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天崩地解TXT下载>>天崩地解>> 山海关大战和神州易手(3)TXT下载

    天崩地解: 山海关大战和神州易手(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山海关大战和神州易手(3)

        因此,李自成的东进行动,与其说是为了彻底推翻明朝统治而进行的军事行动,还不如说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或者说是一次以武力相威胁,以实现其裂土封王之目的的军事行动更贴切。我相信近代的历史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乃至漠视这些史料或者讳莫若深,顾左右而言他,并非是他们水准不够或者记性不好,只因为这涉及到政治大方向的正确性而只得不提。

        撇开这些记载,就从李自成的各地兵力分配来看,也一样可以证明这个问题。

        他自西安出兵时,号称二十万,多的说是四十万,但实际的主力部队按照目前主流观点以及各家考证,少的说六万,多的则说十万左右,而对偏师刘芳亮部的兵力认定则比较一致,大约是一万多到两万人之间。另外比较明确的是大顺军至少有一半主力如“老营”等部队,没有和李自成一起越河东进,而是由高夫人等人率领留在了西安和山、陕境内,右营则由袁宗第率领增援去了襄阳。之后他一路招降纳叛补充兵力,同时又沿路分兵驻守所下各地,如高天琳等人,因此在抵达北京时,大顺军总兵力维持在十万余人左右,其中包括了唐通、白广恩等不少前明部队。至于李自成南北两路军的具体进军路线,顾诚先生在他的《明末农民战争史》中论述甚为详细,而其他明史大家也叙述详尽,尽管其中或有少许出入,但大致相去不远,且与现在讨论的这个主题关系不大,就不详究了。

        如果我们假定李自成一开始就准备去和明王朝做最后决战,那么在襄阳有白旺坚守,且在已经派出了大顺军野战五大主力之一的“右营”前去增援的情况下,他已完全没必要在山、陕境内留驻数量如此庞大的主力部队,只需要留一支机动部队作为预备队,再安置一支守卫部队足矣。第二个问题是他只带领如此之少的部队就试图进攻北京,在当时的情况下,不管怎么看都不免过于儿戏。

        北京毕竟是明王朝的心脏,火器和守备建筑都极其精良,清先后三次以十万左右兵力试图围攻北京,最长的一次如己巳之变,在北京一带搏战时间达数月之久,都未能撼动北京一分,更不要说北京两翼和身后还有着可以随时勤王的吴三桂四万多关宁铁骑,山东总兵刘泽清和山海关总兵高第以及蓟镇边军等大批明军正规主力部队。如果这些人入京勤王,再加上京师的三大营和城内的缇骑厂卫,总兵力完全可以超过大顺军两倍以上。李自成再狂妄,也不会自大到认为只凭夹杂着明降军的至多十万人部队,就可以和两倍于他的明军进行决战,进而胜之然后包围攻下北京城。这种设想,无论后来的局势发展怎么样,在事前他是不可能预料到的,是极不客观的。

        此外,从西安到北京的一路上还有大同、宣府、居庸关等一系列军事重镇,况且当时人称天下精兵皆在宣大,而李自成也不可能在出发前预料能一路不战而屈人之兵。大顺军自己也一再说过,如果再有一个宁武关,他们绝无法进入北京一类的话。我们固然不可以凭此话就此论定,但从兵力、地理等因素来看,这个说法是客观的。

        另外从战略部署上来看,李自成围攻宁武,增援襄阳等行动,一方面固然说明他缺乏战略目光,但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他的东进行动确实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他的本来目的就是想固守山、陕和襄阳防线,将其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予以据守,然后以一支前锋部队向北京推进做一次试探性进攻,看情况再决定其下一步的计划。这样,宁武之战就可以理解为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的战术表现,对李自成来说,这是一次边境扫荡行动,增援襄阳也一样。这些都与他之前采用的顾君恩之策符合若节:“直走京师,不胜,退安所归,失之急。关中,大王桑梓邦也,百二山河,得天下三分之二,宜先取之,建立基业。然后旁略三边,资其兵力,攻取山西,后向京师,庶几进战退守,万全无失。”《明史》。

        因此,综合以上种种情况,有足够的理由可以认为李自成这次军事行动,很可能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或是一次以武力逼迫崇祯谈和的行动,其目的是实现他裂土封王、划界而治的设想,而不是想去和明王朝做最后的决战,彻底推翻明王朝的统治。作为一家之说,这显然极大地降低了李自成近代以来被塑造出的光辉形象,但我认为,这恰恰是符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这一阶层的心理和思想特征的。

        这样看,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他何以在东进时派出右营增援襄阳,在宁武遭受重挫后就打算回军陕西了,因为他首先要守住已经属于自己的地盘。之后他占领了居庸关,又派出王永吉前去谈判,甚至在兵临北京城下时,他还在继续谋求谈判,希望可以与崇祯达成和议,“割西北一带,分国为王,并犒赏军银百万,退守河南……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制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这些看上去和推翻明王朝这个目的极其矛盾的行为,也证实了这点。

        然而,李自成的战略修养不足,也正表现在这里。他于东进途中已经发现局面出现重大变化,在攻破北京一举推翻明王朝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调取任何一部兵力增援北京方向,这是导致他在山海关大战失败后,不能立足北京只能西撤的首要原因。</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天崩地解,小说《天崩地解》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天崩地解 山海关大战和神州易手(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