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中国历代帝王故事TXT下载>>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63)TXT下载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6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秦汉(63)

        (取材自《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后汉书·李杜列传》、《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

        129.汉质帝片言丧生

        汉顺帝死于建康元年,死时年三十岁。太子刘炳即皇帝位,是为汉冲帝(144——145),年仅二岁。梁皇后成为梁太后,梁太后临朝称制,这一来。外戚梁氏的权力更大了。

        汉冲帝三岁时就死了,又得从刘姓同宗近亲当中迎立皇帝。当时梁太后征召了两个人到京城侯选:一个是清河王刘蒜;再一个是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刘缵。清河王刘蒜年长有德,举止都遵守法度。太尉李固倾向于立刘蒜为帝,对大将军梁冀说;“如今迎立皇帝,应当立年长一点的,高明有德,能够亲自处理政事的,愿将军审慎周详地考虑国家大计,要像周勃、霍光那样立汉文帝和汉宣帝,不要像邓太后阎太后那样,立幼弱之帝;以利自己掌权。”李固所说的话,自然是从有利于刘汉政权的巩固和天下的安定出发的。不过,听话的人,也可以从另一方面去想,周勃诛诸吕。迎汉文帝而安刘,汉文帝上台后,他却曾经下过狱;周勃的儿子周亚夫在汉景帝时抗击吴楚七国造反的军队,又一次安刘,最后周亚夫却死在汉景帝手里;霍光迎立汉宣帝,霍光死后,霍氏全家也都死在汉宣帝手里。梁太后和梁冀自然也不胡涂,眼下朝政实权在他们梁家手上,怎么肯迎一个有能力代替自己掌权的人呢?所以他们商量后,不肯立清河王刘蒜为帝,却立了年仅八岁的刘缵为帝,是为汉质帝(146)。

        不料,汉质帝刘缵过于聪慧了,对梁冀看不惯,而又过于年幼,不懂得韬晦,登皇帝位后不久,有一次,朝会群臣时,当着臣子们的面,看着梁冀说:“这是跋扈将军!”跋扈,就是强梁之意。后来人们所说的飞扬跋扈。跋扈二字即出于此。梁冀听了,不但心里恼火,还怕皇帝日后长大了成为自己的后患,于是令左右把鸩毒放在煮饼中给汉质帝吃。汉质帝吃饼后,烦燥日渴,急召太尉李固入宫。李固入宫后,上前问汉质帝:“陛下患病的原因能讲得出吗?”这时,汉质帝还能说话,便讲。“刚刚吃了煮饼,觉得肚子里发闷,如有水吃,还能活。”当时梁冀也在旁边,忙说:“恐怕吃了水会吐,还是不要喝水吧!”梁冀话才说完,汉质帝已死了。李固伏尸号哭,要求查问侍医。梁冀心中有鬼,对李固的做法很恼恨。自然,梁冀早已从中做了手脚,李固也查问不出什么名堂来。

        (取材自《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后汉书·梁统列传》、《后汉书·李杜列传》)

        130.“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

        汉质帝一死,又有一个迎立皇帝的问题了。太尉李固和司徒胡广、司空赵戒联合起来,先写了一封信给大将军梁冀说:“天下不幸,又一次遭到大忧。一两年之内,国家遭到三次不幸(指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相继死亡)。今当立帝,天下重器。诚然知道太后垂心,将军劳虑,详择其人,务存圣明。不过愚情眷眷,还有些想法。远看先代废立旧仪,近见国家继任前事,未尝不询访公卿,广求众议,令上应天心,下合众望。而且永初(汉安帝初年年号)以来,政事多谬,地震宫朝,彗星竟天,诚是将军用心之日。经传上说:‘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过去前汉昌邑王立为皇帝后,一天比一天昏乱,霍光忧愧发愤,悔之折骨。若非博陆(霍光封博陆侯)忠勇,延年(大司农田延年)奋发①,①霍光得到田延年支持废昌邑王重立汉宣帝事,见本书《霍光废立皇帝》一文。大汉的宗庙,真是几乎倒下来。至忧至重,岂能不深思熟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国之兴衰,在此一举。”

        大将军梁冀得书以后,便召集三公、中二千石、列侯共议立皇帝之事。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及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刘蒜道德聪明都有名于世,也是皇家关系最近的宗亲,宜立刘蒜。但是梁冀因为蠡吾侯刘志已经准备娶他的妹妹,于是主张立刘志。多数大臣都同意李固等人的意见,认为立刘蒜为帝对国家有利,梁冀不同意立刘蒜,但是一时间众论难违,相持不下。

        弄权的宦官们自然也不希望有一个年长、严明的皇帝。中常侍曹腾曾经去拜谒刘蒜,刘蒜对曹腾很冷淡。曹腾于是会同其他有权的宦官们,半夜里去看梁冀,对他说:“将军累世有椒房之亲,一直秉摄国政,宾客纵横,多有过错。清河王刘蒜为人一向严明;如果立为皇帝。则将军不久就会受祸了。不如立蠡吾侯刘志,可以长保富贵。”

        这段话果然说中了要害。第二天,梁冀重会公卿,意气凶凶,态度横蛮,非立蠡吾侯刘志为皇帝不可。司徒胡广、司空赵戒等大官,害怕了,都说:“一切听大将军的。”唯有太尉李固和大鸿胪杜乔仍旧坚持原来的意见。梁冀厉声说:“罢会。”李固在散会后,仍希望梁冀以国事为重,接受自己的意见,再写了一封书信劝说梁冀。梁冀更加恼火,于是报告梁太后,先免去李固的太尉职务,然后立蠡吾侯刘志为帝,时年十五岁,是为汉桓帝(146-167)。

        汉桓帝立为皇帝不久,聘梁冀之妹为皇后。

        汉桓帝建初元年,甘陵刘文和南郡刘鲔造反,打出立清河王刘蒜为天子的旗号。尽管刘蒜与刘文、刘鲔并无关连,但是刘文、刘鲔被诛后,有关部门还是据此定罪,贬清河王刘蒜为尉氏侯,刘蒜于是自杀。

        梁冀趁机诬称李固和刘文、刘鲔共为妖言,将李固下狱。李固的门生王调戴着刑县上书,为李固申冤;另有赵承等数十名儒生也抬着腰斩罪人的铡刀到皇宫门前共同为李固上诉,梁太后知道情况后,下诏赦李固。李固出狱时,整个京城到处都欢呼万岁。梁冀知道后大惊,他觉得李固名声太大,将来总是会有害于自己,于是重新提出李固主张立清河王刘蒜为帝之事,遂诛杀李固。

        李固临死之前,作书给司徒胡广和司空赵戒说:“李固受国家厚恩,所以尽心竭力,不顾死亡,立志扶持王室,希望能重见汉文帝、汉宣帝的兴隆局面。哪里知道一旦梁氏迷谬,公等曲从,以吉为凶,成事为败!汉家衰微,从此开始矣!公等受主厚禄,颠而不扶,覆败大事,后之良史,岂有所私?李固舍身而取义,夫复何言!”胡广、赵戒得到李固的信后,既悲伤且惭愧,都长叹流泪。

        梁冀再派人威胁杜乔说:“早些自杀,可以保全妻子。”杜乔不理梁冀。第二天,梁冀派人到杜乔家门口打听,听不到哭声,知道杜乔没有自杀。于是报告梁太后,亦捕杜乔下狱,害死杜乔于狱中。

        因为迎立汉桓帝有功,梁冀增封一万三千户,梁冀之弟梁不疑封颍阳侯、梁蒙为西平侯,梁冀之子梁胤为襄邑侯;胡广封安乐侯;赵戒封厨亭侯;另外,一批宦官也封为列侯、亭侯等。

        当时的民谣说:“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取材自《后汉书·孝桓帝纪》、《后汉书·李杜列传》、《后汉书·梁统列传》、《后汉书·章帝八王传》)

        131.杀梁冀五宦官同日封侯

        梁冀自以为立了一个十五岁的小皇帝汉桓帝,这个小皇帝上有自己的姐姐梁太后,内有自己的妹妹梁皇后,自己从此必可以高枕无忧、坐享富贵了,却不料最后他还是死在汉桓帝手上。

        汉桓帝即位时,年号建和元年,到桓帝和平元年正月,梁太后病,不再临朝,归政于汉桓帝,这时,汉桓帝已经十八岁了。二月,梁太后病死。从形式上看,汉桓帝上头再没有太后管着,已算是有权的皇帝了,但是,梁冀掌握朝政大权已有多年,一切仍是梁冀说了算。梁冀也正是因为独揽朝政大权,所以对一切朝廷大臣生杀由心,前述李固、杜乔之死不必再说了。其他凡是任何朝廷重要官吏,只要不拜谒梁冀的,梁冀就找个借口把他杀掉。凡上书皇帝指出他问题的人,更是不仅杀上书者,连上书者的朋友都要全家抄斩。至于梁冀家中的生活,更是远过于一般王侯,他的苑囿包括几个县,几乎近千里;单是一个兔苑,就有几十里,里面有楼阁,到各地调运活兔子,放养在兔苑中,兔子毛上做了记号。如果有人触犯了他的兔子,就会送命。有一次,有个来自西域的做生意的胡人,不知禁忌,误杀了一只兔子,由此牵连而死者十多人;甚至连他的二弟,在他的苑囿范围内私自打了一次猎,被梁冀知道以后,虽然没有把弟弟怎么样,却把随同他弟弟出猎的宾客三十余人全部杀光。最后,他同他的担任河南尹的弟弟梁不疑也闹翻了,梁不疑于是辞官回家,与另一弟弟梁蒙,都团门不参与外事。梁冀甚至派人到梁不疑家门口秘密监视,凡是去拜见梁不疑的任何官吏,都找个借口送他的命。古来权臣,骄奢暴虐到梁冀这种地步的,确实少见。这样的人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廷和州郡,充斥了梁氏的子弟、亲戚,当时政治到什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历代帝王故事,小说《中国历代帝王故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6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