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的玄机TXT下载>>历史的玄机>> 萧何——功冠群臣的第一宰相(3)TXT下载

    历史的玄机: 萧何——功冠群臣的第一宰相(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萧何——功冠群臣的第一宰相(3)

        这番议论正中刘邦下怀。于是,他把萧何排为第一,准许他穿鞋带剑上殿,并封了萧何的父子兄弟十多人。

        求自保,不惜自污名节

        汉高祖剪平异姓王后,对萧何更加恩宠。除对萧何加封外,刘邦还派了一名都尉率500名士兵做相国的护卫。很多人都来祝贺,萧何自己也非常高兴。

        当天,萧何在府中摆酒庆贺,喜气洋洋。突然有一个名叫召平的人穿着白衣白鞋进来吊丧。萧何见状大怒。召平对萧何说:“相国,您的大祸就要临头了。皇上在外风餐露宿,而您长年留守在京城。您既没有什么汗马功劳,又没有什么特殊的勋绩。皇上却给您加封,又给您设置卫队。这是由于最近淮阴侯在京谋反,因而也怀疑您了。安排卫队保卫您,这可不是对您的宠爱,而是为了防范您。希望您辞掉封赏,再把全部私家财产都捐给军用,这样才能消除皇上对您的疑心。”

        萧何听从了他的劝告。刘邦果然很高兴。同年秋天,英布谋反。刘邦亲自率军征讨。他身在前方,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总默不作声。使者回来后告诉萧何,萧何也没有识破刘邦的用心。

        有一次,他偶然和一个门客谈到这件事。这个门客忙说:“这样看来您不久就要被满门抄斩了。”萧何大惊,忙问原因。门客说:“您身为相国,功列第一,还能有比这更高的封赏吗?况且您一入关就深得百姓的爱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百姓都拥护您,您还在想尽办法为民办事,以此安抚百姓。现在皇帝之所以几次问您的起居动向,就是害怕您借关中的民望而有什么不轨行动啊!如今您何不贱价强买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制造些坏名声。这样皇帝一看您也不得民心了,才会对您放心。”

        萧何长叹一声,说:“我怎么能去盘剥百姓,做贪官污吏呢?”门客说:“您真是对别人明白,对自己糊涂啊!”萧何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为了消除刘邦对他的疑忌,只得故意做些侵夺民间财物的坏事来自污名节。不多久,就有人将萧何的所作所为密报给刘邦。刘邦听了,像没有这回事一样,并不查问。当刘邦从前线撤军回来,百姓拦路上书,说相国强夺、贱买民间田宅,价值数千万。刘邦回长安以后,萧何去见他时,刘邦笑着把百姓的上书交给萧何,意味深长地说:“你身为相国,竟然也和百姓争利!你就是这样‘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去吧!”

        刘邦表面上让萧何自己向百姓认错、补偿田价,可心里却窃喜,对萧何的怀疑也逐渐消失。镇国家、抚百姓的萧何违心地干了侵害百姓的事情,心中很不安,总想找机会补偿百姓。

        不久,萧何看到长安一带耕地狭小,百姓缺衣少食,可是天子的上林苑中却有许多闲着的荒地用来放养禽兽。萧何觉得太浪费了,便上奏请刘邦把这些荒地分给百姓去耕种,收了庄稼,留下禾秆照样可以供养禽兽。

        刘邦当时正在病中,见了这道奏章,恨萧何是想借此事来讨好百姓,一怒之下,命令将萧何抓起来。满朝文武都怕连累自己,不敢替他申辩。幸亏有一个王卫尉平日敬仰萧何的为人,在侍卫刘邦时顺便向刘邦探问:“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刘邦说:“不要提他!提起他我就生气。当年李斯当秦朝丞相时,做了好事都归君主,出了差错就揽在自己身上。现在萧何受了商人的许多贿赂,竟要求我开放上林苑给百姓耕种。这分明是想讨好百姓,自己得个好名声,不知道把我看成什么样的君主了。所以我才要把他关起来。”

        王卫尉说:“办事忠于职守,只要对百姓有利,就为民请命,这是相国应该做的事啊!陛下怎么能疑心相国是收了商人的贿赂呢?当初您与项羽相争数年,后来英布谋反,陛下亲自上前方征讨,由萧相国镇守关中。他若想取得关中,不过举手投足之劳。萧相国对这样的大利尚且不图,难道今天会贪图商人的一点贿赂吗?何况秦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秦皇听不见臣下对自己过失的批评,才一意孤行。李斯即使能承担过错,又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陛下您这样怀疑相国,一定是没有仔细考虑吧!”刘邦听了,心里虽不高兴,但想想王卫尉的话毕竟有些道理,所以当天就派使者拿着符节去赦免了萧何。

        萧何已是花甲之人,对刘邦素来谨慎恭敬;因为全身戴上刑具,害得他手足麻木,连路都快走不动了。他蓬头赤足、污秽不堪,但又不敢回府沐浴再朝拜天子,只得这样来上殿谢恩。刘邦见萧何这个样子,也觉得过意不去,便安抚萧何道:“相国不必多礼!这次的事,原是相国为民请愿,我不允许。我不过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无道天子罢了,而你却是个贤德的丞相。我之所以关押相国,就是要让百姓知道你的贤能和我的过失啊!”刘邦的这段话虽然言不由衷,但对萧何的廉正为民终于还是承认了。从此以后,萧何对刘邦更是诚惶诚恐,恭谨有加了。刘邦也照旧以礼相待。但萧何从此对国事就只能保持沉默寡言了。

        刘邦晚年时,宫廷内部发生了一场废立太子的斗争。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刘如意为太子。只是由于萧何等大臣的多次诤谏,刘邦才一直未做决定。公元前195年,刘邦病死,萧何辅佐太子刘盈登上帝位。这就是汉惠帝。萧何继任丞相。萧何为相期间,在制定汉朝的典章制度方面还办了一件大事,即做汉律九章。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他参照秦法,摘取其中合乎当时情况的内容,制成律法共九章。这是汉朝制作律令的开端。萧何制定的汉律九章删除了秦法的苛繁、严酷,使法令明简。公元前193年,年迈的相国萧何由于长期为汉室操劳,积劳成疾,终于卧病不起。病危之际,汉惠帝亲自去探望他,并趁机询问:“您百年之后,有谁可以代替您来做丞相?”接着惠帝又问,“曹参怎么样?”萧何听了,竟挣扎起病体,向惠帝叩头,说:“皇上能得到曹参为相,我萧何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恨了!”这番话表明,萧何为国家为百姓着想,不记宿怨,胸怀大度。

        深受刘邦器重的萧何无论在军事政治上,还是在法律制度上,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在政治上的功绩,主要表现在协助刘邦统一中国。萧何的用人之道对刘邦实现统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萧何几次推荐韩信,却没有被刘邦重用。韩信离开后,萧何将他追回,又向刘邦推荐。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后来韩信在帮助刘邦战胜项羽的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这与萧何竭力推荐韩信是分不开的。萧何在关中时,勤于治民理政,努力支援前方。萧何为了汉的统一,积极支持刘邦征讨、诛灭王侯的谋逆反叛活动。萧何为宰相,在政治、经济、人事、法制上,有不少约束、规矩与制度。而后来,曹参为相时也照旧依行。所谓“参代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萧何所定的约束,对于国家安定、人民乐业作用极大,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萧何一生勤俭节约。不论是在战争期间,还是在汉朝建立初期,他都表现出杰出的政治家和治世能臣的眼光和才干。他一生忠心为国,不谋私利,千方百计让百姓安居乐业。</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的玄机,小说《历史的玄机》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的玄机 萧何——功冠群臣的第一宰相(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