:“中英两国,不可有一国失败。因此,如果贵国需要,我国可以派8万人入缅作战。”显然,蒋还是在一个全局的角度考虑和处理中英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共同利益的。但却遭到了韦维尔的傲慢回答:“如由贵队解放缅甸,实在是英国人的耻辱:我们只要请贵国能惠允拨借美援物资就可以了。”这不但激怒了蒋介石,而且连罗斯福也颇为生气。

        虽然如此,会议还是在美方的调解下,达成了协议,即《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保护缅甸全境、提供军事器材援助中国继续抗战、适当时机对日作战计划由守势改为攻势、随时召开会议,根据战争情报拟订东亚战略等。

        l941年12月日至1942年1月14日,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代号为“阿卡迪亚”的军事会议。美英坚持“先德后日”的战略原则,但决定首先稳住东方战线,要求中国继续抗战以拖住大部分日本陆军。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的战争努力被列入太平洋和远东战争必须维持的基本点,为此,美事首脑明确提出:“中国需要军事物资:为了中国的安全和空中、海上的交通,需要防卫新加坡一一菲律宾一一荷属东印度一线;中国全力进行防卫作战并支持缅甸防御,提供对日空中作战基地。”会议决定在亚太地区设立中国战区和美英荷澳战区,美国提议由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总司令。

        1941年12月的中美英重庆会议和同年12月至1942年1月的“阿卡迪亚”会议上决定对中国战区和美英荷澳战区的设立,标志着中美英三国抗日军事同盟的建立。

        第八章 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形象”

        国家和个人一样,也会犯错误。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罗斯福</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驼峰航线,小说《驼峰航线》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驼峰航线 珍珠港事件——联合的契机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