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坏世界研究TXT下载>>坏世界研究>> 第三节 世界之治(2)TXT下载

    坏世界研究: 第三节 世界之治(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三节 世界之治(2)

        我们至今所拥有的只是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世界,而仍然生活在互不承认的不同精神世界中,因此,目前的世界由于缺乏共通共享的精神本质而仍然是个非世界(a non?y of coexistence)或者说“共在形而上学”(metaphysics of coexistence),它可以看做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新版本。共在存在论以“共在”(coexistence)为基本问题,它与以“存在”(being或existence)为基本问题的一般存在论有着完全不同的问题结构。共在存在论相信:(1)共在先于存在,并且,共在规定存在。无物能够因其自身而存在,他物永远是某物的存在条件,某物按照与他物的共存关系去调整其存在性质。关系改变存在,给定什么样的关系,就创造了什么样的存在,或者说,共在决定了任何存在都是一种相互存在(reciprocal existence)。(2)既然共在决定存在,那么,存在不是一个问题,共在才是问题。存在是关于某物的问题的结束,当能够说出“某物存在”,就必须能够说出“某物如此这般地存在”,这不是对某物存在的提问,而是对某物存在的报告:某物是这样的。这个问题结束了。只有共在是问题,因为共在是人创造的动态关系,只有人能够选择并且制造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共在关系,显然,只有当共在关系是可选择并且可制造的,才是个问题。因此,共在存在论只与人有关,而与一般存在无关,也与自然事物的共存关系无关,自然事物的关系其实也是给定的存在,无可选择的关系就不是问题。因此(3)共在存在论是关于“事情”的哲学(philosophy of facts)而不是关于“事物”的哲学(philosophy of things)。事情是人造的,是人的行为结果(中国古典哲学称为“事”而区别于“物”,与西文factum之意相通)。事情都是关于人的存在状况的问题,无非是物质利益和精神权利的问题,或者说是身心两种利益问题。其中物质利益问题是“如何分利”,这一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建立一种合理的制度,而精神权利问题则是“何者做主”,这一问题的解决要依靠人们选择什么样的普遍观念。(4)精神权利是事关冲突的最根本问题。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共在取决于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精神共在,于是,共在存在论进一步成为关于“心事”的哲学(philosophy of heart)而不是关于“心智”的哲学(philosophy of mind)。最后必须解决的共在问题是心际和平问题,它是最后的和平问题。

        根据共在存在论,一种良好的共在关系必须是普遍有效和普遍受惠的关系,于是,一种普遍有效的普遍主义不可能是单边普遍主义,而只能是共建共享的兼容普遍主义,以此为基础才能够形成一个共通共享的世界。我们需要对精神观念的普遍有效性进行检验,以便证明某种观念或价值观是否能够成为世界的普遍精神(普遍观念和普世价值)。精神不是知识,因此,知识的标准(无论是经验证实或逻辑证明)不适合于精神的证明。对于一个观念或价值观的普遍有效性的检验,我们发现至少需要两个标准:(1)普遍可模仿性;并且(2)最大兼容性。

        考虑一个与真实世界虽有些不同但足够仿真的一般博弈语境,大概如下:

        (1)每个人都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包括自己的专有利益(比如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和自己可及的共享利益(比如公共物品和关系情感),并且,在专有利益与可及共享利益之间不存在固定不变的偏好排序,尤其不存在“专有利益总是优先于可及共享利益”的排序,每个人都将仅仅考虑某种利益,无论是专有的或是共享的,是否是自己可得的最大利益。

        (2)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将按照自己决定的价值偏好排序去理性地计算得失。不存在所有人通用的价值排序表,并且,没有人能够强迫别人改变价值观。假定某人p的偏好是c>a>b,而大多数人的偏好是a>b>c,p将仍然坚持他的偏好排序,这一“吾爱吾所爱”的利益取舍计算将被认为是充分理性的。

        (3)每个人都不是傻瓜,尽管思维能力不等,因此各自独立能够想象的行为策略水平不等,但都有足够的学习能力。

        (4)每个人各自拥有的初始策略知识不等,但是可能选择的策略总量是有限多个的,因此每个人迟早都能学会其他人的全部策略。

        (5)足够多次的连续博弈。

        这一仿真的社会博弈条件可以修正一个流行错误。在通常的分析模式中,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仅仅计算到自己的专有利益,而往往没有把对自己同样有利甚至更有利的共享利益计算在内,并且默认地假定专有利益总是优于共享利益。这个分析模式是错误的。人追求最大利益,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最大利益未必是专有利益。或者说,较大利益优于较小利益,这是一定的,可是专有利益优于共享利益,这就不一定了。事实上,每个人的大多数“最大利益”都只存在于共享关系中,因为最大利益往往只能存在于与人共有的关系中,而不可能个人独占,一旦试图独占,这种利益就反而消失了,例如家庭、爱情、友谊、合作的巨大利益。因此,人们真正关心的是“自己可及利益”中的最大利益,而不见得是个人独占的利益。人们对利益的理性排序完全不像现代理论所妄想的那样,永远把个人独占利益排在最前面,因为人们的最大利益往往是由“关系”所创造和保证的利益,比如安全、幸福、成就、荣誉和权力。强调理性计算没有错,但现代理论把需要计算的项目搞错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坏世界研究,小说《坏世界研究》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坏世界研究 第三节 世界之治(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