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傅佩荣《孟子》心得TXT下载>>傅佩荣《孟子》心得>> 第一章 最委屈的圣人(1)TXT下载

    傅佩荣《孟子》心得: 第一章 最委屈的圣人(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章最委屈的圣人(1)

        被误读的孟子

        孟子被称为“亚圣”,因为“至圣”是孔子。但这种称号并不像奥运会的金牌银牌,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隔着一百多年,在各自的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孟子的书都是亲自修订,文气和内容非常有力量,不像《论语》常让人觉得可惜,话语太简短了,难免不好理解。

        在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里,孟子是饱受委屈的一位。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人受委屈,莫过于他有能力,也愿意服务社会,却没有机会,甚至被人误解。我们不会说颜渊受委屈,因为他活了四十岁,还来不及服务社会就过世了;也不会说庄子受委屈,他有能力,但不愿意服务社会,学了道家之后逍遥去了。但是孟子很委屈,因为他有能力,也愿意服务社会,却从没有机会,反而饱受误解。

        学习孟子,就要对他重新评价。我以为,孟子所受的委屈主要在三个方面。

        首先,大家都知道的,他被人们说成好辩。这个评价一出,很多人就不管孟子说的是什么,说的对不对,只说他好辩。在他们眼里,孟子像名家一样专门搞诡辩,只是逞口舌之利,说的道理恐怕都有问题。这是对孟子非常大的误会啊!

        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其中第二科叫言语,有两位上榜,一位叫宰我,第二位叫子贡,而孟子在言语上是远远超过这两位的。而且孟子作为一个老师,也是够资格的,因为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孟子不仅熟读掌握了古代的经典《诗经》、《书经》(《尚书》)、《易经》,又收集掌握了孔子的全部思想,然后还有自己新的创见,自然可以为师了。其实,他的学识和见解在当时都是第一流的。被人说成好辩之后,他“温故而知新”的心得、表达思想的能力仿佛变得可有可无,实在是冤枉!

        第二,孟子提出仁政思想。在战国中期提仁政,当然是吃力不讨好。梁惠王、齐宣王这些国君,一心只想着称霸天下,统一各国,根本听不进所谓仁政。孟子这么聪明的人,难道不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吗?事实上孟子常常直接说出来,国君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但孟子明知他们的目的是富国强兵,照样坚持自己的心得——只有仁政能够统一天下,并且长期维持太平。因为古今中外的社会是一样的,人们都希望统治者施行仁政,善待百姓,与民同乐。

        孟子还把这种很高的仁政理想,落实在详细的经济政策上。《梁惠王篇》里描写一家几口人,怎样种桑树,怎样养猪、养鸡,让我们觉得这个哲学家真辛苦啊,还要教导一般家庭的农事。这样一来,老人家到五十岁就有丝织品可穿,到七十岁就有肉吃,老百姓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王政、王道的开始。孟子配合经济政策来讲仁政,从下层的经济谈到上层的仁政,还讲到有恒产才有恒心,都是千古不易之理。

        孟子强调,只有读书人,即使没有恒产照样可以有恒心。这就让两千多年来的中国读书人振作了。当然这不见得每个读书人都能做到,有的如果觉得待遇不好,就不想做好人、做好事了,甚至变节了。但这不妨碍孟子的理想,因为确实有很多读书人,虽然没有恒产,却能坚持到底,将儒家的人文精神充分地表达、实现出来。

        孟子的第二个委屈,就是他这么好的仁政理想,却被人说成是迂腐、是空谈。</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傅佩荣《孟子》心得,小说《傅佩荣《孟子》心得》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傅佩荣《孟子》心得 第一章 最委屈的圣人(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