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TXT下载>>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 第二十九章 烧敌粮草,釜底抽薪(1)TXT下载

    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 第二十九章 烧敌粮草,釜底抽薪(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十九章  烧敌粮草,釜底抽薪(1)

        孙子把烧敌粮草作为火攻的对象之一,在战争中粮草是军队的生命线。一旦粮草枯竭,则战争不能相持,甚至不战自溃。因此,好的将领在作战中如何阻断敌军的粮道,或者毁弃敌军粮草,成为所考虑的首选。用火烧掉敌军的粮草,不失为高明之举,往往成为决定一切战役胜负的关键。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局势形成之前。当时,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各地、州豪强官吏以镇压黄巾起义为名占据地盘,扩大、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这些割据势力之间连年争战,互相兼并,全国上下出现了军阀混战局面。

        当时割据集团主要有:河北的袁绍,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等。在这些割据势力中,袁绍与曹操的势力较强。袁绍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人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当地影响很大。他是东汉末年官僚大地主的代表人物。至公元199年,袁绍已经占有冀州、青州、并州、幽州,是一支地广兵多、势力较强的割据力量。

        曹操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公元184年,他参加了镇压黄巾军起义,后升为西园新军的典军校尉。他曾经反对董卓,和袁绍联盟。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斗中。曹操逐步发展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并与袁绍势力分离。至公元196年,曹操已占有了兖州、豫州地区,成为黄河以南的一支较强的割据势力。

        曹操与袁绍两大割据集团,至公元199年夏,大致形成了沿黄河下游南北对立的局面。袁绍在击败了公孙瓒后,就已将整个河北地区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为了进一步称霸中原,袁绍南下与曹操决战。当时,袁绍拥军十万,具有较强的实力;曹操不仅兵力不如袁绍众多,且南面有荆州刘表、江东的孙策与他为敌,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曹操从客观上分析了袁绍兵多但内部不团结,而且袁绍性格疑忌,骄傲轻敌,优柔寡断,常常贻误有利战机的情况,决定以自己所能集中的近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公元200年,袁、曹两军在官渡作战。在这场战斗中,曹操善于捕捉战机,能够根据战场势态的发展灵活地变换战术,以正兵抵挡袁军的进攻,以奇兵袭击袁军的屯粮库,烧毁了袁军的全部粮草,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最后击败了袁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公元199年,袁绍谋划南下进攻曹操的统治中心许昌。袁绍手下的谋士沮授、田丰认一为袁军与公孙瓒作战三年,军队疲劳,应先“务农逸民”,养精蓄锐,以增强经济与军事力量。他们主张暂时不急于攻打曹操。但是,袁绍的另外两个谋士审配、郭图则力主马上出兵攻曹。袁绍采纳了审配、郭图的意见,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陈兵黄河北岸,准备伺机渡河,同曹操决战。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昌,曹操的谋士荀彧分析了袁绍军队的情况,认为袁军内部不团结,将帅、谋士之间矛盾重重,可以抵挡。曹操与荀彧的分析,增强了曹军战胜袁军的信心。曹操经过对敌我双方兵势情况的分析,决定采取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战略方针。他将主力调到黄河南岸的官渡,以阻挡袁军的正面进攻。同时派卫凯镇抚关中地区,以魏种守河内,防止袁绍从西路进犯;又派臧霸等率兵从徐州入青州,从东方钳制袁绍军队;派于禁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协助扼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绍军渡河和长驱南下进攻。</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小说《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 第二十九章 烧敌粮草,釜底抽薪(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