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中国历代帝王故事TXT下载>>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62)TXT下载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6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秦汉(62)

        这年四月,京城洛阳地震。汉顺帝下诏求直言,左雄再一次上书说:“先帝封野王君,汉阳地震;今封山阳君而京城复震,专政在阴,其灾尤大。臣前曾妄说过,封爵是至重之事,王者可私人以财,不可以私人以官。宜还阿母之封,以消灾异。今梁冀已高让,对山阳君亦宜尊重其本意。”宋娥自己也感到害怕,也上书辞让山阳君的封号。但汉顺帝仍旧不肯去掉乳母宋娥的封号。

        阳嘉二年四月,洛阳宣德亭地裂,裂长八十五丈。于是汉顺帝要公卿举敦朴之士对策,问以当世之敝和为政所宜。卫尉贾建推荐了儒生李固,李固对策说:“前孝安皇帝变乱旧典,封爵阿母,至使皇上狼狈,亲逢其艰。陛下即位,天下望风,积敝之后,而致中兴。而论者则云,‘方今之事,复同于前。’臣伏在草泽,痛心伤肌。实以汉兴以来三百余年,贤圣相继十有八主,岂无阿乳之恩,岂忘贵爵之宠?但是上畏天威,俯案经典,知义不可,故不封也。今宋阿母虽有大功,但加赏赐,足以酬其劳苦,至于裂土开国,实违旧典。听说阿母体性谦虚,必有逊让,陛下宜许其辞让。

        “历来后妃之家常常难以保全,岂是天性如此?只因爵位太尊,权力太大,天道讨厌满盈,而外戚不懂得损抑,所以大都颠扑。先帝宠遇阎氏,地位提得太快,所以立即受祸。老子(孟子)说:“其进锐,其退速也。今梁氏贵为椒房(皇后所居,以花椒和泥为壁,称为椒房)。尊皇后之父梁商以高爵,尚可然也。而梁氏子弟群从,荣显兼加,查永平(汉明帝年号)、建初(汉章帝年号),没有这种做法。宜令步兵校尉梁冀及梁氏子弟任侍中者,退出黄门之官,使权去外戚,政归国家,岂不美乎!

        “又诏书所以禁止侍中、尚书、朝臣子弟不得为吏及察举孝廉,是因为他们的父兄掌握威权,容易受请托之故,而中常侍常在日月(帝、后)之旁,声势振天下,子弟任官,毫无限制。虽然他们表面上谦默,不去向州郡请托,但是一些担任州郡官吏的谄伪之徒,往往望风进举中常侍子弟。今可设为常禁,中常侍的子弟和朝臣子弟一样,不得为吏及察举孝廉。又宜罢退宦官,去其权重,仅置常侍二人,方直有德者在皇帝左右,小黄门五人,才智闲雅者给事殿中。如此,则升平可致。”

        当时对策的有许多人,汉顺帝看了后,以李固对策为第一。即时任李固为议郎,下令阿母宋娥回家,诸常侍都叩头谢罪,朝廷肃然。

        阿母宋娥及诸宦官因为李固的话太急直,于是捏造罪状诬陷李固。幸亏一些大臣出面救助,总算没有办罪,汉顺帝乃任李固为洛县县令。李固弃官归家。

        后来宋娥以贿赂诬陷罪罢去爵位;梁冀更是权倾朝廷、导致东汉政治的罪魁祸首。这是后话了。

        (取材自《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后汉书·梁统列传》、《后汉书·李杜列传》、《后汉书·左周黄列传》)

        127.王龚告老

        汉顺帝后期,宦官专政情况越来越严重,太尉王龚十分看不惯,于是上书,要求斥退宦官。上书以后,宦官们怕汉顺帝真的听信了王龚的意见,便都唆使自己门下的宾客们纷纷诬告王龚,一时间告王龚各种问题的奏书十分多。汉顺帝不辨真伪,命王龚赶快自己讲清楚情况。这时,那个在对策中亟言应去外戚宦官的李固,弃官后被有贤名的外戚大将军梁商聘为从事中郎,对梁商说:“今天听说皇帝下诏太尉王公,要王公讲清楚被告事实情况,不知其事深浅如何。王公约束严整,厉行节操,敦乐艺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因为操行坚贞,违俗失众,反为谗佞之人所诬陷,众人闻之,莫不战僳。三公是最为尊重的官职,历史上从未听说过三公要入狱为自己伸冤的说法,如有纤微的感慨,往往会自杀,所以旧典三公没有重大之事,不能问罪。万一王公突然发生什么事,则朝廷得到害贤之名,群臣没有救护贤臣的节。俗语说:‘善人有患难,饥不及餐。’将军内为皇上所信任,外掌国家大权,宜及时救助王公之难。”梁商立即去见汉顺帝,王龚的事情才算了结,但是斥退宦官之事也就不再提起了。

        次年,王龚因为中常侍张昉专弄国权,想奏请汉顺帝诛张昉,王龚的同宗亲戚们,鉴于往年司徒杨震反对宦官被迫害自杀的教训,一致反对王龚上书。王龚终于接受宗亲们的意见,没有上书,不久就告老回家了。

        (取材自《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资治通鉴·汉纪。顺帝永和二年》)

        128.“豺狼当路,安问狐狸!”

        汉顺帝汉安元年八月,派侍中杜乔,光禄大夫周举,守光禄大夫郭遵、冯羡、栾巴、张纲、周栩、刘班等八人,分行州郡,考察刺史、太守、县令等官,表彰贤良、忠勤官吏,其贪污有罪者,刺史、二千石官吏的问题快马报告皇帝,对县令、长以下的官吏则有权立即处理。这八位使者,天下称为“八俊”。

        杜乔等受到皇帝的命令后,立即出行。八使当中,只有张纲,年纪最轻,官阶最低,张纲受命后,将出使的专车车轮埋于京城洛阳都亭,说:“豺狼当路,安问狐狸!”这句话出于《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孙宝为广汉太守,敦请刚直不阿的故吏侯文为郡督邮,问他郡内有没有应该诛杀的豪强,侯文告诉他,霸陵杜穉季罪恶最大,孙宝因为杜穉季结交大官,后台很硬,不敢动手抓杜穉季,便问侯文:“其次还有谁罪恶比较大些?”侯文于是对孙宝说:“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意思是说,罪恶最大的豪强不敢抓,只抓小些的,不能服众。于是张纲上书劾奏:“大将军梁冀,河南尹梁不疑(两人都是汉顺帝的梁皇后的兄弟),蒙外戚之宠,荷国厚恩,以刍荛的资质,居辅佐皇帝的大任。不能宣扬五常之教,辅翼日月,反而专为封豕长蛇,肆其贪心,多树谄谀,以害忠良。诚为天威所不赦,大辟(死刑)所应加也。谨条写其无君之心十五事奏上,这都是臣子所切齿之事。”上书之后,整个洛阳为之震惊。

        这时,梁皇后正是有宠之时,诸梁宗亲姻戚,充斥当时朝廷。汉顺帝虽然也觉得张纲上书是直言,并没有怪罪张纲,但是也不可能罢斥外戚梁氏。

        杜乔到兖州(今山东省西南部),奏上泰山太守李固为政天下第一。原来,李固弃官后,被梁商辟召为大将军府的从事中郎,后因荆州(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多年不安定,李固被任为荆州刺史,李回到荆州后半年,原来造反的“盗贼”因政治清平都自动归降。李固发现南阳太守高赐贪赃,奏报汉顺帝,这时,梁商已死,其子梁冀继梁商为大将军,高赐重赂梁冀,梁冀迅速通知李固要他放过高赐,李固不听,于是梁冀釜底抽薪,索性调李固为泰州太守。这时,农民被迫聚集在泰山为“盗贼”,郡兵经常出动千人追讨而无用,李固到泰山后,将郡兵一律罢遣归农,只选留百余人,同时从改善吏治着手,不到一年,泰山“盗贼”全部自动解散。这里可以看出,东汉后期此起彼落的所谓“盗贼”,全部是被的政治逼反的农民,一旦有了政治清明的刺史、太守,他们就会自动解散或投降后仍当农民。而高赐等贪官得到大将军梁冀的保护,又从另一面看出,张纲所说的“豺狼当路,安问狐狸!”确是说到了东汉顺帝时政治混乱的根本问题。

        汉顺帝得到杜乔的报告后,调李固到京师任将作大匠。

        八使所劾奏的各地贪官,有的贪赃千万以上,多数是外戚梁家和宦官的亲党,由于汉顺帝朝廷已为外戚宦官所把持,所以这些人互相请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侍御史种皓十分气愤,把八使所劾奏的严重情况向汉顺帝重新提出来,办了几个罪行比较严重的贪官的罪。廷尉吴雄、将作大匠李固也上书汉顺帝说:“八使所劾奏的贪官,应该诛罚。”于是汉顺帝将八使的奏章全部交有关部门考正其罪,并且下诏:凡是郡守,县令等官,为政乖枉、对百姓没有善政的,要免官;犯奸赃重罪的,要下诏狱审理。

        从汉顺帝派遣八使的情况来看,他确是有改善政治的愿望,但是外戚宦官此时已盘根错节,即使通过八使巡查,有一些改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东汉后期的政治问题。</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历代帝王故事,小说《中国历代帝王故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6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