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秋风辞TXT下载>>秋风辞>> 第四章 打工仔的类型(19)TXT下载

    秋风辞: 第四章 打工仔的类型(19)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四章打工仔的类型(19)

        在对手强大、而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不可颓丧,且请低调。

        不问苍生问鬼神(五)

        对于刘恒传递的信息,贾谊懂了,懂了一部分。

        此次接见后不久,贾谊收到调令,免去他长沙王太傅职务,改任梁怀王太傅。

        虽说都是王师,看来似乎是平调,其实差别极大。打个比方,长沙王和梁怀王的区别,是县级市和直辖市的区别。

        现任长沙王名叫吴著,是开国元勋吴芮的后代,吴芮做人极有一套,当年刘邦玩命清理异姓王,宣称只有姓刘的才能封王之际,居然还破格给他一个外姓保留了长沙王的名额指标。

        老刘家和老吴家的感情,到了吴著这一辈,也就磨损得差不多了,长沙王只算是个边缘王,和现任皇帝关系远,地盘小,分量轻。

        而梁怀王刘揖,是刘恒最小的儿子,聪明好学,深得刘恒喜爱。

        刘恒此举,进一步向贾谊表示欣赏、信任,还有委托。

        然而,深感皇恩的贾谊没有像刘恒希望的那样低调,他热血沸腾,再次发动。

        一篇被誉为“西汉以来最好的策论”的《治安策》出炉。

        可惜的是,这篇“最好策论”现在能查到的,统统都是班固抄在《汉书》里的节略本。

        这篇策论气场强大,体现了贾谊居安思危的强烈忧患意识,然而,窃以为贾谊多少有点儿标题党,比较危言耸听。

        文章开宗明义,告诫皇帝,现在的天下大势,有一件事值得痛哭,二件事值得流泪,六件事值得深深叹息,其它违背道理而有伤天时的事情,难以统计(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贾谊继而打比方说,当前情势,好比人睡在已经点燃的柴火堆上,火已经快烧到了(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

        照贾谊的说法,世界末日不必等到2012,现在皇帝刘恒就可以找绳子上吊去了!

        开篇固然很吓人,罗列的问题库很庞大,通过在下的归纳总结,其实《治安策》着重阐述了三个问题:一、诸侯国问题;二、匈奴问题;三、礼教法制问题。

        这其中,贾谊认为重之又重,对和平造成最大威胁的,是诸侯国问题。

        贾谊提出,诸侯国必定会造反,至于反叛的顺序,是由诸侯国的强大程度决定的。换言之,越是强大,越会先反。

        贾谊建议,政府的首要工作是,大刀阔斧分割诸侯国土地(割地),把大国分割变成小国,逐步削弱诸侯国势力,最终达到消灭封国的目的。

        于是,这个世界清净了。

        对于匈奴问题,贾谊向刘恒表态请命:只要授权给我,让我处理匈奴事务,我一定能勒住匈奴单于的脖子干掉他,惩治汉奸,让这些野蛮人臣服于我国(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

        至于贾谊到底有啥神奇魔法,对不起,贾谊没有透露,我猜不出来。

        关于礼教和法制的关系,贾谊的意见是,法制固然重要,礼教更是根本,要在社会培育正确的荣辱观、道德观,国家方能长治久安(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贾谊的《治安策》送呈刘恒之后呢?

        很抱歉,没了下文。

        班固先生在《汉书?贾谊传》中并没有记载皇帝刘恒的批示意见,这份由贾谊呕心沥血写成的、凝聚着他的最高政治智慧的《治安策》,似乎就此泥牛入海,波澜不惊。

        我断定,刘恒看过贾谊的这份上疏,不仅看过,而且深为欣赏并接受了部分观点。

        然而从皇帝刘恒的角度,对这份高调的上疏,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低调。

        刘恒同意封国是安全隐患的观点。问题是,如果按照贾谊说的大刀阔斧对封国下手,隐患就会直接升级为危机冲突。而现在的政府,远没有做好打大仗,打全面战争的准备,因此,削减诸侯国势力、整备军务、筹备战争只能在暗中进行,不可声张。

        至于匈奴问题,当代王时就和匈奴打过交道的刘恒很清醒,贾谊是书生空谈,纸上谈兵。

        匈奴问题归根结底是军事问题,不是政治问题,战场厮杀不是坐而论道,学者型干部贾谊莫非比打了一辈子仗、张口骂娘的刘邦老爹还要威猛?

        至于加强礼教的问题,贾谊的意见更是影响深远,这建议将为刘恒的孙子刘彻将来的“独尊儒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刘恒算是彻底读懂了贾谊,可惜的是,贾谊没能理解刘恒的用心。

        一腔热血的贾谊,一片忠心的贾谊,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大作没了下文,心中的郁闷之情,我可以感受。

        更让他郁闷的事情还在后面。

        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公元前169年),贾谊的学生,刘恒的儿子,梁怀王刘揖出了交通事故。他骑马时,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

        按说这事和贾谊关系不大,如果说有关系,顶多是平时没有加强对刘揖的安全教育。事实上,刘恒也并没有因此事责难贾谊。

        然而,贾谊深感对不起刘恒的托付,同时感伤一身抱负无从施展,他自此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常常独自哭泣(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

        过了一年,贾谊在痛苦中死去,终年三十三岁。

        贾谊,是早逝的天才;他少年成名,青年得志。

        他有报国之心,有治世之才,深受皇帝赏识。

        刘恒认为,他欠缺的是挫折和锻炼,经过磨砺,他将变得更加强大。

        遗憾的是,贾谊没能经受住这场考验,他的人生本应更加精彩,却最终早逝,倒在了起跑线上。

        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苏轼《贾谊论》)

        有成大事之才而无成大事之量。悲夫,贾谊!</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秋风辞,小说《秋风辞》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秋风辞 第四章 打工仔的类型(19)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