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天崩地解TXT下载>>天崩地解>> 纠缠不休的阔科事件(13)TXT下载

    天崩地解: 纠缠不休的阔科事件(1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纠缠不休的阔科事件(13)

        到了崇祯元年,毛文龙又挟军重演故技,但这次却是声称索饷直接发兵了。他拥兵压至山东登州境内惊扰地方劫掠,以至当地人民作鸟兽散,为当地总兵杨国栋弹劾。且对登抚声称自己取山东登州、南京易如反掌,以此证明虽然其所部兵乱山东,但并无叛心只为要饷。不过此事名为要饷,实则乃为威胁北京朝廷之举,盖因只是要饷要粮,只需少量官吏和运队前去交涉,断无大军渡海发至登州之理。这也是袁崇焕日后斩他时罪状之一的来由:“尔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三当斩。”

        毛文龙发兵内地州府索饷之威胁行径,亦是崇祯甫一登基就和朝中部分大臣达成共识、决定要毛文龙移镇的原因之一。自其开镇皮岛以来,到此时确实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故而崇祯不得不出此方针,以避免日后酿成大祸。

        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皇帝登基后,朝鲜使臣奏闻使权怗在给朝鲜国王关于崇祯钦定逆案及施政方略等事宜的报告中,也提到了崇祯已打算要毛文龙移镇。“丰城侯李承祚上疏褒毛将,极言其功钜赏微,显有欲遏移镇之议。皇上以浮谈市德为教,兵科又参其狂噪。皇上之明见万里,于此亦可见也。”《明史》卷二百五十九,袁崇焕传;《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九册,仁祖大王实录六年。

        针对丰城侯李承祚的奏章,崇祯这“浮谈市德”的四字评判,基本显露了他对皮岛移镇的态度。而移镇之议如果真的成为定局,毛文龙是无法接受的,因为皮岛的问题实在太多,一旦被归于辽东督师的直接指挥下,几乎可以肯定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只是毛文龙虽然不接受移镇,但皮岛的诸多将领,不都是不支持移镇的,而且即使有相当部分将领不明确表示支持,可也不等于是反对的。譬如毛文龙的副手陈继盛,就对毛文龙恣意妄为不甚满意,而对毛文龙抢掠朝鲜地方等不利明朝和皮岛之行为,更是相当反对,但其一直以来为毛文龙所压制,所以也是无可奈何。他对移镇之议,态度就很暧昧,其言辞之间尤其值得玩味。

        崇祯元年,毛文龙曾劫得朝鲜国的数十船米,陈继盛当时曾阻止道:“久住丽地,既有相资之道,又有同舟之势,岂可行此无名之举,以失丽民之心乎?”毛文龙找借口道:“既与多官议定,似难更改。”此事一直闹到朝鲜国王出面求情,而毛文龙又惧怕此事被北京知道,双方方才议定留下四船米与皮岛,其余的则放还朝鲜。当时毛文龙又威胁朝鲜大臣金起宗道:“贵国移咨请罪将官,甚可骇也……似闻国王将以俺之所失,欲奏天朝云,而语甚孟浪,吾不信也。”金起宗慌忙以“此言从何出乎”等语辩白,方才了事。随后金起宗和朝鲜管饷使二人前去拜访陈继盛,当说到米船之事时,陈继盛道:“岛中议论,朝更夕变,俺虽极力周旋,言不见施,反见惭恧。四月间当有结局。”金起宗问道:“所谓结局者,指何事耶?”陈继盛道:“催本屡下,不可不移镇,而科参继发,虽欲久留,何可得乎?”《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九册,仁祖大王实录六年。

        这位陈继盛的身份,相当特殊。他不但是毛文龙的副手,还是其岳父,因此所言自当不虚,再结合当时在北京的朝鲜使者所发之奏报文书来看,可知崇祯确实自登基时起就有了移镇之意。</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天崩地解,小说《天崩地解》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天崩地解 纠缠不休的阔科事件(1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