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中国历代帝王故事TXT下载>>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21)TXT下载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2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先秦(21)

        秦穆公三十六年春,秦穆公又一次派孟明视等三将帅秦兵进攻晋国,秦兵渡过黄河之后,烧掉全部渡船,以示不打胜仗就不再回秦的决心!这一次,秦军大败晋兵,取晋地王官(今山西闻喜县南部)及郊(晋地,在王官附近),晋军退兵后,为避秦军锋芒而不敢出城。于是秦穆公从茅津(古黄河津渡,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古茅城之南)渡黄河,到了上次秦军全军覆没的殽地,将死在殽地的秦国官兵的尸骨全部埋好,为死去官兵发丧,哭了三天!

        于是,秦穆公誓于全军说:“嗟士卒,听无譁。余誓告汝:古之人谋于黄发皤皤,则无所过。”黄发皤皤,指老人,皤皤谓白发,老人头发转白转黄。秦穆公的意思是,自己不听老臣蹇叔和百里傒的话,因此有殽地之败,要吸取这个教训。

        从此,秦国称霸于西戎!

        (取材自《史记·秦本纪》、《史记·晋世家》、《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僖公三十三年》、《左传·文公元年——三年》)

        55.重用戎臣由余

        秦国西边的戎王,听说秦穆公有贤名,就派大臣由余到秦国观察。由余的祖先是晋国人,后来逃亡入戎定居。

        秦穆公为了夸耀秦国的强大,给由余看秦国都城的宫室和收藏财富的仓库。由余说:“这些宏大的建筑,即使让鬼来建造,也够劳神了。如果是由人来修建的,百姓岂不是太辛苦了吗?”秦穆公觉得由余谈吐不凡,便问他:“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尚且不时要发生动乱不安的情况,而夷戎之国没有逸一切,岂不是很难治理好国家吗?”“中国”是秦穆公的自称,秦国相对于中原各诸侯国而言,是边陲之国,中原各国心中也把秦国看成是夷狄之邦。但是秦国对更西面的诸小国又自称“中国”。古代的“中国”二字,本来是个相对的概念,在此略作说明。由余听了秦穆公的话,便笑着说:“这就是中国之所以发生动乱的原因了。自从上圣黄帝造作礼乐法度,自己以身作则,也不过只能在治国上取得一些较小的成就。到了其后代,一天比一天骄淫,只靠着法度的威严,来督责下面的民众;而下面被弄得疲敝已极,就用仁义作为标准来怨望于上。上下交相怨,就有篡弑之事发生,以至于灭掉整个宗族,这类事不都是由此而来的吗?至于夷戎之国就不一样了,在上者以淳德来对待下面,在下者以忠诚来服事上面,一个国家的政治就像一个人的身体那样统一,也说不出是怎么治理的,自然而然地治好了国家,这才是圣人之治呢!”

        秦穆公越听越觉得由余是个人才,于是问秦国的大臣内史廖说:“孤听说邻国有圣人,就是值得我国忧虑的事情。如今戎国的由余是位贤臣,这就是寡人之害了。你看怎么办为好?”内史廖说:“戎王处在偏僻的地方,没有见过中国的声色。君可以试着送一些女乐给戎王,以破坏其大志;向戎王说由余的好话,以制造他们君臣间的误解;把由余留在秦国,使他不能按时回戎。这样,戎王就会怀疑由余,君臣之间产生隔阂,才能使由余为我所用。戎王一旦爱好女乐,就会怠惰于治理国家,我们对戎国就有机可乘了。”秦穆公说:“好!就照你这个计策办!”

        于是,秦穆公就和由余连床而坐,一道吃饭,向他了解戎国的地形和兵力;同时要内史廖挑选一套女乐班子送给戎王;戎王果然成年地迷上了女乐。这时候,秦穆公才放由余回归戎国。出余回国后,多次谏劝戎王,要他不能迷于女乐,戎王不听。这时候,秦穆公便多次派人去向由余带信,要他来秦国;由余终于去戎而降秦,秦穆公待之以客卿之礼,和他商量伐戎之事。

        秦穆公三十七年,秦国用由余的计谋,攻伐戎王。一下子消,灭了西戎十二个国家,开地千里,从此秦国变得更强大了。

        (取材自《史记·秦本纪》)

        56.死后三良殉葬

        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后,死。死时,有一百七十七人殉葬。其巾,秦国的良臣,子车氏宗族的三个人:奄息、仲行、铖虎,也在殉葬者的队伍中。

        据说①,①《史记》注中应劭之说。秦穆公死前,有一次,和群臣饮洒,吃到兴起时说:“最好能生时同乐.死时同哀。”于是,奄息等三位良臣,向秦穆公作出保证,答应秦穆公,在他死时三人都随他同死。到秦穆公死时,他们聚然没有背弃自己的诺言,随秦穆公而死。

        秦国的百姓哀叹这三位良臣的从死殉葬,于是作了《诗·秦风·黄鸟》来哀悼他们。

        秦国的国君死了,还用活人殉葬。这说明秦穆公虽然自称“中国”,但秦国此时的文化水准还远远落后于中原备诸侯国。

        (取材自《史记·秦本纪》、《左传·文公六年》)

        57.死不瞑目

        楚成王(前671——前625)将立其长子商臣为太子,问于令尹子上。令尹是楚国的最高官职,执掌国内最高军政权力。令尹子上说:“君的年龄还没有到需要马上立太子的程度,而国君喜欢的儿子也不止一个,如果立了太子,哪一天又黜免他的话,就会发生内乱。楚国历来立太子,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立嫡长子,倒常常是立年轻的公子。而且商臣这个人,眼睛像蜂眼,声音像豺叫,是个残忍之人,不宜立为太子。”楚成王不听令尹子上的话,还是立商臣为太子。太子商臣从此恨透了令尹子上。

        这时候晋国的阳处父率兵进攻楚国的盟国蔡国,令尹子上率兵救蔡。两军隔着泜水相望。阳处父看到楚军强大,不想硬拚,叉不愿退兵示弱,于是派使者对令尹子上说:“你如果想同我军决战,我军可以退一舍之地,等你渡河列好阵势再战;渡河后,什么时候交锋,由你决定。否则你就退兵,让我渡河决战。老是隔河对峙着,军队疲劳,花费又太大,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令尹子上打算渡河作战,太孙伯说:“不可!晋人一向不讲信义,如果我军一半人马渡过河时,他乘机突然袭击,我军必败,那时就悔之莫及了。不如我们退一舍之地,等晋军渡河后决战。”于是楚军从泜水边后退一台之地。阳处父于是宣言于众说:“楚军逃了。”遂率兵回晋,楚军亦归楚。

        太子商臣乘机对楚成王进谗言说:“令尹子上受到晋人的贿赂而避让晋兵,这是楚国的耻辱,罪莫大焉!”楚成王不加考察,就此杀了令尹子上。

        楚成王后来果然对太子商臣不满,想立王子职为太子,而废去原太子商臣。商臣听到了传闻,不能肯定,向其傅潘崇说:“如何能得实情?”潘崇说:“你去用酒食款待王的宠姬江芈①,①《史记‘楚世家》作“宠姬”,《左传·文公元年》杜预注,谓江芈为宠妹。在款待她时故意对她不敬,她一气,必能说出真话来。一商臣于是照办了,江芈果然发火说:“咳!贱骨头,怪不道君王要杀掉你而立王子职了。”

        商臣于是告诉潘崇说:“传说是可信的,你看我怎么办好?”潘崇问:“你自问今后能为王子职的臣子吗?”商臣说:“不能!”又问:“能逃往别国吗?”商臣也说:“不能!”于是,潘崇说:“既不能俯首为臣,又不能外逃,那只有一条出路:你能干大事(指杀掉楚成王)吗?”商臣说:“能!”

        楚成王四十六年冬十月,商臣以宫中卫兵包围父亲楚成王,令楚成王自杀。楚成王要求吃了熊掌再死。煮熊掌需要很长时间,这是尽量拖延时间以待援兵。太子商臣不听,楚成王只好自缢而死。

        楚戒王死后,先谥为灵王,不肯瞑目;再改谥为成王,目瞑。按,所谓谥,是帝王死后由礼官拟的名号。古代对帝王有固定的谥法,例如“灵”字,包含有任意而为、不能见贤思齐以及其鬼不能为厉鬼为害于生者等意思。这里,先给楚成王谥为灵王,显然是太子商臣的主意,看来是取其最后一层不能为厉鬼为害于生者之意;因为太子商臣杀了自己的父亲,心中有鬼,所以在追谥名号上反映出来了。结果楚成王死后目不能瞑,只得改谥成王,“成”有安民立政、政事稳定之意,比“灵”字的内涵要好一些。楚成王死后不能瞑目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太子商臣弑父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楚人迷信鬼神的风习,都在此事中表现出来了。

        楚成王死后,太子商臣自立为国君,是为楚穆王(前625——前613)。楚穆王以原来自己居住的太子宫赐潘崇,任潘崇为太师,兼皇宫卫兵总管。</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历代帝王故事,小说《中国历代帝王故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2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