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隋唐五代(33)
隋唐五代(33)
乾元元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李嗣业等七个节度使率军二十万攻打盘踞在相州的安庆绪,又命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泽路节度使王思礼率所部支援,称九节度使联兵。这次进攻,唐军处于优势,但唐肃宗怕兵权集中在个别人手中对自己不利,所以,在九个节度使中,不肯任命一个统帅指挥全军,只任亲信太监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相当于监军)。不懂军事的鱼朝恩成了不是元帅的元帅,他虽然没有指挥的权力,但节度使的军事行动却要经他点头才行,这就严重地牵制了将领们的行动,步调很难一致。
九个节度使包围相州时,安庆绪已占有七郡六十余城,兵将七万,郭子仪等军出动后,郭子仪先在获嘉县大破叛将安太清军,安太清走保卫州。安庆绪率领相州的全部兵马七万人,分左中右三军与郭子仪等军队决战,中了郭子仪军的埋伏,死伤三万多人,安庆绪败入相州城中,固守不出,并派使者向史思明求救。
这时史思明已攻下唐军手中的魏州,于乾元二年正月自称大圣燕王。安庆绪的使者到达魏州、史思明尚未从魏州出发时,李光弼提出由他率领朔方军去攻打魏州,史思明是他手下败将,一定不敢轻易迎战。这时可集中全军歼灭相州的安庆绪,圄过头来再歼灭史思明。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但对军事一窍不通的鱼朝恩却不同意,于是节度使们只好将相州紧紧围困。相州城中的粮食吃光了,一只老鼠值四千钱。叛军已无斗志,唐军九个节度使因为没有统帅,谁也无权发出总攻的命令,只有等史思明前来决战。这年二月间,史思明率十三万大军到达相州。三月,官军六十万(实为三十万左右)陈列在安阳河北岸,史思明自带精兵五万列阵对仗。李光弼等将领带兵和史思明交战,开始旗鼓相当,各有杀伤。这时郭子仪带领朔方军从史思明军背后杀来,忽然一阵狂风大作,风沙满天,霎时昏天黑地,咫尺间不见东西南北。双方大乱、各自奔跑,官军往南,叛军往北,各个节度使乘机跑回本镇,官军沿路抢劫,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礼两支部队没有乱,他们整顿好队伍,退回太行山以东去了。
史思明进入相州后,杀死安庆绪,改称大燕皇帝。不久,他攻陷汴州(河南开封),西进占领郑州、洛阳,叛军的势力又得到广大,于是叛乱又延长四年。从天宝十四年起,至广德元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败逃缢死,其河北大将张忠义、田承嗣、李怀仙等投降,接受唐朝所封官爵为止,前后历经八年的安史之乱才算是结束了。
唐肃宗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小算盘不少,实际上延长了战争的时间,给百姓增加了痛苦,所以历来有见识的史家,对唐肃宗的评价都不很高。当然,看得更深一些,唐肃宗的这些小算盘,又是历史的产物,例如,他怕弟弟们对自己的登上皇位不服气,正是唐皇朝多年来皇位继承问题上争权夺利的历史在他脑子中的反映;他怕军权太集中在某个将领手中对自己不利,更是现实生活中安禄山叛乱的教训所致。总之,政治、经济形势走下坡路时期的皇帝,动辄得咎,实在也是不大好当的。
(取材自《旧唐书·本纪·肃宗》、《旧唐书·郭子仪》、《旧唐书·李光弼》、《旧唐书·安禄山》、《旧唐书·史思明》、《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及《新唐书》有关篇章)
51.重用宦官李辅国
唐肃宗重用宦官李辅国,彻底打破了唐太宗的宦官不得当品官、干预朝政的规定,从而为宦官专权开辟了道路,使业已动荡不安的唐王朝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李辅国原名李静忠,是个皇家马夫的儿子,从小被阉,在高力士手下当仆役。他长相丑陋,粗懂一点算术簿记,四十多岁时,才得到一个在皇家马厩管理帐簿的差使。他办事认真负责,得到马厩使王鉷的赏识,将他推荐到太子东宫供职,从此与李亨结下不解之缘。天宝十五年六月唐玄宗一行逃到马嵬驿发生兵变时,李辅国参与了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诛杀杨国忠等人的谋划,他又竭力劝告太子李亨分兵北上;在随李亨到达灵武时,他又力劝李亨称帝。因而得到唐肃宗李亨的信任。唐肃宗即位时,封他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开了唐朝以宦官掌握禁兵的先例。唐肃宗又赐他名为李护国,把他当作心腹,四方来的奏书、御前符印,都由他保管。李护国平日荤腥不沾,只吃素食,手上常拿着一串佛珠,外表上给人一种十分和善的感觉。
至德二年,李护国随唐肃宗到凤翔时,又改名为辅国,援太子詹事。这年十月,唐肃宗回到长安,又升他为殿中监,兼任闲厩(养马院)、五坊、宫苑、营田、栽接、总监等使,还兼任陇右牧。至德二年十二月,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郧国公,权势薰天。宰相和百官奏事,都要通过他传报。他常在银台门办公,设置察事厅子(暗探)数十人,分布各地,打听消息。察事厅子所到之处,横加勒索,没人敢抗拒。官吏有小过,马上报告给李辅国,立加审讯拷打。府县、朝廷的司法部门审判重要案件,都要由他裁决,随他处置,却说是皇上的敕令,无人敢提出异议。潭州刺史庞承鼎,有一次捉拿到一批穿着官服却到处抢劫的军校,为首的叫申泰芝,缴获他们价值巨万的赃物。庞承鼎将申泰芝判以重刑。正要执刑时,李辅国派人来传诏书,将申泰芝带回京城,反而将庞承鼎处以死刑。原来申泰芝是个左道邪人,靠奉承李辅国受到赏识,李辅国先是推荐他为谏议大夫,后又派他到道州当军校,并矫诏赐给他绯紫的官服,申泰芝便勾结当地的一些地痞流氓,四处抢劫,民愤很大。潭州刺史庞承鼎为民除害,却反而死在李辅国的屠刀之下。
李辅国每次出门都有甲士数百人护卫,宫中的中贵人不敢呼他官名,只称“五郎”,宰相李揆,是山东大族,也对他执弟子礼,称他为“五父”。
唐肃宗宠爱的张良娣(后封为淑妃、皇后),和李辅国关系密切。唐肃宗的第三子李倓,英勇果毅有才略,善骑射,肃宗在从马嵬驿北上渡渭水时,一日百战,李倓总是为前锋血战,在军中威望极高。肃宗登帝位后,李倓协助其兄广平王李豫(初名俶)典亲军,他见张良娣和李辅国专横弄权,十分担忧,多次向其父肃宗提出告诫。这事给张、李二人探知后,便每日在肃宗面前告李倓的状,说他“恨不得兵权,颇蓄异志”。这是说他想夺兵权谋反,终于激怒了肃宗,下诏赐李倓死。李倓死后,唐肃宗感到后悔,但已经来不及了。
唐肃宗年轻时的好友李泌,被请出山后,见李辅国专权,要求肃宗放他回去。肃宗留之再三,李泌执意要走。行前李泌向肃宗指出,李倓在艰难时刻尽心尽力,和自己的兄弟也和睦相处,绝没有异图,是被人离间致死的。肃宗听后,难过得掉下眼泪。李泌还提醒他要提防太子李豫为人所害(暗指张皇后可能害太子),然后辞别而去。李泌在肃宗死后,唐代宗李豫执政时,又出山为官。这是后话。
唐肃宗的另一宰相李岘,是李唐宗室,为人刚正,他对李辅国专权也很不满,多次向肃宗提出,不应容许李辅国专权乱政。唐肃宗这才迫使李辅国让出军司马的职务,夺去他一部分权力,可野心勃勃的李辅国决不罢休,他又寻找一个机会陷害李岘,使唐肃宗将李岘贬为蜀州刺史。
上元二年八月,李辅国向唐肃宗提出要当宰相,这可是一件稀罕事,李唐建国以来,还没有太监当宰相的事呢!唐肃宗不敢公然反对,只好说道:“论你的功劳和才力,什么官不能当呢,但恐众望不孚,怎么办呢?”唐肃宗将这事推给宰相们。李辅国便叫宰相裴冕上表推荐他。唐肃宗却暗地里对另一宰相萧华说道:“辅国想当宰相,你们要起表推荐,有这事吗?”萧华不回答,回去问裴冕有没有这同事,裴冕气愤地说:“我的臂可断,他的宰相不可得!”萧华入宫向唐肃宗报告裴冕的话,肃宗高兴地说道:“裴冕固堪大用。”李辅国知道后,对萧华恨死了。宝应元年四月,肃宗卧病在床,宰相也不得入见,李辅国乘机诬告萧华专权,要求罢他的官。唐肃宗不许,李辅国坚持不已,肃宗下令免去萧华的相位,降为礼部尚书。肃宗死后,萧华还是被赶出京城。</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