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中国历代帝王故事TXT下载>>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68)TXT下载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68)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秦汉(68)

        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批儒生还是愚忠于皇帝。李膺同乡人都劝他说:“可以逃走了!”李膺说:“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这是为臣者之节操。我已六十岁了,死生有命,为什么要逃呢?”于是入诏狱而死。妻子充军,门生、故吏和父兄全部禁锢。“事不辞难,罪不逃刑”二句出《左传·襄公三年》,是羊舌赤对晋平公称赞名臣魏绛的话。儒生的特点就是严格地以儒家经典著作的理论来指导自己行动,他们的长处和弱点常常取决于他们’所接受的理论规范。我们从李膺的行动上可以看出这个特点来。

        汝南郡督邮吴尊受诏捕范滂,至范滂故乡征羌县(今河南郾城县地区),住在传舍里,抱着诏书闭门伏床大哭,一县皆惊。范滂听到消息后说:“必定是因为我的事情。”于是自己入狱。征羌县令郭揖大惊,出见范滂,解印绶,提出,自己和他一起逃亡说:“天下大矣!你何必入狱呢?”范滂说:“我范滂一死,祸事也就了结。怎么敢以范滂之罪连累你,又令自己老母流离失所呢?”拒绝逃亡。范滂的母亲到狱中和范滂永诀。范滂说:“弟弟一向孝顺,足以供养母亲。滂追随父亲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只是母亲大人养育之恩未报,十分伤心。”母亲说:“你今天能和李膺、杜密齐名,死又何恨!既要有好名声,又要长寿,怎么能兼得呢!”范滂跪着听母亲教导,再拜辞别母亲,然后对他的儿子说:“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之人闻之,莫不流泪。死时,年三十三。

        张俭知道有诏逮捕自己的消息后,立即逃亡,窘迫流窜,望门投止。①①指困迫之极,见有人家,就进去投宿。“望门投止”四字后已衍为成语,不仅是概括逃亡窘迫生涯,而且还包含有儒生受政治迫害的意思在内。当时的儒生们敬重张俭敢于对抗宦官的声望,明知收容张俭会家破人亡,却争着秘密收容他。张俭和鲁国(今山东省部分地区)孔褒②②《三国志·魏书·崔元徐何邢鲍司马传》注作孔袤。有旧交,于是逃到孔褒家,正好孔褒外出,没有遇到。孔褒的弟弟孔融年十六,在家。张俭因为孔融年青,不肯对孔融讲自己困迫想投宿的情况,孔融看到张俭面有窘色,对他说:“兄长虽不在家,我难道就不能为你作主人吗?”因留藏张俭于家中。后来事情暴露了,鲁国相派人秘密往孔家掩捕张俭,孔家兄弟放张俭逃走。于是鲁国相将孔融、孔褒一起逮捕入狱。收留张俭,其罪当死,但是官方决定不了,应该办谁的罪。孔融说:“收留张俭的是我,应该办我的罪。”孔褒说:“张俭是来找我的,和弟弟无关,我服罪。”官吏问孔褒、孔融之母,其母说:“家中之事应该年长的负责,妾愿任罪。”一门争死,郡县无法确定,于是奏上汉灵帝,诏书下来,决定杀孔褒。孔融由此知名于当世。

        张俭后来逃到东莱郡(今山东省部分地区),住在外黄县③③或谓外黄当时不属东莱郡,而属陈留郡,因此为黄县之误;黄县即今山东省黄县。儒生李笃家中。外黄县令毛钦带兵到李笃家门口。李笃把毛钦请入家中就坐说:“张俭知名天下,而逃非其罪。纵然张俭可以抓到,君怎么忍心把他抓起来呢?”毛钦起身拍拍李笃说:“足下岂能自己单独行仁义之事?”李笃说:“笃虽然想做好事,一半已被君做了。”意谓毛钦答允不抓张俭,已得其功之半。毛钦于是感叹而去。李笃得以辗转送张俭经过渔阳郡(今河北省部分地区)逃到塞外,总算保住一条性命。张俭一路逃亡时,收容过张俭的人家,有十几家主人被诛杀,张俭的同宗全部被诛。张俭后来事过还乡,怎么征召他也决不肯做官了。汉献帝年间曹操掌权时,征张俭为卫尉,张俭不得已,挂了一个名,闭门把车子挂起来,以示自己坚决不问政事之意。这样,倒活到八十四岁,寿终正寝。

        另一位儒生夏馥,和当时议政的儒生们并无往来,但是因为名声很大,也被宦官们列入党人名单。他看到张俭逃到哪里,就连累收容他的人家被捕、被杀,顿足叹息说:“孽由己作,连累他人,一人逃死,祸死万家。这样活下来,又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剪须变形,逃入林虑县(今河南林县)山中,改换姓名,为炼铁工人,整天和烟炭为伍,形容憔悴,如此者二三年,没有人知道。后来夏馥之弟夏静,乘车马、带着绸缎布帛,到处寻找兄长。在涅阳(今河南省邓县东北)市区见到了夏馥,看上去不认识,听讲话声音听出来了。于是拜见兄长。夏馥避开他不讲话。夏静一直追随着夏馥,两人同住在一个旅馆中。半夜里夏馥秘密喊起夏静说:“我因为守道疾恶,为宦官所陷害。正在苟全活命,弟弟如果带了财物追随着我。这岂不是等于送我的命吗?”第二天一早,就和弟弟分别自去。党锢之禁未解之前,夏馥就死掉了。

        这次党锢之祸,牵连的面很大,处死、充军、罢官、蔡镪的总共有六七百人,大都是名望极高、立身清廉的官吏和儒生。

        度辽将军皇甫规,为镇守西北部边境的名将,看到党锢所牵连的都是名流,自己认为自己是西州豪杰,竟然不在这个名单当中,甚觉惭愧,于是上书给汉灵帝说:“臣前推荐过故大司农张奂,张奂为党人,这说明臣附于党人。又臣过去判处劳役时,太学生张风等人上书为臣辨冤,这说明臣为党人所附。臣应列入党人名单。”汉灵帝及宦官们置之不理。当时舆论很佩服皇甫。规。

        陈留郡名士申屠蟠,看到范滂等儒生议论朝政,公卿以下都极其尊重范滂等人,太学生们争慕其风,叹息说:“过去战国之时,处士横议,甚至国君为儒生拥彗先驱①,①彗,即扫帚。燕昭王手执扫帚在前面为邹衍开道,以弟子之礼拜见邹衍。终于到秦代发生了焚书坑儒之祸,现在也颇像那种情况了。”于是躲开这批儒生,隐予砀山一带(今河南永城县内),因树为屋,与佣工为伍。所以在这次更为酷烈的党锢之祸中,没有受到牵连,保住了性命。

        李膺被宦官们害死后。他的儿子李瓒,在汉献帝时为东平国相,临死时对其子李宣等说:“世事要乱了,我看天下英雄无过于曹操,尽管袁绍和我们家是亲戚,但你们不要去投靠他,你们必须跟着曹操,才安全。”李宣等诸子都听从他临终的教诲,依归曹操,果然一家在乱世中保全下来了。

        李宣等人的例子,说明两次党锢之祸以后,像李膺、杜密、陈蕃、窦武那些儒生们无限忠于刘汉政权的风气,已经荡然无存,即使是李膺自己的子孙们,也不能是例外了。

        (取材自《后汉书·孝桓帝纪》、《后汉书·孝灵帝纪》、《后汉书·窦何列传》、《后汉书·陈王列传》、《后汉书·宦者列传》、《后汉书·党锢列传》、《后汉书·郑孔荀列传》、《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列传》、《汉书·萧望之传》、《三国志·崔元徐何邢鲍司马传》)

        137.禁锢尾声

        汉灵帝熹平五年,永昌郡(今云南省部分地区)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辨冤,言甚方直急切。汉灵帝看到奏书后大怒,立即下诏司隶校尉,命永昌郡的邻郡益州郡(今四川、云南、甘肃等省部分地区)逮捕曹鸾,囚车送洛阳,杀之于槐里狱中,同时下诏,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一直到五服①①五服,是治丧戴孝的范围,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戴缌麻孝的是最远的亲属,孝服用细麻布制成,服期三月。凡同宗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祖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姐妹,又外姓中的中表兄弟、岳父母等死,都服缌麻孝。这就是等于说,党人的一切近亲、远亲全在禁锢之列了。之内的亲属,凡在官位者,一律罢官,永远禁锢不用。

        一直到中平元年,黄巾农民军起义,宦官中比较正直的中常侍吕强对汉灵帝说:“党锢案时间非常久(其时党锢案已十六年),人情多怨。如果久不赦宥,党人与张角(黄巾起义军领袖)合谋,为害极大,悔之无及。”汉灵帝听了害怕,这才大赦党人,凡诛杀、充军之家,许还故乡。不过,东汉皇朝至此已接近完蛋、无可救药了。

        建议赦党人的宦官吕强,不久亦为其他宦官所陷害而死。</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历代帝王故事,小说《中国历代帝王故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68)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