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宋辽金(8)
宋辽金(8)
(取材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十七·太宗淳化五年》、《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八·太宗至道二年》)
16.破格用才
宋太祖行幸西都时,洛阳人张齐贤以普通百姓身份献策于马前。宋太祖将他召至洛阳行宫(皇帝在京城以外地区临时居住的宫殿称行宫),张齐贤以手画地,提出宋初得天下后十件必办的事:下并、汾(今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等地);富民;封建;敦孝;举贤;太学;藉田;选良吏;慎刑;惩奸。宋太祖听后认为其中四件是可行、该办的,张齐贤则坚持他所陈十事件件重要,都应马上办,当场就和宋太祖争执起来。宋太祖大怒,命武士拖张齐贤出官,不再见他了。以后,大臣赵普多次向宋太宗提出,张齐贤是个人才,宋太祖因为最初的印象坏了,始终不愿意用他。但是,宋太祖回到汴京后,却对晋王赵光义说:“朕行幸西都,接触的人当中,唯有张齐贤是个人才,我实在讨厌这个人,不愿意给他官做。你将来接替我当皇帝时,要记住,他可以当你的宰相。”
宋太宗即位,记起宋太祖的话,便留心起张齐贤这个名字来。太平兴国二年,选举进士等科,张齐贤考中进士,但名字排在二等,在他前面的有几十个人。宋太宗觉得张齐贤取得太低,难以提拔,但又无其他办法可想,于是决定把二等以上的进士一律授以京官及州通判等职务,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立即委张齐贤以官职。但由于二等以上的进士过多,这场考试下来,竟一下子就任了几百名的京官。当时的宰相薛居正认为,科举取人过多,用人太快,未免有不妥之处,向宋太宗提出谏劝。宋太宗不接受这个意见。因为他继承了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路子,要尽量任用文官来代替武将治理国家,为了任用张齐贤而多用了一批文士,正是他的这个思路的特定表现形式。
张齐贤为人厚道,一餐之恩必报。年少时家贫,父死办不起丧事,河南一县吏出钱为他操办了丧事,张齐贤此后一直待这个县吏如长兄,做官后依然不变。张齐贤未做官时,曾经得到太子少师李肃的照顾,李肃死后,张齐贤为他治丧,此后每年必祭李肃。赵普知道了这些事后,向宋太宗推荐说:“张齐贤为人有恩必报,陛下如果进一步提菝张齐贤,则他的感恩,一定更过于这几件事。”宋太宗本来就因着宋太祖的嘱咐,对张齐贤印象颇佳,赵普再这样一推荐,更加看中张齐贤,不断破格提拔,一直让他做到宰相。张齐贤在治国和武功方面,也果然都有出色的表现,一直到宋真宗时期,都是一位栋梁之臣。
(取材自《宋史·选举志》、《宋史·本纪·太宗》、《宋史·张齐贤》)
17.祈雨
宋太宗淳化二年,大旱,又兼蝗灾。于是,宋太宗召近臣,询问时政得失,枢密直学士寇准说:“《周书·洪范》中说,天上人间,相互感应,相互影响。天有大旱,是因为用刑有所不平。前不久,祖吉、王淮都贪赃数万,罪行差不多。祖吉伏诛,并且藉没家产;而王淮则因为他亲兄王沔是参知政事(副宰相),只杖责一百,降职为定远主簿,就此了事。用刑轻重相差太远,所以上天以旱示儆了。”关于王淮的处理,是宋太宗为了照顾王沔,亲自下诏决定的。宋太宗自己也觉得这个处理不妥,第二天见到王沔时,痛加责备。
不过,天仍旧大旱无雨,于是,宋太宗下诏给吕蒙正等大臣说:“百姓何罪!天谴如此严重,都是朕不德所致。卿等应在文德殿前筑一台,朕准备暴露于台上祈雨三天。三天之后,如果天仍旧不下雨,望卿等共同举火焚烧朕,以答天谴。”宋太宗读史书较多,这显然是他读了历史上成汤打算求雨的故事,准备效法成汤。吕蒙正等大臣都吓坏了,大家惶恐谢罪,表示责任在大臣们自己身上。藏起这封诏书,不敢下达,也不敢筑台。
巧得很,下诏的第二天,果然大雨,雨后蝗虫都死了。这场灾难就过去了。
(取材自《宋史·本纪·太宗》、《宋史·王沔》、《续资治通鉴·宋纪十五·太宗淳化二年》)
18.不以言罪人
宋太宗淳化四年,雍丘县尉武程上疏,希望宋太宗削减后宫宫官人数。宋太宗对宰相大臣说:“武程是疏远小臣,不知宫闱中事。朕宫内所用的宫官总共不过三百多人,每人都有各自执掌的事情,没有办法再减少了。卿等是应该知道这个情况的。朕决不学秦皇、汉武,各处建立离宫别馆,把良家女子选来,幽闭其中,以致让后世万代讥议。”李昉说:“陛下亲自实行俭朴,中外皆知。臣等家人都曾进宫,备见官闱之中各事都十分简约。武程乃是微贱小臣,所说的都是狂瞽之言,可以略加贬责,以惩狂言。”宋太宗说:“朕怎么能以言罪人,堵塞言路。只是想,朕的后宫宫官确实人数不多,武程又不知道,所以和卿等随便说说而已。”
(取材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六·太宗淳化四年》)
19.“但见血山,安得假山!”
太平兴国八年,宋太宗分封诸皇子。为了使皇子们得到好的僚佐,于是在朝臣中,选了一批年岁在五十以上、熟读经史、作风正派的大臣,担任诸王府的主要官僚。宋太宗把这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朕的诸子,生长于深宫之中,不知世务,需要良士对他们赞导,使他们每天都能听到忠孝的道理。你们都是朕非常认真地选择出来的,希望你们都能勉力。”
宋太宗的儿子益王赵元杰,好学,工书法,曾经建藏书楼,藏书两万余卷。楼前造有亭台园林。又花费了大量钱财,在王府中造了一座假山。假山建成后,益王召集所有王府僚属,置酒观赏,僚属们都一致称赞这座假山造得美观、气派。唯有宋太宗亲自选派的益王府翊善姚坦,俯首不语。益王赵元杰对姚坦说:“你抬头看看吧!”姚坦说:“但见血山,安得假山!”益王惊问姚坦,这话是什么意思。姚坦说:“坦在民间时,看到州县督税,乡里小吏捕人父子兄弟,送到县府鞭笞,血流满身。这假山正是用民间赋税所造,岂不是一座血山吗?”
这时宋太宗也在宫中建造一座假山,尚未建成,有人把姚坦在益王府中观赏假山时说的话报告宋太宗,宋太宗说:“伤民到如此程度,还造什么假山!”立即下令毁去假山。
姚坦对益王赵元杰规劝甚为严格,赵元杰稍有游佚,姚坦立即向他严肃提出来。管得太紧了以后,宫中自益王以下,都讨厌姚坦。事情逐渐传到宋太宗耳朵里。宋太宗召见姚坦说:“元杰知书好学,一般也还是不错的。有些小毛病,你规劝他时,话说得婉转一点。如果看到一些小毛病就很严厉的规劝他,也不台规赞之道。”这些话,不久就传到益王府中。益王的左右近臣本来就讨厌姚坦,于是便给益王出主意,假称卧病不朝见宋太宗,想趁机把姚坦赶出益王府。
宋太宗见赵元杰生病,每天派人去益王府探病,如是者月余。宋太宗很担忧,便召见赵元杰幼时的乳母询问病情。乳母说:“益王并没有什么大病,只是因为姚坦对益王管束得太紧了,使得益王闷闷不乐,闷出病来了。”宋太宗听后大怒说:“我从朝廷中特别选了一些正直之士,辅佐诸王。益王如此不能听从规谏,反而妄想朕去正人以自便,这怎么行?益王年纪尚轻,怎么会有假装生病的想法,必定是你们出的坏主意!”于是下令杖责乳母数十下,并且召见姚坦,对他说:“卿居于王宫,能为群小所嫉恨,大不容易。卿只管照样规谏益王,不要担心有人进谗,朕必不听谗言。”
(取材自《宋史·宗室二》、《宋史·姚坦》)
20.大事不糊涂
在前面《金匮之盟》的故事中,我们写到了,宋太宗是从哥哥宋太祖的手中接来皇位的。因此,他的皇帝大位将来是传位给三弟赵廷美呢?或是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呢?还是自己的儿子呢?就颇费斟酌。后来宋太宗听了宰相赵普的意见,实际上已经下了传位给自己儿子的决心。那时,宋太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已经死了,三弟秦王赵廷美仍手握重权,这就是宋太宗贬谪赵廷美的真正动机。赵廷美死后,一切妨碍他传皇位给自己儿子的障碍都扫除了,按说应该无大问题了,但在传位给哪个儿子上,却又出了麻烦。</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