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也能这般幽默TXT下载>>历史也能这般幽默>> 一句玩笑引发的弑君悲剧(2)TXT下载

    历史也能这般幽默: 一句玩笑引发的弑君悲剧(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一句玩笑引发的弑君悲剧(2)

        南宫长万在仓皇出逃的路上却显示了自己的勇力和孝心。他自己驾车拉着母亲,从宋国到陈国那么远的路程(据说有260里),他一天就跑到了。

        宋国人到卫国请求引渡猛获,卫国人不想给他们。卫国大夫石祁子说:“这怎么能行呢?普天下的邪恶都是一样可恶的,在宋国作恶而在我国受到保护,保护了他有什么好处?得到一个人而失去一个国家,结交邪恶的人而丢掉友好的国家,这不是好办法。”

        石祁子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卫国人就把猛获归还给了宋国。宋国又到陈国请求引渡南宫长万,并且施以贿赂。陈国人让女人劝南宫长万饮酒,灌醉了他就用犀牛皮把他包了起来。南宫长万就这样被押回宋国。但等到达宋国时,南宫长万的手脚都已挣破犀牛皮露在外面,他的力气太大了,但还是太迟了。

        新即位的宋桓公(也就是公子御说)命人将南宫长万与猛获一同绑至市曹,剁为肉泥(醢刑),并使人治为酪(肉饼),遍赐群臣曰:“人臣有不能事君者,视此酪矣!”南宫长万的八十岁老母,也被诛杀了。

        《东周列国志》作者冯梦龙曾有诗叹之:“可惜赳赳力绝伦,但知母子昧君臣。到头骄戮难追悔,好谕将来造逆人。”

        孔子楚国求职的五次碰壁

        孔子说:“学而优则仕”。按后人的误解,儒生学了知识,是要出仕做官的。所谓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学识渊博的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不过,孔子的运气并不象他远大的理想那样美妙,他五十多岁才在鲁国做了个中都宰,后升为小司空,大司寇,摄相事也不过三五年,便在无奈之中下台了。年过半百的孔夫子并没有“知天命”,而是抱定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周游列国一十四年,足迹遍及鲁国、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尤其是楚国,是当时的五个大国之一,楚昭王也想重用孔子封他七百里的土地,如受重用,正是他施展平生抱负的大好时机。不过,孔子的遭遇很令人感伤,他在楚国五次碰壁,注定了“学而优则仕”理论在自己身上的实践彻底失败。

        孔子第一次碰壁是遇到了叶公,有个成语叫叶公好龙说的就是他。叶公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是楚国的大夫,因为封在叶城,所以称为叶公。叶公治理负函之地,事事公开,慎刑罚,薄赋税,深受百姓拥戴。孔子是个大学问家,在各国都很有名气,听到孔子将要来到叶地的消息,叶公急忙向子路打听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子路是个武人,思维不是很敏捷,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孔子知道了,对子路说:“你怎么不对他说,孔丘这个人呀!发愤地学习,都忘了吃饭,快乐地学习,都忘了忧愁。只顾了学习,都忘了自己已经快老啦!这样的话,你怎么不说呀!”一席话足见孔子毛遂自荐的迫切心情。后来,孔子率弟子来到叶地等待楚昭王召见,叶公闻博学之士来访,很是高兴,因为他有许多从政迷惑,要求教于孔子。叶公给孔子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偷了羊,还把羊拿到集市上卖了,其子告发了他。少年被人纷纷赞誉,但法与理却产生了矛盾。叶公问孔子,对这件事,您有什么见解呢?孔子答道,所谓正直不阿,也应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父为子隐恶,子为父隐恶,虽不能直,直却在其中,子指证父偷羊,违反天理人情,虽直却不足取。大概叶公是位信奉法家的统治者,对孔子儒家的说法颇有些不以为然,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位喜欢假龙的叶公,听了孔子这一席话,对他逐渐冷淡起来。

        孔子第二次碰壁是拜访道家领袖老莱子,二十四孝中有个故事叫“戏彩娱亲”说的就是他。这位世外的高人,因见世乱,避居蒙山,播种五谷,以芦苇作墙,蓬草为室,木棍当床,蓍艾为席,生活十分简朴。楚王闻其贤,欲纳为己用,备礼着人以车马登门迎接,老莱子犹豫,其妻采樵归,见门前车马,问老莱子何故,老莱子说:“楚王欲纳我为相。”妻愤然说:“能供你酒肉者,可鞭笞你;能授你官禄者,可加你斧钺之刑。你吃人酒肉,受人官禄,就会被人控制。”老莱子十分佩服妻子的高深见解,因此选择了隐居生活。孔子拜见老莱子,受到了老莱子的一番训导:“你对世人的痛苦感到哀伤,却轻视你的作为给万代子孙带来的祸患,这究竟是贫乏无知还是无法达到目的呢?与其赞誉唐尧而非议夏桀,不如尧、桀而亡,收起那些褒贬,反乎自然必有损伤,不安不静必生邪恶。对人作事从容随物,故常成功。有什么办法,你自以为贤能啊!”怕孔子不明白,老莱子打了个比喻,他说:“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孔子答:“没有了。”又问:“我的舌头呢?”“还在。”老莱子说:“牙齿坚刚,上下磨擦,故容易脱落;而舌头柔软,故长存不弊,明此道理,方可事君啊!”老莱子的意思,是想劝说孔子放弃儒家学说,改奉道家无为。此时孔子正热衷于推广他的政治学说,岂能听得进去?

        孔子的第三次碰壁是拜访楚狂接舆。这位楚狂姓陆名通,唐朝李白有首诗中言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说的就是他。据说这位陆接舆上通天文,下精地理,日月星辰,五行八卦,无所不晓。特别是思想博大精深,深谙事理,明察秋毫。为人耿直豪放,笑傲王权,不与小人为伍,不随时俗所流,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楚昭王派人带着黄金百镒聘请他去治理淮南,他坚辞不受,待使者走了,就到小溪边洗耳,一边洗一边说:“官吏的话,太脏,连我耳朵也听脏了,才到溪里洗的。”陆通的妻子和老莱子的妻子一样,也是一位夫唱妇随的高人,赞同地说:“正义之人,非礼不动,不为贫穷而操移,不为低微而改德行,我跟先生耕种为食,纺织为衣,食饱衣暖,礼义行事,便知足了,不要被那些王公大人重礼所引诱。”。听到大名鼎鼎的孔子前来拜访自己,陆通对这位信奉“学而优则仕”的所谓君子颇不以为然,佯装疯狂在孔子车前高歌一首:“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陆通赶快走开了。孔子也算是位高人了,不知听没听懂陆通劝谏他的意思?</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也能这般幽默,小说《历史也能这般幽默》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也能这般幽默 一句玩笑引发的弑君悲剧(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