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鏖兵台儿庄TXT下载>>鏖兵台儿庄>> 第八章 台儿庄战役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4)TXT下载

    鏖兵台儿庄: 第八章 台儿庄战役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八章 台儿庄战役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4)

        孙连仲集团军布防台儿庄中央战场,以池峰城第三十一师守卫台儿庄,担负诱敌深入,坚守城寨,避免决战,以便帮助友军完成鲁南歼灭战的任务。又以张金照第三十师、黄樵松第二十七师为台儿庄中央战场左、右两翼出击部队,攻打台儿庄周围敌之据点,切断台儿庄内外敌之联络线,并阻止峄、枣之敌南下增援台儿庄。孙集团军在台儿庄守点打援坚苦支撑达半月之久,同敌军进行了激烈的巷战,创造了“室战墙战”的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最后我军在城内的阵地仅剩1/4,台儿庄几不能保时,仍屹然未动,直至汤军团南下,大败坂本支队,濑谷支队全线崩溃,解除了台儿庄之危,汤军团会合孙集团军适时抓住战机,发起总攻,终于造成了台儿庄大捷。

        在台儿庄实行游击战,是我最高军事当局的既定方针。1938年1月13日,蒋介石对第五战区将士训话时指出:

        我军战法,应于硬性之外,参以柔性,务在交通要线上,配置有力部队,使任正面阻止战斗,同时以军队联合有组织训练之民众,施行游击,以牵制破坏敌之后方,前呼后应,敌如攻我正面,则游击队由各方进攻;敌如攻击游击队,则不与决战,以收长期抗战之效①。

        2月3日,第五战区下达命令,按战区形势划分四个游击区:

        (一)第一游击区,以第二十四集团军之第五十七军(欠一师)及八十九军(即江苏保安总队)为基干,位置淮阴及其以南地区。向津浦、陇海、江岸之敌游击,另以第一一二师任东海沿岸之守备。

        (二)第二游击区,以第三军团长庞炳勋指挥所部及海军陆战队为基干,位置于鲁南山地,向津浦、胶济、陇海及鲁东南海岸之敌游击。

        (三)第三游击区,由第三集团军孙桐萱副总司令指挥所部第十二军及第五十五军,位置于鲁西地区,向津浦、陇海之敌游击,相机规复济宁,以为北进之根据。

        (四)第四游击区,以在皖北之保安队及在该区内宋世科、季光恩等游击部队为基干,归李品仙副司令长官指挥,截断津浦南段,以阻止敌之增援。①

        游击队的基干部队是五战区所属集团军、军团、军及省属地方保安部队,此外尚有各地民众武装(如皖北红枪会及峄、枣一带“四县边联教导队”等游击队)。游击队分布于整个战区,遍及津浦线南北两段,淮河两岸,徐海地带,淮阴以南、鲁东南沿海地区,鲁南山地,鲁西地区及胶济、陇海沿线。游击队扰袭敌人据点,破坏交通,配合台儿庄正面战场,给日军以很大的打击。

        台儿庄战役同淞沪会战的形势十分相像。日军左翼从济宁到韩庄的垂直线,与浏河、嘉定、广福、南翔线相等;临沂保卫战等于死守闸北、江湾之战;台儿庄的形势同淞沪战场上的大场完全类似。日军在台儿庄所采用的战略战术与淞沪会战并无不同,但是台儿庄战役汲取了上海的教训,不是单纯消极防守的阵地战,而是采取攻势防御战,以运动战为主,与阵地战、游击战相配合,一变过去节节败退、坐等挨打的被动局面,而改为处处进击的相当主动的形势。②由于新战略战术的运用成功,我军防御战与攻击战双管齐下,运动战与阵地战、游击战巧妙配合,终于击败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当台儿庄战役激烈展开之时,我国盛传台儿庄就是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坦能堡。③陈诚对此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说:

        按坦能堡会战成功的因素有二:

        (一)德正面二十军团抵抗俄优势军之攻击,屹然不退,故两翼包围,始行成功。

        (二)德第一预备兵团及第十七军团在外翼之行动,异常秘密,故不为敌所觉察,若被觉察,则敌将转移正面退却,不过成一普通之战胜而已。

        上述坦能堡成功之因素,与台儿庄会战相比较,我左翼军在台儿庄正面在优势敌军压迫之下屹立不动,可与德第二十军团媲美,至我右翼军在侧翼之行动,前后凡10日,而始终不为敌所注意,则与古屏能以南两军团之行动无异。至先击灭兰陵、洪山镇之敌,则尤得战术活用之妙。

        日本军人自诩能学德国战术,而模仿坦能堡之歼灭线,尚不如吾人之神似。①

        台儿庄大捷后,《新华日报》记者陆诒采访了汤恩伯将军,询以台儿庄战役的经验与教训。汤将军说:

        对敌作战,因敌人装备较我占优势,故不宜迎头顶,更不宜集中兵力来死守一地,应该处处争取主动的地位,时时取攻势,以强大的兵力,来重重的打击敌军侧背。攻击时,要迅捷、机动和坚决,绝不能有丝毫迟疑,最好在敌军运动中给以奋迅有力的杀伤!攻击村庄时,最好多用火攻,夜袭较白昼攻击更能奏效。必要的战略据点要守,但也不是呆板的死守,而是以左右两翼的出击与反冲锋,以攻势来确保防御之胜利。②

        1938年3月11日《大公报》社论《津浦战局好转以后》指出:

        运动战为主,而以阵地战和游击战为辅之新作战方针,得各线将士之衷心欢迎,在此方针之下,我全体将士皆理智地看出必胜的前途。

        4月23日《大公报》社论《鲁南二次会战的认识》写道:

        第一次鲁南会战,我们胜利了。但是,我们当知第一次会战胜利,其意义不仅在我们守住了台儿庄,而在我们配备一个强大的汤军团,始终在敌人侧背,执行了正确的运动战,用运动战困顿了敌人,改变了敌人,而且部分地歼灭了敌人,挫折了敌人国际和国内的声威,相当地动摇了敌人战争的信念。

        岁月虽然过去了56年,但《大公报》两篇社论的论点,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台儿庄战役仍然有参考价值。</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鏖兵台儿庄,小说《鏖兵台儿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鏖兵台儿庄 第八章 台儿庄战役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