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生存智慧: 第六章 辨利弊:审度势,因利制权(3)
第六章 辨利弊:审度势,因利制权(3)
在汉武帝时,还真有一个今人已不大知其名的执法官,对此方式作了理论的阐发。
杜周,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人。先后做过廷尉史(廷尉的高级属官)、廷尉(九卿之一,主管司法刑狱的高级官员,掌修订法律、管理审核全国刑狱,直接审理重大案件,收捕犯罪大臣),后来又做过御史大夫(最高监察长官,主管监察、执法,协理全国政务)。
杜周执法,严酷深刻。他做廷尉的时候,正是国家级案件最多的时候,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罪犯不下百人,中央监狱的在押犯多至六七万人,执法系统的官员吏员多达十万余人。罪犯多而且级别高,对执法者来说自然是发财的好机会。杜周入仕时,只有一匹小马,而且有毛病。但他做了几年酷吏之后,“家资累数万矣”。
杜周执法的时代,司法系统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法网深密,大案要案多,株连案犯多,而且先定罪名后审问,不认罪画押的就酷刑伺候,大搞逼供,所以人们听说什么案件可能牵扯到自己便只好逃匿。二是各州府上报的都是“不道”的案件,即都上报些上纲为“反对皇帝”的案件。而杜周做亲审或审定案卷时,都是以汉武帝的意志为判断案件的依据。汉武帝不喜欢的人,汉武帝想从重处治的案件,他就想方设法加重案情,倾陷“案犯”;汉武帝想从宽处置的“案犯”,他就先把案件放一放,延长案犯的羁押期,慢慢寻找案件或案卷的破绽,指出“疑点”、“冤情”,最后从轻发落或干脆无罪释放。
这样一久,便有与他亲近的人发现了他断案的规律——原来没有什么标准,只是以皇帝的意图作为量刑的标准,便问道:“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旨为狱。狱者固如是乎?”译成现代汉语,这句责难的意思是:您替皇上执法,不依法律为准绳,却只把皇帝的意图作为标准。古代的好法官是这样的吗?(古代的法律条文都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条文为“三尺法”)。
杜周为人“重迟”,即城府深,不轻易说话表态。但这位责难他的人可能和他相当交好又无利害相争,所以他回答得很透彻,即把自己的深层心理掏给了对方:“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他的回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法津是从哪里来的?先前皇帝的意志体现出来的就是法律,后来皇帝的意志体现出来的就是条令;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法律标准呢?
换句话说,杜周的意思是:所谓法律条文,都是代表皇帝意志的。皇帝的意思就是法律。现在的皇帝的意图就是今天最高最新最活的法律,除此之外,哪还有什么客观存在的法律条文、量刑标准呢?
作为一个国家的高级执法官,杜周的话无耻之尤,但却也道出了封建社会法律的本质。
【闲言碎语】
李鸿章有一句名言:世上最容易的事情莫过于做官,官都不会做,那他就一定是个什么都做不来的废物。
不用说,李鸿章本人绝不是“废物”,他把“世上最容易的事”做得很漂亮。可惜,他没有著书立说传授给后人。但人们至少可以从他的话中领悟出一条:循规蹈矩,按章办事,不折不扣地贯彻“上头”的意图;皇帝周围的臣僚,就是要以皇帝的意志为言行的最高准则。这样做,既省心又省力,又“容易”得很。至于皇帝的意图合适与否,正确与否,绝对不要去独立思考。即使某一天皇帝忽然发现自己的指示有错误,那他也决不会公开承认错误,更不会处治自己,当然也就不会责罚按自己意图办事的官员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