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清(10)
清(10)
(取材自《清史稿·本纪·圣祖》、《东华录》)
29.二废皇太子
康熙生了三十五个儿子,长子胤褆,是惠妃纳喇氏所生;次子胤礽,乃皇后所生。胤褆虽是长子,因是庶出,未能立为皇太子。胤礽是嫡出,所以在两岁时,就被立为皇太子。对这位太子,康熙费尽心血。孩提时,康熙就亲自教他读书;六岁时,康熙就命大学士张英、李光地做他的老师,又命大学士熊赐履教授性理诸书。康熙每次巡幸江南,总把太子带着,以增加他的阅历。康熙亲征噶尔丹,也让太子临国。这位太子,仪表、学问、才技都不错,诗也做得好,骑射也娴熟,称得上是能文能武。可是,他却逐渐失去康熙的欢心。康熙二十九年七月,康熙亲征噶尔丹时,因辛劳致疾,太子在旁服侍,没有忧愁的样子,康熙心中就不快。康熙三十五年,再征噶尔丹,令太子守国,当时就有不少流言蜚语,说太子交结匪人,行为不轨。康熙还京后,就法办了太子左右办事的人。到了康熙四十七年,傲了三十三年太子的胤礽,终于遭废黜。这年九月,康熙在布尔哈苏台召集诸王大臣,宣布胤礽的罪状,边哭边说,甚至扑在地上痛哭不已,可见伤心到了极点。据康熙所说,这位太子肆恶虐众,暴戾,结党专权,侮辱廷臣,连平郡王纳尔苏、贝勒海善等都遭到他的殴打。他又生性奢侈,康熙为了方便他的用途,特地让他乳母的丈夫凌普做内务府总管。谁知凌普更为贪婪,弄得天怒人怨。胤礽每夜到康熙寝官窥探,打听康熙的起居动作,以至康熙日夜不安,时时担心要被他谋害。
胤礽被废以后,软禁在“毡帷上驷院”。康熙虽废了他却安不下心来,心中也存有疑团。他觉得胤礽的行为类似疯狂,疑心有鬼物附在他的身上。果然,到了十月,康熙的三儿子胤祉举报有个叫巴汉格隆的喇嘛受胤褆的支使,用魇魅法魇胤礽。康熙当即派侍卫搜查胤礽的居室,居然查到“魇胜物”十余件。康熙也居然相信胤礽的恶行是由于被魇魅所致,于是召见胤礽,让他移居成安官。到了第二年三月,康熙终于又下令复立胤礽为皇太子。胤礽的妻子也复立为皇太子妃。
可是,胤礽并不争气。康熙五十年十月,胤礽同一些大臣结党会饮,被康熙查觉,并由此株连了一批大臣:步军统领托合齐被判绞刑,还没来得及受刑,就死于狱中;尚书耿额、齐世武被绞死;都统鄂缮,被免官幽禁。到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康熙又下令再废太子,将他禁锢于咸安宫。从此,康熙终其一生,再也没有立太子,也不准任何人讲立太子的事。
(取材自《清史稿·本纪·圣祖》、《清史稿·胤礽》)
30.夺嫡之争
康熙做了六十一年的皇帝,诛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开拓西域,统一全国,到晚年更安享太平,可以说事事都称心如意。唯有一件事不顺心,成了他最大的苦恼、最大的心事,那就是他没有一个称心的王位继承人。他生了三十五个儿子,足够编一个“王子排”了。皇太子胤礽被废后,“皇位继承人”变成了“权力真空”,其余的皇子自然都跃跃欲试,想去填补这个真空,于是一场“夺嫡之争”,也就是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就在康熙身边激烈地展开了。
康熙在废了太子以后,曾下谕曰:“诸皇子中如有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宥。”但这句话并没有能遏止住早已在悄悄进行的各种阴谋。
先说这废太子并不甘心被废。他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自然也有一批人支持他。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有个医生叫贺盂頫的,为胤礽的妻子治病,被幽禁的胤礽通过他用密信与亲信大臣书信往来,要他们推举他为大将军,这件事被揭发,有关亲信大臣被治罪。康熙五十七年二月,翰林院检讨朱天保上疏请求复立胤礽为太子。康熙大怒,亲自把朱天保召来诘问是谁的主使,朱天保供出是他的父亲侍郎朱都纳叫他这么做的。康熙指着朱天保说:“这是个不忠不孝的人”,当即下令把他杀了。朱天保的供词还牵连到都统齐世,副都统戴保、常赍,内阁学士金宝。结果戴保也被杀,常赍、金宝和朱都纳交步军统领枷号示众,齐世交宗人府幽禁。
当时,在其余的皇子中,势力和影响比较大的,有皇四子胤旗(即后来的雍正帝),皇八子胤禩,九子胤禟,十子胤褫,十四子胤禵等。其中尤以胤禩最为活跃。此人才干能力都不弱,并且得到胤禟、胤褫和胤禵的有力支持,一时呼声甚高。大臣中有很多人都依附胤禩。可能是因为他锋芒过露,过早地暴露出自己的野心。当时有一个相面人张明德,见到胤禩,跪下叩头,说他日后必定大贵,意思就是要做皇帝。这件事皇长子胤褆向康熙告发了。康熙听了大为恼怒。又因为胤禩庇护内务府总管凌普(他是废太子一党的),两件事加在一起,康熙一气之下下令把胤禩抓起来交议政处审理。康熙说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妄博虚名,简直是又一个太子了。以后谁再称誉胤禩,杀无赦!据说胤禟怂恿胤禵入见康熙营救胤禊,康熙更怒,拔出佩刀要砍胤禵,皇五子胤祺冲上去抱住康熙劝阻,康熙的怒气才稍稍缓解了一些,但还是免去了胤禩贝勒的封爵。
康熙废了太子后,曾召集大臣们询问:在诸皇子中谁可以继立为太子的。大臣们都推荐胤禩。这正是胤禩被夺爵以后的事。据说康熙对大臣们说:“胤禩不懂事,而且有罪,他的母亲又微贱(胤禩是良妃卫氏所生),应该另行推举。”后来康熙复立胤礽为太子,同时也恢复了胤禩的封爵,却又追查是谁首倡要立胤禩为太子的。大臣们不敢直说,康熙记得是大学士马齐先说众大臣要推举胤禩的,马齐因此受到康熙的谴责。
康熙对胤禩是否真的那样深恶痛绝,是否只说过谴责的话,没说过称赞的话,都不得而知,因为正史是雍正以后编写的,当然只会说雍正的好话,对于雍正最痛恨的头号政敌胤禩,恐怕是不敢说有利于他的话的。
皇位最终到了爱新觉罗·胤禛手上,是为清世宗,年号雍正(1722-1735),那么,雍正又是怎样登上皇帝的宝座的呢?历史上可说是流言蜂起,众说纷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雍正勾结了大臣隆科多、大将军年羹尧,篡夺了皇位。隆科多的姐姐是康熙的妃子,所以被称为“舅舅隆科多”,他是康熙临终时唯一的顾命大臣,传说是他篡改了康熙的遗诏,把“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不管隆科多在拥立雍正的斗争中起了多大的作用,这“改诏说”显然是不可信的。因为如果真有遗诏,那遗诏多半是满文的,或既有满文,也有汉文。而且“十四子”这等说法,也不是诏书的称谓。诏书肯定是要把封号、名字都郑重写上的。“十四子”指胤禵,当时任抚远大将军镇守西北。他与胤禛乃同母所生,据说这个人贤明英毅,康熙授予兵权,表明康熙对他的重视与培养。但康熙病重期间,始终没有下诏把他召回。如有意立他为帝,似有悖常理。有的传说甚至认定康熙是胤禛谋害的。说是康熙弥留之际,胤禛不让兄弟们入内,康熙从昏迷中醒来,见只有胤禛守在旁边,知被出卖,愤怒地用一串玉念珠扔去。没隔多久,雍正就出来宣布康熙已薨,并以念珠为证奉遗诏继位云云。这等传说,恐怕都是不了解清官内情的人想当然的创作,与事实相距甚远。
当然,雍正究竟何以能在争嫡之争中取得胜利,确实是一个历史之谜。这个谜底也许要永沉海底了。据《东华录》的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日,戊子,上(指康熙)不豫,自南苑回驻畅春园,十三日甲午丑刻,上疾大渐,命趋召皇四子于南郊斋所,寅刻,召皇三子诚亲王允祉①,①康熙诸子本皆以“胤”字排名,雍正接位后,为了避雍正讳,改为“允”。《东华录》是雍正以后的作品,所以皆用“允”而不用‘胤”。皇七子淳郡王允祐,皇八子贝勒允禩,皇九予贝子允禟,皇十子敦郡王允褫,皇十二子贝子允裪,皇十三子允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日:‘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闻召驰至,已刻,趋进寝宫,是日戌刻,上崩。”但是《清史稿》却只有“圣祖大渐,召于斋宫,宣沼嗣位”这么简单的十二个字的记载。雍正自己也说是康熙在危重之际,“仓卒之间,一言而定”。这些话均扑朔迷离,语焉不详,留下的疑问确实不少。雍正这个人,精明严厉,近于苛刻。他继位以后,先后除掉了胤禩、胤禟等政敌,连同母兄弟胤栖也被圈禁(因此又有传言,说他为了惩办胤禵而逼死了母亲)。胤禩、胤禟一个是“患呕哕”死于幽所,一个也是因“腹疾”死于囚禁的地方,不能不使人怀疑是雍正指使人下的毒。他为什么这么恨几个兄弟,他如果心中无鬼,又何以要下这样的毒手?他又先后杀了拥戴他的大功臣隆科多和年羹尧,自然也很容易让人感到他是杀人灭口。有清一代,雍正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有作为的皇帝,但这“夺嫡之争”所留下的千古之谜,又不能不给他染上一层阴暗的色彩。</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