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中国历代帝王故事TXT下载>>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三国魏晋南北朝(7)TXT下载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三国魏晋南北朝(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三国魏晋南北朝(7)

        曹芳见夏侯玄、张缉被杀,深感不安。司马师知道曹芳对自己心怀忌恨,准备废去曹芳。司马师向永宁太后送去奏本,言说曹芳如何昏庸荒淫。太后一向不参与朝政,不知实情,乃下令说:“皇帝在位日久,不理朝政,内宠,已危及社稷,不可承奉宗庙。”司马师得此太后令,乃召见群众商议。他流着泪说:“这是太后的命令,你们看这事怎么办好。”群众都说,“今日之事,唯大将军之命是从。”司马师说:“诸位如此重视于我,我怎敢避让。”乃与群众一起奏明太后,准备收取皇帝玺绶,让齐王退位。所奏得到太后的准许。

        这天,司马师与群臣议论立何人为皇帝。司马师说:“彭城王曹据是武帝曹操的儿子,贤明仁达,又是皇室之长,天位至重,若不是由他登位,不足以安定天下。”于是又与群臣一起上奏太后。太后认为彭城王是先皇明帝的叔父,迎立不妥。而东海定王是明帝的弟弟,他的儿子高贵乡公曹髦可立。司马师固执己见,与太后争辩,终未得到允诺,只得听从太后命令。司马师派人去元城将高贵乡公曹髦迎回,立为皇帝,改年号为正元。

        后来,司马师之侄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国后,追尊司马师为晋景帝。

        (取材自《晋书·帝纪·世宗帚帝》)

        25.知其一,又知其二

        三国魏正元二年正月,镇东大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举兵作乱,并将儿子送去吴国作为人质请求吴国发兵增援。毋丘俭、文钦率兵六万,渡淮河向西迸发。司马师召见公卿大臣商讨军情。多数意见认为派遣诸将前去征讨即可。河南尹王肃及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则劝司马师亲自征讨,否则很难荡平。于是司马师亲自征讨,统领步骑兵十余万人出征,一路上又召集三方将士,会合于陈、许之郊。

        司马师大军进至隐桥,毋丘俭的大将史招、李续接连来降。毋丘俭、文钦移驻项城。司马师派荆州刺史王基进兵占据南顿,逼近毋丘俭。司马师命手下坚壁高垒。诸将请战,提出发兵攻城。司马师说道:“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淮南将士本无反叛朝廷之心,不过受毋丘俭胁迫。毋丘俭发难之日,淮北也无人响应,史招、李续又先后来降。我看他,诸将反叛,内心空虚、自知必败。此刻他是困兽思斗,若马上与他交战,正合他的心意。虽说我军定能取胜,可是伤亡必然惨重。况且毋丘俭等欺诳将士,诡计万端,只要稍稍与他相持数日,他的欺诈行为必然自我暴露,到时就能不战而胜。”说完,司马师便调兵遣将,派诸葛诞率领豫州诸军从安风向寿春迸发,命征东将军胡遵率领青、徐诸军兵出谯、宋之地,断其归路。

        司马师自领人马屯兵汝阳,派兖州刺史邓艾率少许将士进驻乐嘉,用以诱使毋丘俭等发兵来战。果然,文钦领兵前来,准备攻打邓艾。司马师大军来到乐嘉·与文钦相遇。文钦的儿子文鸯,年方十八,勇冠三军,对文钦说:“乘其立足未稳,我前去迎战,请在城头上擂鼓助威,随后我父率众前来接应,前后夹击,一哉可破。”文钦照计而行,擂鼓三通已过,文鸯未见文钦前来接应,只得引兵退走。路上与其父相遇,问明情由,原来文钦夜间迷失方向,未能赶来接应。于是父子合兵向东退去。司马师对诸将说:“文钦已经退走。”打算派精锐将士追击。诸将说:“文钦乃是老将,其子文鸯年少骁勇,起兵发难,尚未失利,怎么会退走呢?”司马师说:“不是说,一鼓作气,再鼓则衰,三鼓则竭吗?鼓嗓三遍,文钦又没接应上,其势头已锐减,不走又等待什么呢?”事情果如司马师所料。文钦想要退兵,可文鸯说:“不先杀杀司马师的锐气,不可退兵。”说完率领骁勇骑士十余人冲锋陷阵,直杀入司马军中,所向披靡,然后才引兵退去。司马师派左长史司马琏率八千骁骑兵追击,又派将军乐琳等人率步兵后随。直至沙阳,双方激战,魏兵弓箭入雨,直发敌阵,文钦只得用盾抵挡,慌忙逃奔。文钦的人马屡战屡败,纷纷弃戈而降。文钦父子与随从败走项城死守。毋丘俭闻报文钦大败,丢弃众人连夜逃往淮南。安风津都尉追杀毋丘俭,将其首级解往京师。文钦得此消息,知大势已去,就投奔了吴国。

        (取材自《晋书·帝纪第二·景帝》、《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传》)

        26.寿春平叛

        三国魏甘露二年五月,镇东大将军诸葛诞杀死扬州刺史乐淋,在淮南一带谋反。他还把儿子诸葛靓送到吴国作为人质,请求吴国出兵救援。朝臣议论认为应该派兵征讨。司马昭说:“诸葛诞看到前者毋丘俭犯上作乱遭到诛伐,心中不平,早就蓄谋反叛,眼下发难,必定向吴国求援,这次谋反,来势很大,但他不可能很快得手,我当会同各方面力量,协力同心,彻底将其制伏。”于是上表魏主曹髦,说:“陛下此番宜亲自出征,这样可让将士凭借天威,大破贼兵。现各路大军可得五十万,以众击寡,贼兵必败。”

        七月,魏主曹髦与皇太后御驾亲征,向青州、徐州、荆州、豫州等地征调人马,会师于淮北。继而向项城开发。并派使者去淮南,慰劳将士,申明凡是叛逆者都严惩不贷,而归顺者则论功行赏。甲戊日,司马昭带兵向丘头进发。吴国派文钦、唐咨、全端、全怿三万人马接应诸葛诞。魏国诸将迎战吴国援军,未能抵挡住。将军李广见敌军势众,不出兵阻截,泰山太守常时则声言有病不发兵抵御,都被斩首。

        八月,吴将朱异又率轻骑兵万余人抵达黎浆。监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前去抵御,朱异败退。泰山太守胡烈出奇兵袭击都陆,纵火烧其粮草。石苞、州泰乘势再次发兵大破朱异。朱异的残兵败卒因饥饿而哗变,杀了朱异,食野草树叶落荒而逃。司马昭得知后说:“朱异不能进兵寿春,不是他的过错,而是吴国士兵把他杀了,他就再也不可能发兵寿春了。这样一来,倒是让诸葛诞更急切地盼望救兵了。若是让他打听到朱异援军受阻,无法救援他,他就可能孤注一掷,拚命突围,或者诸葛诞会认为自己的人马需要节省粮食,尽可能拖得久一些,等待形势可能出现有利于他的变化。诸葛诞的想法脱不出我料就的这几种情况。眼下,应当用多种方法迷惑敌人,让他们感到很安逸,滋生松懈情绪,这是取胜的好办法。”于是司马昭下令将各路人马中的瘦弱疾患者送去淮北吃粮,发给军中将士每人大豆三升。城中文钦等听到这一消息,果然大喜。司马昭又故意让那些身体瘦弱者去城外巡视,用来迷惑诸葛诞等人。又派人四处扬言,吴国救兵就要到了。诸葛诞等人见了这些,都信以为真,对于手下将士的用粮,更加放宽了。不久,城中的粮食就给吃光了。石苞、王基等人请求攻城,司马昭说:“诸葛诞图谋叛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聚集许多粮草,又勾结吴国,自以为足以雄据淮南。文钦既然来救援他,必定一时也不会走。现在若急于去攻击,将会使我方受损伤。若敌人的救援人马来到,我们就会腹背受敌,这是危险的。眼下,三个贼子固守在孤城之中,或许是老天的旨意,要叫他们三人一同灭亡。我当想个上策来捆缚他们。眼下,围城的人马可坚守三面。倘若救援的贼兵由陆路而来,军粮必不会多,我们派轻骑兵切断其粮草来路,就可不战而胜。城外的敌人破了,城内文钦等人必定被我擒拿无疑。”

        吴国援军中的全怿,他母亲是孙权的女儿,曾得罪于吴国,全端兄的儿子全讳和全仪两人侍奉祖母一齐来投奔魏国。全仪的兄长全静此时正在寿春,于是采用钟会的计策,让全讳和全仪秘密地写信给全静,晓以利害。全静及他的兄弟五人率手下兵士前来降魏。城中兵力更加薄弱,十分惊骇。

        三年春正月,壬寅日诸葛诞、文钦率兵突围,魏军几路出击,诸葛诞、文饮只得败退城中。起初,诸葛诞与文钦就有矛盾,眼下身临困境,诸葛诞对文钦更起疑心,这时,文钦出的计谋于诸葛诞的想法又不一样,诸葛诞一怒之下操刀杀了文钦。文钦儿子文鸯为报父仇,攻打诸葛诞,未能取胜,只得越城降魏。司马昭奏明魏主,任命文鸯为将军,并赐封侯位,令他绕城高呼,要城中将士投降。司马昭见城上的弓箭手,持弓箭而不发,知道敌人军心已乱,便下令攻城。魏军攻下城池,斩杀诸葛诞,诛其三族。吴国将领唐咨、孙曼、孙弥、徐韶等率部下纷纷归降。司马昭奏表魏主,给诸降将加封爵位。有人说吴国的兵士家小尽在江南,提出活埋了事。司马昭说:“不可坑害,还是下令放他们回去,这样方见得我魏国宽宏大量。”于是将吴兵放回。</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历代帝王故事,小说《中国历代帝王故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三国魏晋南北朝(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