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中国历代帝王故事TXT下载>>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清(4)TXT下载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清(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清(4)

        (取材自《清史稿·太宗本纪》、《请史稿·洪承畴》)

        13.劝降洪承畴

        洪承畴是明朝的大将,曾任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督河南、山、陕、川、湖军务。崇祯六年,皇太极发兵攻明。崇祯皇帝命洪承畴为蓟、辽总督,率兵13万抵抗。那知松山一战,兵败被俘。

        皇太极擒得洪承畴,大喜过望。原来,洪承畴颇有才学,素为明朝的一些将领所推重。皇太极心怀统一天下的雄心,特别重视招揽人才。现在捉到了洪承畴,自然格外看重,决意想方设法劝他归降。

        洪承畴被俘以后,一连几天,闭目危坐,不吃不喝,立誓要以死报国。皇太极命大学士范文程百般劝降,洪承畴始终不听。皇太极于是召见明朝归降的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洪承畴投降?”有人献计说:“洪承畴好色。”皇太极立即选送美女数人前去侍候洪承畴,但遭到拒绝。

        有一次,范文程又奉命前去见洪承畴,故意不说归降之事,却和他谈天说地,议古论今。说话间,梁上有灰尘落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屡屡拂拭。范文程见状,立即回报皇太极,说,“洪承畴一定不会死,他对衣服都如此爱惜,何况对自己的身体呢?”听到这个消息,皇太极大为高兴,立即决定亲自去探望洪承畴。他轻轻走到洪承畴的面前,脱下自己的貂裘给洪承畴披上.说道:“先生感到冷吗?”洪承畴万万没有想到皇太极竞如此礼贤下士,平易近人,他茫茫然看着皇太极,长叹道:“真命世之主也!”于是,叩头请降。皇太极如获至宝,当即厚赏洪承畴,并且大摆筵席,让百戏会演,以示庆贺。这引起将士们的不快,说:“洪承畴不过是一个囚犯,皇上为什么这般厚待他?”皇太极问诸将道:“我等栉风沐雨数十年,究竟为了什么?”诸将说:“当然是为了得到中原啊!”皇太极笑道:“是啊!这好比走路,假如你们都是盲人,现在有了一个引路的人,怎么能不快乐呢?”皇太极这种胸襟和气度,使诸将无不心悦诚服。

        可笑的是,明朝崇祯皇帝听说洪承畴已殉难,大为痛悼,为之辍朝三日,赐祭十六坛,还在都城外为洪承畴建立祠堂。崇祯帝还御制祭文,正打算入祠亲奠,谁知洪承畴送来密书,说:“暂时降清,勉图后报。”崇祯帝长叹一声,始命罢祭。

        (取材于《清史稿·本纪·太宗》、《清史稿·洪承畴》)

        14.活顺治追究死亲王

        睿亲王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人称九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①接位时,①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一般习惯地称他为顺治皇帝。本书中为简便计,亦称顺治。才六岁,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顺治堂叔)同为摄政王。清兵入关,多尔衮是统帅,统一中国,建立清王朝,多尔衮是第一功臣。他摄政七年,大权集于一身,以至有天下但知有摄政王,不知有皇上的说法。顺治始则尊他为叔父摄政王,后又加尊为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在出猎时死于喀喇城,年仅三十九岁。灵柩到京城,顺治亲迎于东直门五里之外,又在诏书中赞颂这位摄政王,说他父亲皇太极“升遐之时,诸王群臣,拥戴皇父摄政王,我皇父摄政王坚持退让,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混一天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第二年,顺治亲政,又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配享太庙。多尔衮的荣耀,至此到达顶点。

        谁知就在顺治亲政的当年二月,刚刚被封为议政大臣的原多尔衮的近侍苏克萨哈·詹岱,首告多尔衮死的时候,其侍女吴尔库尼殉死,死前请求将多尔衮生前所制的八补黄袍、大东珠素珠、黑貂褂置棺内。这八补黄袍等等是只有皇帝才可以穿戴的,这就表明多尔衮有谋逆之心;又告多尔衮生前派军驻永平,谋篡大位。固山额真谭泰也告多尔衮逼死肃王豪格,而强纳其妃。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多尔衮的侄儿,他的妃子是多尔衮的侄媳妇。顺治下诏把多尔衮的上述罪行交付廷议。于是郑亲王济尔哈朗、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以及内大臣一起上疏,历数多尔衮的罪状:独擅威权,违背誓言,肆意乱行,妄自尊大,“自称皇父摄政王”,仪仗、音乐、侍从、府第,都同皇帝一样。又妄称太宗皇太极照兄弟排行次序,本不应立为皇帝(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个儿子),以及逼死豪格,把自己的生母配享太庙等等。顺治顺水推舟,下诏削去多尔衮的爵位,撤去庙享,籍没其财产。多尔衮没有儿子,他死后以豫亲王多锋的儿子多尔博为嗣子,袭亲王爵。俸银是诸王的三倍,还特别被恩准留护卫八十员。可说是恩宠已极。现在则父诏令多尔博仍归其原宗,停止袭爵,其余享用当然也都剥夺了。

        顺治十二年,有两个不识时务的官员,一个是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一个是一等精奇尼哈番许尔安,斗胆上疏为多尔衮歌功颂德,请求恢复其爵号。结果几乎送命,总算顺治宽免,下旨流放宁古塔。

        后来,直到乾隆接位,才下诏为多尔衮平反昭雪。乾隆诏书中特别为多尔衮辨明所谓“谋逆”之冤,说“王果萌异志,兵权在握,何事不可为?”当时没有谋叛,却于死后用龙袍作为叛逆的证据,这是没有道理的。乾隆诏书还引用清朝实录中的记载:多尔衮对诸大臣说,皇太极宾天后,英亲王阿济格和豫亲王多铎(这二人是多尔衮的同母兄弟)跪请他继位,他誓死不从,说要是这样,我就自杀。看来,关于多尔衮企图谋位的话,确乎不是事实。

        据传说,顺治之所以要治多尔衮的罪,真正的原因是因为顺治的母亲孝庄皇后,即当时的皇太后与多尔衮一直有私情,后来干脆“下嫁”给了多尔衮。顺治懂事后,深以为耻,所以下决心治多尔衮的罪。还有传说,“下嫁”一事由老臣范文程出面主持,上了一道奇而又奇的奏议,说是皇父摄政王新赋悼亡,皇太后又独居寡偶,宜请皇父皇母,合宫同居,以尽孝思云云。内阁也以顺治的名义发了一道上谕:“佥谓父母不宜异居,宜同宫以便定省。”这样的奇事据说清实录中本有记载,是乾隆帝听了纪昀的话,才下令删去的。当然,这类传闻,查无实据,只可存疑而已。

        (取材自《清史稿·本纪·世祖》、《清史稿·本纪·高宗》、《清史稿·多尔衮》)

        15.严惩贪官

        顺治帝亲政后,十分希望建立一个廉洁的、有效率的政府机构,来加强统治和稳定社会秩序。因此,他重视对吏治的整顿,认为“朝廷治国安民,首在严惩贪官”。他亲政不久,在短短的三天之内,接连给吏部下了四道谕旨,斥责各级官员刻剥民财,贪污成风。同时,派出权力很大的监察御史巡视各地,要他们对不公不法、蒙蔽专擅、纵兵害民的总督、巡抚和总兵进行揭发检举。

        顺治十二年,顺治命监察御史顾仁等巡视地方。在顾仁行前,顺治两次召见顾仁,谆谆告诫:到了地方,必须洁己率属,奠安民生,若不法受贿,即使赃数不多,定行正法。可是,顾仁辜负了顺治的一片期望。没有多久,吏部书吏章冕在宫门外自刎,以死来检举揭发顾仁违背旨意、贪赃枉法、陷害无辜的罪行。顺治闻讯,大为震惊。他亲自同内大臣、大学士一起,多次审问顾仁。审问结果,章冕所检举揭发的完全属实。顺治对此极为生气。以往,他对臣僚主张“以宽为治”,对贪官的处置一般还比较轻,他曾常常感叹朱元璋“诛戮大臣为太过”。顾仁这件事情,使顺治改变了看法,认为“太宽亦不可”。他亲自下旨杀了顾仁,还对过去推举顾仁的一些官员分别降调,以儆贪风;并严令此后凡官员犯赃十两、衙役犯赃一两以上者流徒,赃重者斩绞。这样,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

        几年以后,凤阳巡抚林起龙向顺治上疏,认为立法过重,往往使贪官畏法,抵死不招,委婉地请求放宽政策。顺治批示:“与其畏法不招,何若使其畏法不贪。朕明知立法既严,于贪官蠹吏有所不便,必怀怨心,但轸念生民,即为贪蠹所怨,亦不遑恤。若不如此,贪风何由止息,小民何日安生。”这一批示,明确表示了他严惩贪赃枉法之徒的坚定态度。</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历代帝王故事,小说《中国历代帝王故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清(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