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天崩地解TXT下载>>天崩地解>> 东林党、“阉党”和明清之际的党争(6)TXT下载

    天崩地解: 东林党、“阉党”和明清之际的党争(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东林党、“阉党”和明清之际的党争(6)

        而此刻“拥桂”计划的倡议首臣之二,凤阳总督阁下马士英,也正好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凤阳。

        要说马士英刚和南京首席重臣史可法两人密谋定下了“拥桂”大计,是制定此项计划的人员中实实在在的二号人物,何以又会灰头土脸回到凤阳了呢?

        因为他的官,还是小了些。

        马士英此刻其实是相当倾向于史可法和东林党势力的,所以唯史可法马首是瞻,在“拥桂”计划中表现得很积极,后来他得势时也曾对东林骨干姜曰广承认道:“立桂,史意也。予曰:亦佳,但须速耳。”

        然而,对那些在南京的朝臣和东林魁首们来说,他马士英却依然不过是个地方官员,其身份还不够与他们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尽管他是封疆大吏,掌控着福、潞两藩,手握重兵,而且还是南京一带最大的一支军事力量,却也一样没人把他放在眼里。

        写到此处,我实在有点忍不住,必得叹上一叹方才甘心,曰:腐儒不足与计耳。

        因此当马士英在浦口向南京的朝臣和东林魁首们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前来浦口与会,共商“拥桂”大计时,东林魁首们十分高傲地认为,区区一介马士英根本就没资格和他们坐在一起讨论如此重大的问题,所以只派了两名小人物去应付一下,带回了“凤督定迎桂矣”的消息,就拉倒了。

        第二天,史可法确认“拥桂”计划的书信抵达南京。

        马士英就这样碰了南京朝臣们一个软钉子,于是他灰溜溜、悻悻然地回到了凤阳。

        谁知道他一进城,却骇然发现自己手下的大将和部队云集城内外,且已经清一色地倒向了福王朱由崧,于是“士英度势之成也,敢无支吾,遂隐其前说,且乞附盟”姜曰广:《过江七事·计迎立》。,顿时马士英和其麾下三镇总兵及山东总兵“拥嫡”遂成定局。

        马士英是个官场老手,一进凤阳他就明白了形势至此,自己已没其他路好走,只能顺势倒向福王朱由崧,不然的话,别说什么仕途,只怕马上连性命都难以保全。因此他立刻附盟,与卢九德及诸镇总兵一起在凤阳皇陵前盟誓拥立福王,顺水推舟地做了文臣中的头号定策功臣,也成了唯一一名参与“定策”的高阶文臣。

        至此,弘光朝一套完整的内监、文臣、武将嫡系班底,就全部凑齐了。

        不过这会儿可千万别急于去指责马士英贪生怕死或者趋炎附势。

        因为首先是此人并不怕死,他身上有很多缺点甚至污点,但唯独这骨气却肯定是不缺的,至少于我看来,此人在气节上要比钱谦益,甚至于黄宗羲之流的所谓东林领袖们都强太多,此条且容后细谈。

        其次呢,则是史可法和南京的朝臣及东林诸君子们,在知道凤督、四镇拥立福王后,也和马士英一样,马上城头变换大王旗——表态同意立福王了。

        犹有过之的是,他们马上又开始为马、卢、四镇定策之举邀功请赏,而原本叫嚣拥立潞王的那位吕大器,在知道福王先充任监国后,更是提议朱由崧不用做什么监国,后天直接就登基做皇帝算了,连一贯需要的遮羞布都不用了;李清:《南渡录》,卷一。钱谦益也同样干脆,一转身就跑去逢迎起东林的死对头“阉党”分子阮大铖来。

        因此在“拥潞”、“拥嫡”态度变换这点上,还真是谁都说不了马士英什么,盖因史可法和那些东林党人亦无外如此而已。</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天崩地解,小说《天崩地解》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天崩地解 东林党、“阉党”和明清之际的党争(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