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天崩地解TXT下载>>天崩地解>> 因欠饷而死的巡抚(3)TXT下载

    天崩地解: 因欠饷而死的巡抚(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因欠饷而死的巡抚(3)

        万历在不见外廷大臣期间,对所有和他私房钱无关的奏章也一概不搭理,以至于大明朝的官吏缺了一半而无法任命。关于这些情况,史家所言就不多说了,论著汗牛充栋,就是小说家金庸先生在他的历史杂文《袁崇焕评传》里,亦有如是说:

        神宗所加的税不收入国库,而是收入自己的私人库房,称为“内库”。他加紧征收商税,那是本来有的,除了书籍与农具免税之外,一切商品交易都收税百分之三。他另外又发明了一种“矿税”。大批没有受过教育、因残废而心理上多多少少不正常的太监,作为皇帝的私人征税代表,四面八方的出去收矿税。只要“矿税使”认为甚么地方可以开矿,就要地产的所有人交矿税。这些太监无恶不作,随带大批流氓恶棍,到处敲诈勒索,乱指人家的祖宗坟墓、住宅、商店、作坊、田地,说地下有矿藏,要交矿税。结果天下骚动,激起了数不尽的民变。这些御用征税的太监权力既大,自然就强横不法,往往擅杀和拷打文武官吏。有一个太监高淮奉旨去辽东征矿税、商税,搜括了士民的财物数十万两,逮捕了不肯缴税的秀才数十人,打死指挥,诬陷总兵官犯法。神宗很懒,甚么奏章都不理会,但只要是和矿税有关的,御用税监呈报上来,他立刻批准。搜括的规模之大实是骇人听闻。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之时,全年岁入是四百万两左右,皇宫的费用每年有定额一百二十万两,已几占岁入的三分之一。可是单在万历二十七年的五天之内,就搜括了矿税商税二百万两。这还是缴入皇帝内库的数目,太监和随从吞没的钱财,又比这数字大得多。据当时吏部尚书李戴的估计,缴入内库的只十分之一、太监克扣的是十分之二、随从瓜分的是十分之三、流氓棍徒乘机向良民勒索的是十分之四。

        ……

        在他二十八岁那年,大学士王家屏就上奏章说:一年之间,臣只见到天颜两次,偶然提出一些建议,也和别的官员的奏章一样,皇上完全不理……到万历四十二年,首辅叶向高奏称:六部尚书中,现在只剩下一部有尚书了,全国的巡抚、巡按御史、各府州县的知事已缺了一半以上……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御史翟凤翀的奏章中说:皇上不见廷臣,已有二十五年了。

        金庸先生这两段,除“大批没有受过教育、因残废而心理上多多少少不正常的太监”一句似打击面太大或可商榷外,其他所言甚是。

        清朝撰《明史》的作者们,则在《神宗本纪》中说:“故论考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而清高宗乾隆在其所撰的《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中,也这样说道:“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宗之荒唐,及天启时阉宦之专横,大臣志在禄位金钱,百官专务钻营阿谀。及思宗即位,逆阉虽诛,而天下之势,已如河决不可复塞,鱼烂不可复收矣。而又苛察太甚,人怀自免之心。小民疾苦而无告,故相聚为盗,闯贼乘之,而明社遂屋。”

        这两说所言,都基本符合后世史家的公论,即明之亡,始于万历之手。

        万历此人甚好钱,有人说乃因他母亲是农民之女,受他母亲影响所致。这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后来的崇祯皇帝虽然没什么寒门背景,而且还很勤政,可不知道为什么,他也很吝啬皇家私房钱,也就是内库中的内帑。不过他和万历有一点是不一样的,那就是他不像万历那样几乎一毛不拔,可他对动用内帑还是非常敏感,这也许和他对自己的形象极其看重,死要面子有关。</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天崩地解,小说《天崩地解》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天崩地解 因欠饷而死的巡抚(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