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谋秦TXT下载>>谋秦>> 3. 设郡县,确立中央集权(2)TXT下载

    谋秦: 3. 设郡县,确立中央集权(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3. 设郡县,确立中央集权(2)

        李斯所说的郡县制,引起了秦始皇强烈的兴趣。在他心中,李斯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有经天纬地的才华。他知道,这些年来,身出法家的李斯为秦国出谋划策,贡献颇多。多亏李斯在身边辅佐,自己才得以完成了统一六国的霸业。于是,他面带笑容地对李斯道:“李爱卿所说的郡县制,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只是不知这郡县制如何实施,还请李爱卿向朕和诸位卿家详细说明。”

        于是,在秦始皇议事的朝堂之上,廷尉李斯侃侃而谈,将他心中思考多日的郡县制度一股脑地说与皇帝和众大臣。听着李斯的讲解,秦始皇时而颔首,时而蹙眉思考;众大臣也都被他的这一套理论深深吸引,屏气凝神,仔细聆听。

        郡县制其实并不是李斯首创,早在商鞅变法时期,为了国家安全,亦因战备需要,战国七雄就纷纷在边关重镇设立了郡县。只是那时候的郡县制,与李斯所设想的郡县制度稍有不同,古时的郡,级别稍稍低于县。李斯在吸收前人的经验之后,加以创新,提出了自己有关郡县制的独特设想。经过李斯的讲解,秦始皇认识到,实行郡县制,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李斯的这一主张,他表示坚决支持。

        根据李斯的设想,并且经过众大臣的一番讨论,大秦帝国的郡县制度就这样形成了。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考虑到大秦帝国疆域辽阔,将天下分为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彰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琊、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郡、内史郡等三十六个郡,以方便治理。

        其二,各郡设有郡守、郡尉等官职。郡守为一郡最高长官,总揽一郡各项事务;郡尉掌管一郡军队及司法权力。

        其三,郡的下一级行政机构设为县,设县丞、县尉。县的下面设有乡、亭等基层组织。

        其四,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使中央政令得以顺畅执行,郡守、郡尉、县丞、县尉均由皇帝直接任命,不能世袭。

        郡县制确立后,为了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始皇还实行了三公九卿的制度,加强对各郡县的考核和监察。郡守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理状况,县丞同样也要向郡守上报其治理情况,中央或郡在这时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重则免官、服刑,和考核相辅而行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以监郡,郡县同样也派监察人员以监县或乡。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它基本保证了政令的畅通。

        郡县制的实行,对初生的大秦帝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也异常深远。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大大巩固和稳定了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和全国统一。通过官僚体制的运作,国家权力可以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的最底层,一切均以最高统治者的意志为准绳。中央和地方的主要长吏由君主直接任免,避免了贵族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有利于君主选拔人才。郡县制不仅大大加强了君王手中的权力,并且有效地避免了战争的发生。

        秦朝的郡县制,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官僚体制的开端,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构建了中央集权式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另外,郡县制支撑的国家民族统一的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后世。</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谋秦,小说《谋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谋秦 3. 设郡县,确立中央集权(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