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天崩地解TXT下载>>天崩地解>> 蝴蝶的翅膀——明季士风(5)TXT下载

    天崩地解: 蝴蝶的翅膀——明季士风(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蝴蝶的翅膀——明季士风(5)

        通过这几次的京察斗争,朝臣们的党派归属也一步步地开始明确和巩固起来,党争之风日盛,这几乎使得朝中大臣都卷入了党争,大有不依附于一党一人,在朝中就无法立足之势。在《明史·赵用贤传》中,对万历党争之起有如许言说:

        自是朋党论益炽。(吴)中行、(赵)用贤、(李)植、(江)东之创于前,(邹)元标、(赵)南星、(顾)宪成、(高)攀龙继之。言事者益裁量执政,执政日与枝拄,水火薄射,讫于明亡云。

        这以后,东林党人一直到天启朝才再次获得朝政大权,但他们却和对方一样,不但不以国事为重,反将排除异己党同伐异的行动进一步加大,以至朝野党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天启三年(1623年)的“癸亥京察”,又轮到东林骁将星来主持。他趁机对齐、浙、楚诸党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导致此三党人物为了自保,不得不联合起来并依附于魏忠贤门下,终于形成了之后以魏忠贤为首、齐浙楚三党之大部为辅的明季阉党,自此开始了魏忠贤阉党与东林党人之间的血腥政治斗争。

        针对天启三年这次京察中东林党人的报复行为,前辈学人谢国桢先生曾道,“天启三年的京察,星未免作的太辣,但魏忠贤的残戮,又未免太毒了”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第二章。,等于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余以为谢老斯言甚为是。

        如果说党争开始只是纯粹的政见和价值观分歧的话,那么到后来则彻底沦为全然不顾天下国家的意气之争、利益之争、帮派和个人恩怨之报复,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齐浙楚三党,这一点都莫不如此,其间没什么区别。此种情形一直保持到明亡,甚至明亡之后还在继续,直到清康熙年间才被基本消灭。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东林党人对万历朝之后士人和官场风气之败坏,需要承担相当的责任,即使不是全部,最少也要承担一半以上的责任,我的这种指责,就是基于因东林党人而起的这一系列京察事件(虽然万历二十一年癸巳京察时尚未有明确的东林名号,但其中主持人正是因此于二十二年起了东林,癸巳京察的骨干几乎就是东林骨干,以后的几起京察大纷争又多由东林党人出手而起,故有此说)。

        因为明代官吏的大计——也就是京察和外察,在万历之前是件极为严肃的事情。虽然其考核过程并不是非常之严格和规范,但无论清官、冗官、贪官,都莫不视被考核察典点名批评为终身洗之不去的人格及政治污点,这在当时政治和风评上都是极严重的问题,所以人人凛然,廉耻之心常在,因此它既是一种他律,也让官员们因此而自律。

        然而从“癸巳京察”起,到“辛亥京察”和“丁巳京察”之后,在大计中被点名弹劾者,几乎人人都知道是因党争而致,与被弹劾及被计官吏的品格和政绩几乎再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实际上京察和外察已全然失去了正常的评判标准职能,彻底沦为一件党争工具,甚至可说是成了党争的代名词,士大夫官僚们也因此彻底失去了对大计的那份尊崇,再也不把大计当一回事,其凛然及廉耻之心自然也荡然无存,故而吏风日坏。

        在《明史·选举志》中,对万历朝党争及“辛亥京察”“丁巳京察”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这样说道:

        弘、正、嘉、隆间,士大夫廉耻自重,以挂察典为终身之玷。至万历时,阁臣有所徇庇,间留一二以挠察典,而群臣水火之争,莫甚于辛亥、丁巳,事具各传中。党局既成,互相报复,至国亡乃已。</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天崩地解,小说《天崩地解》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天崩地解 蝴蝶的翅膀——明季士风(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