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就这四张脸TXT下载>>历史就这四张脸>> 第三章 长平之战:有些仗是吓败的(2)TXT下载

    历史就这四张脸: 第三章 长平之战:有些仗是吓败的(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三章 长平之战:有些仗是吓败的(2)

        巴蜀,今天的四川盆地,两千年前就是天然粮仓。秦国拥有巴蜀之后,军粮储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史记》中记载:几十年后司马错攻打楚国,秦军顺长江而下,一万艘船运载了六百万斛的大米。

        然而,两千多年前的成都平原并不能稳定地为秦军提供粮草。岷江经常泛滥,旱灾也时有发生。在司马错之后,李冰来到巴蜀,出任最高行政长官。就是这个人,使成都平原最终富甲天下。

        李冰在最恰当的地方将岷江一分为二,洪水季节,江水漫过水坝,从远处干涸的河道泄洪;干旱季节,岷江水被李冰的水坝送进宝瓶口这个狭窄的通道,灌溉成都平原的万亩良田。这就是古代水利史上最了不起的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修成以后,食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四川被叫做“天府之国”,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的。

        秦人天才的水利工程技术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粮食生产,在都江堰之后,秦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在当时的西方,伟大的亚历山大有5万人的军队;罗马军团最为强盛的时候也不过几十万人。在农业文明的时代,军队规模受限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生产足够的粮食。因此,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只有秦国负担得起百万大军连年作战。

        而且,农业发达仅是致使秦国富足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贸易。在今天四川留下的一些输送盐卤水的遗址,就是秦国当时从事井盐贸易遗留下的。这笔生意做得挺大,几乎垄断到四川云南地区。

        与拥有强大经济实力支撑和保障的秦团相比,赵国又是怎样一种状况呢?

        当时赵国的粮食产量,财政收入,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常备军数量是秦国的二分之一。其产量最富庶的地区,基本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本无法进行生产。

        对于赵国来说,当时最好的策略,就是不要上党,可惜赵国没这么做。这是赵国的战略失误。

        当秦军占据上党后,赵孝成王害怕秦国强兵紧逼国境,想与秦国谈和。此时,赵大夫虞卿却出了一个主意:“如今,决定是战是和的权力掌握在秦国手中。秦集结重兵于上党,目的就是要击破赵国,故而不会答应谈和。不如派人携重礼去贿赂楚、魏二国。楚、魏若肯接受,则秦国怀疑诸侯又复合纵,才可能与我们谈和。”

        孝成王听后却不以为然,仍派人去求和。

        这一求和,恰好给了秦国机会。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联合抗秦,并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以便给赵国以沉重打击,故而赵国来求和,秦国有意向各国宣传,说秦、赵已经和解,而事实并非如此。楚、魏、齐国本来就惧怕秦国,现在又为秦国的外交手腕所迷惑,纷纷疏远赵国。

        于是,秦军在占据上党后,继续向赵军发动攻击。攻势极其猛烈。那么,他们是如何作战的呢?

        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恐怖!

        秦军的战法,根据秦兵马俑推测,主力部队的最前边,站着三排战士,装备的武器一律是远射用的弩,直面赵军。那么,为何要站成三排?

        原因很简单:弓弩的射击有一条规律,因为临敌不过三发,敌人往前冲了,这一支箭装上以后射出去,你再装一次,敌人还往前冲,三支箭射出去以后,敌人就冲到面前来了。时空关系就是这样,所以古代射击的时候一定要轮番射击。

        因此,当第一排弓弩手射击的时候,后两排拉弦搭箭,三排弩兵因此可以轮番射击。在战场上,形成密集、致命的强大杀伤力。万弩齐发,蝗虫般雨点般飞击赵军,刺穿他们身体的各个部位。</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就这四张脸,小说《历史就这四张脸》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就这四张脸 第三章 长平之战:有些仗是吓败的(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