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TXT下载>>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 第二十章 烽火长城(5)TXT下载

    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 第二十章 烽火长城(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十章 烽火长城(5)

        刘汝明小名“呆子”,现在这个呆子仍然心猿意马,态度不明。

        万一刘汝明置身事外,一个不小心让日军占领了张家口,把门一关,我们在居庸关的岂不全要给一网打尽了?

        因此之故,傅作义必须把刘汝明给弄到战车上去。

        刘汝明并不是真的呆子,他装傻充愣,甚至不让别人接防,说白了,还不就是想保他的察省地盘。

        老傅亲自到张家口找刘汝明,告诉对方一个刚刚得到的重要情报:由东条英机指挥的关东军蒙疆兵团(东条兵团)正从热河向张北前进。

        张北现为李守信的伪蒙军据守,而张北背后就是张家口。

        你要清楚,危险就在眼前,要想避祸,只有先下手为强,主动出击,把张北拿下来。

        刘汝明的脸色变了几变,张北并不好打呀,要不我还不早就揽过来了。

        傅作义笑笑,看到商都没有,我已经攻下来了,伪蒙军没有什么了不得,日伪军只有合在一起才难对付。

        再说了,张北也是一个很好的地盘,难道你就不想要?

        这就叫“威逼利诱”,没有办法,你对刘汝明这样的,只能用此类招数。

        刘汝明终于点头。

        从张家口出来,傅作义仍不放心。

        一个老是想着保地盘的人,必定作战意志不坚,要是刘某临时变卦或生出枝节怎么办,所以还必须在刘汝明身后再布一枚棋子。

        傅作义让晋军大将李服膺伏于察省一侧,并当面指示,如果发现刘汝明出兵张北行动迟缓,则不惜进入察区,逼迫或代其作战。

        这个世上,会打仗的人很多,但有的只是将,有的却能成为帅,傅大将军实乃帅才也,每一步几乎都想到了,而各个步骤又都丝丝入扣,衔接紧密。

        在后方部署妥当之后,傅作义才从张家口赶到居庸关前线,向汤恩伯宣布了自己的全盘计划。

        这个计划就是,等卫立煌到达之后,傅、卫携手,从南口侧后抄击日军,将板垣会歼于长城一线。

        汤恩伯听后大受鼓舞。

        大家身为战将,能不能打,都得比战绩,傅作义因为绥远抗战而声名鹊起,那是要攻攻得上,要守守得住,他的话绝不会是忽悠。

        我们不光是守住居庸关,眼瞅着还要实现大翻盘,干掉板垣,夺取南口!

        老汤激动之余,甚至喊出了“打到北平去”的口号。

        然而关键时候,败事的人又出现了。

        当初萧振瀛在留下的“锦囊”中说得很清楚,要让刘汝明殿后,除了保住察哈尔外,必要时还能增援华北。

        事实上,宋哲元在“七七事变”后也的确是这么布阵的:赵登禹守北平,冯治安攻丰台,张自忠定天津,刘汝明出南口。

        可是宋哲元并不知道,他所冀望的“出南口”,其实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刘汝明不仅拒绝汤恩伯进驻南口,他自己也是坐而望之,没有任何出兵援救平津的实际举动。

        这小子在想些什么呢?

        其实还是私心作怪。

        若论当年在老西北军中的资望,刘汝明也是“五虎上将”之一,本来仅次于宋哲元,但他在中原大战后兵少将寡,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投靠宋哲元,奉宋为老大,这导致他在29军“聚义厅”的排名座次上,不仅不如张自忠、冯治安这些“后辈”,甚至还不如“后后辈”的赵登禹。

        刘汝明就是再呆,时间长了,也不会没有一点想法,弟兄们聚一堆的时候就算了,现在分开来,独自一个人据守察哈尔,不由自主地就有了拥兵自保的念头。

        说起来,当时的宋哲元也真是悲哀得很,四员大将,或者说四个兄弟,赵登禹今不如昔,张自忠心怀不轨,刘汝明又是这样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真打起仗来,能依靠的仅冯治安一人而已。如此,平津安得不失?

        直到南苑血战,北平危在旦夕,刘汝明还是动都不动,宛如被人施了定身法,倒是他的弟弟刘汝珍表现要强得多,后者在陷于北平的不利局面下仍宁死不降,最后率一旅之师,拼死冲出重围,跑到张家口来投奔大哥了。

        现在的刘汝珍就像是长城抗战时乃兄的影子,可叹时过境迁,彼时曾威震罗文峪的一代勇将竟不可辨识矣。

        为了自保,呆子也耍起了小聪明。

        没钱买武器,他便出“巧计”,想着法占日本人的便宜。

        当时关东军从沈阳拨给李守信的武器,都不是直接运去张北,而是用火车先拖到张家口,然后李守信再去接运。

        这样,刘汝明自己就可以从中得到“提成”。比方说,李守信原本可以收到1.2万支枪,生生便让刘汝明去掉零头,给截留了2000支。

        刘汝明很开心,白得了这么多好枪,我真是太有才了!

        他却不认真想一想,那么精明的日本人,会让你白捡便宜吗?人家才真正用的是计,那一点点小便宜,只是为了让你以后吃大亏,上大当。

        想对日本人“用计”,结果却是他自己被麻痹了,抗日烽火烧得如火如荼,他竟然还以为可以跟对方“和平共处”。

        当时华北已经那个样子了,张家口这里却还是歌舞升平,没有一点战时的紧张气氛,街上人来人往,到处都可以看到日本人。

        傅作义苦口婆心,然而他人一走,刘汝明仍然敷衍了事。

        让他进攻张北,他就仅仅派了一个保安队到张北周围去晃了晃,还晃而不打,理由是在等待李守信“反正”。

        让他与日本人彻底断绝往来,斩断瓜葛,他却把张家口特务机关的日本特务都给放跑了,以至于东条英机对张家口的情况了如指掌。

        他还把主力调到察南,自己的一家一当以及察省政府也都跟着搬了过去。

        这一切的一切,竟然是为了匪夷所思的两个字:中立。

        没错,就在大伙都在想着如何御敌的时候,这小子还在卖弄小聪明,指望东条兵团光打绥军和中央军而不打他。

        “诸侯思维”真是害人不浅啊。

        可是傅作义不是还在他旁边放了一枚棋子吗?

        棋子不灵。

        刘汝明找借口拖延,不让李服膺入察,而后者也就看都不看,闭着眼睛在旁边睡大觉,实际上也是“能不打,最好不打”。

        晋绥军这个系统很奇怪,在它里面,其实只有绥军会打仗,而晋军里面,又只有陈长捷能独当一面,像李服膺、王靖国之类,别看出身都不错,也是堂堂的保定军校毕业生,但不知道是一直在太原这个金银窝里养尊处优惯了,还是被阎锡山管得太死的缘故,反正是都不太会打仗。

        战场亦如赛场,到了最后,越是高手,练级的机会越多,越是菜鸟,上场的次数越少,大家往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走,距离越来越远,就形成了一种高者愈高,劣者愈劣的局面。

        毫无疑问,李服膺算是一个劣将,他跟“承平日久”的刘汝明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在刘、李二人打瞌睡的当口,只一天时间,东条兵团即开来张北,进攻机会一去不复返。

        你想“中立”,日本人可不干,东条的第一个打击目标就是张家口。

        刘汝明措手不及,防线很快就被突破,随即放弃张家口南逃。

        此时这位长城抗战时的英雄犹如惊弓之鸟,他说他在张北一线看到东条兵团有200辆坦克在隆隆开进。

        200辆坦克,那能顶得住吗。

        其实,哪是什么坦克,不过是日军的运输车而已。

        刘汝明如此惊慌,一旁的李服膺亦属同类菜鸟,匆匆做了几个应付差事的动作后,就赶紧拍打着翅膀跑了。

        本来运筹帷幄,以为稳操胜券的傅作义闻听,不由得大惊失色。他急忙将绥军主力调回,欲进行反攻,但为时已晚,围歼板垣的计划彻底泡汤。

        8月26日,汤恩伯下令,全线突围。

        他的反应还是很迅速的,若再迟一步,想突也突不出去了。

        张家口失守,不仅直接导致了南口战役的失败,还使刘汝明搬起石头砸了自个儿的脚,他的察南也很快被东条兵团攻破,至此察哈尔全境沦陷。</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小说《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 第二十章 烽火长城(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