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天崩地解TXT下载>>天崩地解>> 天朝上国的荒唐(10)TXT下载

    天崩地解: 天朝上国的荒唐(10)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天朝上国的荒唐(10)

        骂到这种程度,这皇上依然还是不见声响,也确实让大臣们有点无可奈何了。

        再说那位田大益见皇上不理自己,于是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他又上了一道奏章,这次骂得更凶了,这一次他骂皇帝的这份奏章,倒真是很值得装裱一番,挂上墙供后人观摩,其文大略曰:

        陛下专志财利,自私藏外,绝不措意。中外群工,因而泄泄。君臣上下,曾无一念及民……臣观十余年来,乱政亟行,不可枚举……陛下中岁以来,所以掩聪明之质,而甘蹈贪愚暴乱之行者,止为家计耳。不知家之盈者国必丧。如夏桀陨于瑶台,商纣焚于宝玉,幽、厉启戎于荣夷,桓、灵绝统于私鬻,德宗召难于琼林,道君兆祸于花石。覆辙相仍,昭然可鉴。陛下迩来乱政,不减六代之季。

        田大益先前已经骂了万历皇帝是率领禽兽飞而食人、剥肤吸髓,这回又干脆说他君臣上下无一念及民,甘心堕落大兴贪愚暴乱之行,其乱政的能耐即使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夏桀、商纣、东汉桓、灵等六个朝代的那几位亡国暴君、昏君相比,那也是毫不逊色地。

        这种对皇帝肆无忌惮的骂法,纵观史籍,大约只有在敌对双方的言词交锋中才能见到。譬如一方讨伐另一方的檄文,又或者是一位忠臣义士对敌方君主的破口大骂,身为一个在朝大臣对本朝皇帝做如此骂,骂了之后还没什么后果,并且还不是一个两个的个案,而是一种大规模的普遍现象,我想这在中国历史上肯定是绝无仅有的了。

        譬如这位对皇帝破口大骂的田大益,不但没有因此获罪,后来甚至还因做官的资历比较深,论资排辈地升任了太常少卿,最后安然卒于任上。

        当然,我们基本可以肯定这个结果不会是出自万历之手,而应该归功于明内阁的“票拟”制度。

        田大益大骂皇上而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甚至丢脑袋的原因,据《明史》说是因“帝倦勤,上章者虽千万言,大率屏置勿阅故也”《明史》卷二百三十七,田大益传。,对此种说法,余以为颇可存疑。

        盖因此前田大益说万历“驱率狼虎,飞而食人”的那份奏章,《明史》中可是明明白白地说万历见到了的,并且还因此大怒,可他怒归怒,却也没什么动作,这份奏章只被留中不发而已。至于田大益的后一道奏章,万历倒有可能没有见到,因为万历的态度于史无载,我不好乱说。但即便是这样,这位田大益的免祸,也就似乎不能说全因万历不看奏章之故了。

        认真说起来,万历皇帝真是个好脾气皇帝,在他手里,倒是很少有大臣只因为骂他被处罚的,除了一开始的那几位外,到中后期基本没人因这事被处罚,被处罚的基本都是拦着他做事(至于做的是什么事又当另说)的大臣。这点,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一下。

        不过他这种好脾气,其副作用也相当出人意料。

        因为这使得相当部分官员,竟然把骂皇帝视为博取社会和政治名望的捷径,这大约也是他始料不及的。到了后来,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张萱在《西园闻见录》中记载有当时礼部尚书于慎行的话,对此种骂皇帝现象的评论很是一针见血:

        近世士大夫以气节相高,不恤生死,往往视廷杖戍谴为登仙之路。一遭斥谪,意气扬扬,目上趾高,傲视一世,正所谓意气有加也。

        确实,当时的士大夫以骂皇帝为荣,一旦被处罚就可以博得盛名,以至于飞扬跋扈,对皇帝的辱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病态的心理和病态政治,也为中国历史上所仅见。</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天崩地解,小说《天崩地解》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天崩地解 天朝上国的荒唐(10)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