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傅佩荣《孟子》心得TXT下载>>傅佩荣《孟子》心得>> 第三章 人之初,性向善(2)TXT下载

    傅佩荣《孟子》心得: 第三章 人之初,性向善(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三章人之初,性向善(2)

        《孟子》里两次出现“性善”这个词,这是第二次。他喜欢讲比喻,因为直接讲不清楚。人性谁看得到呢?只能看到人类社会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无法判断他是善还是恶。

        孟子又进一步阐释道,人有心,心有四端,端代表开始、萌芽。哪四端呢?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个开端。开端要培养出四种善,从恻隐之心变成仁,羞恶之心变成义,辞让之心变成礼,是非之心变成智。一个人做到仁义礼智,就是做到善了。前面四种心,只说明有善的开始,不真诚去培养的话,还等于没有。

        关于人性向善,孟子讲了很多比喻。他提到一座山,叫做牛山(在齐国都城临淄附近)。山上的花草树木长得很茂盛,但山的一边是都市,很多人要盖房子,还有古时候造棺材也需要整棵大树,慢慢就把树砍光了。山的另一边是农村,人们放牧牛羊,山上的花草被吃光了,好好的一座山变成秃山了。孟子说,请问“秃”是山的本性吗?山的本性是“秃”吗?显然不是,以前有花草树木的。再问,花草树木是山的本性吗?山的本性是花草树木吗?也不是,不然怎么会被吃光被砍光呢?所以孟子的答案是,山的本性是“能够”长出花草树木。

        我刚到美国读书的时候,上课听外国老师说英文,勉强听得懂。别人问我能听懂多少,我说能听懂80%,不过是比较不重要的80%。因为英文不是我的母语,重要的都听不懂。不过老师上课时很喜欢比手势,讲一个字他手就括一括,我后来知道那代表一个引号。比如,山的本性是什么呢?是“能够”长出花草树木,特别把“能够”括起来。“能够”代表什么?向,力量。山的本性既不是秃,也不是花草树木,作为山,它能够长出花草树木。至于长不长得出,在于有没有机会。如果每天人们把它新发的芽、新长出的花草砍掉,久而久之就变成秃山,好像从未有过花草一样,但这是山的真实情况吗?当然不是。

        人性向善,恰如水向下流、火向上烧、野兽奔向旷野,所以“性善”不是本质,也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一种力量。有很多人会做坏事,为什么呢?就如水向下流,但是用手泼水可以让水飞溅高过额头,用管道输送可以让水倒流上山。外在的形势和力量可以让水逆流,所以人性本来向善,外面的力量可以让它为恶。

        孟子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经济繁荣、丰收的时候,年轻人就会好吃懒做;经济萧条、收成不好的时候,年轻人就很凶暴,抢钱这样的事也会发生。收成代表什么呢?外在的形势。形势比人强,外在的形势会影响人,有时候会让人做错误的判断,有错误的行为。

        —向善也要会择善—

        外在环境很复杂,容易让人迷失犯错。那么我们怎样判断善呢?做一件事,是善还是恶,标准何在?这是儒家的大问题。

        儒家有三个原则,第一是人性向善,第二是择善固执,第三是止于至善。人生下来就有人性,只要真诚,就有力量由内而发,自己设法行善,就算老师不教,照样可能按良心的要求来做,这是第一步;最后一步止于至善,也容易,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目标;其实关键在中间,一生都要择善固执。

        四书分别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其中《中庸》的关键就在于择善固执,回答的是人之道,活在世界上应该走什么路的问题。说起来很容易,到底该怎样择善呢?</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傅佩荣《孟子》心得,小说《傅佩荣《孟子》心得》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傅佩荣《孟子》心得 第三章 人之初,性向善(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