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就这四张脸TXT下载>>历史就这四张脸>> 第三章 长平之战:有些仗是吓败的(3)TXT下载

    历史就这四张脸: 第三章 长平之战:有些仗是吓败的(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三章 长平之战:有些仗是吓败的(3)

        这种经典的连续射击方式,很有可能就是秦军首创。因为在秦军之后将近两千年,欧洲人才用类似的方法组织火枪手。

        而且,秦军的弩所用的箭头,和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不一样,当时为了增大杀伤力,一般箭头都带有倒刺和血槽,但是秦弩的箭头没有,都是三棱形的,完美的流线外形,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流线的轮廓减少空气的摩擦力,加快速度也增加射程,而锋利的棱角可以穿透铠甲和衣物深入肌肤!

        面对秦弩兵,赵军根本无法前进,只能防御,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然而,这只是秦军的第一道攻击波,更惊悚的还在后面。

        在弩兵后面,是秦军团的长矛兵。他们手持的可不是一般的长矛。据考古证实,秦军手中的长矛接近7米。如今的一层楼才多高?如此长度的刺杀兵器,端平拿稳都很吃力,秦军是怎样用来作战的呢?

        若是单兵格斗,7米的长矛显然无法作战。但是,在古代希腊,亚历山大的军队就以7.2米的长矛而闻名,由长矛组成的方阵曾经使他们战无不胜。

        秦军很有可能就是组成长矛方阵。经过严格训练的秦士兵,挺着长矛,只能向前,无法后退,不管前方发生什么情况,前排倒下,后排立即补上,方阵始终不变,形成几千人、几万人的一个铜墙铁壁方阵。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的冲击力不可阻挡。

        除秦长矛步兵外,还有手持戟和铍的秦步兵,戟长2.8米左右,这种兵器就是在戈的前边加装了矛头,可以钩砍,也可以直刺。由于兵器不长,持戟士兵可以做单兵格斗,发挥自由搏击的技巧;长柄兵器铍,很像插在长杆上的短剑,长度界于戟和长矛之间,在3.5米左右。从不同的杀伤距离来看,长矛、铍和戟长短之间既有专业分工,又可以互相保护。

        那么,秦国何以能制造出如此强劲的兵器?这要提到战国时期的武器锻造业。当时战国盛产优质矿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齐,一个是秦。关中盛产优质的铜矿,山东盛产优质的煤矿,特别是山东兖州,有一种蓝火煤,温度要比普通煤高一倍。因此,秦国、齐国在武器上的精良程度,领先于其他诸侯国。

        情形就是如此,根据兵马俑的布局来推测:两千多年前的长平战场,赵军首先面对的是秦弩兵,紧接着就是秦步兵的冲击。步兵是秦军真正的主力部队。

        另外,在兵马俑坑,有一队士兵很特别。他们手持白刃格斗的刺杀类兵器,却不穿铠甲。在整个地下军团中,他们的形象显得十分特殊。这队士兵究竟是干什么的呢?据推测,很有可能是在战斗中有一些极其危险的任务,基本上是有去无回,重赏之下,这些完全不考虑生死的人站了出来。军功授爵制度对一支特殊部队规定了丰厚的奖赏,商鞅称其为“陷队之士”。

        商鞅制定的军功爵位由低到高共有20级,而“陷队之士”是砍一个脑袋,晋升一级爵位。因此,秦军兵士一上战场,立刻就变成一头头饥饿咆哮的虎狼,看到敌人就红了眼,勇猛无比地撕咬残杀。割下敌人的脑袋,或别在腰间,或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继续追杀自己的对手,绝不后退,绝不手软,除非战死。

        然而,令这支恐怖军团意想不到的是,他们遭遇到赵军统帅廉颇的顽强抵御。

        两军初次交锋,赵军损失惨重。赵军统帅廉颇立即改变策略,他对于秦军作战特点深有认识,知道如何对抗。廉颇认为,秦军远来,利在速决,若旷日持久,则后援补给不继,将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并最终败退。</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就这四张脸,小说《历史就这四张脸》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就这四张脸 第三章 长平之战:有些仗是吓败的(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