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竟可这样读ⅠTXT下载>>历史竟可这样读Ⅰ>> 第十一章 成康盛世TXT下载

    历史竟可这样读Ⅰ: 第十一章 成康盛世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一章 成康盛世

        周公旦道:伯禽,爸爸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三代老臣,尽忠尽孝,未敢有一刻懈怠,现你独自去远方就国,可要争口气,不能给爸爸丢人。

        伯禽郑重地点了点头,道:父亲大人放心,儿一定不负嘱托。

        周公道:凡治国,立贤是根本,爸爸自当政来,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求贤若渴至此。你到鲁国后,只可处其上,不可处其下。

        一沐三捉发是指洗一次头要地跑出来三次,一饭三吐哺是指吃一口饭要吐进吐出三次,可见有多忙。

        伯禽道:儿此行决不会令父亲失望。

        所以,当周公旦再见到伯禽到中央汇报工作时,已是三年之后。

        周公旦惊问道:为什么用了这么久?

        伯禽道:儿去鲁国之后,尽以仁义尉,移风易俗,教化万民。事务繁重,故三年方成之。

        周公旦笑笑,拍了拍伯禽的肩膀道:不愧为我儿。

        伯禽满意地走了。望着伯禽远去的背影,周公旦忽长长叹了口气,眉头紧锁了起来。过了很久,他才黯然道:鲁国百年之后必为齐国所擒!

        为什么?因为齐国的姜子牙是第一个到中央汇报的。

        他只用了五个月。而我们知道,齐国的地盘却是离中央最远的。

        周公旦惊问道:老相国为何如此之速?

        姜子牙笑道:老臣至齐国后,入乡随俗,百姓喜欢的则立之,百姓厌恶的则弃之,故万事轻松,便早抽身来谒见我王。

        周公旦笑笑,啥也没说。

        还有啥说?高低早已立现。没有人喜欢烦琐,复杂事情简单化才是立政根本,而且要以百姓的喜好为检验的唯一标准。所以后来,齐襄公与他妹妹兼情妇文姜合谋害死鲁庄公闹得天下沸沸扬扬,鲁国人却连个屁都不敢放,即在情理之中了。

        未发而知机,这是圣人混世的秘籍。可是,面对业已形成的格局,周公旦也无能为力。

        矫枉即会过正。伯禽所做的,正是他所擅长的。如果强行扭转,只会雪上加霜。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周公旦悲吟道。

        刚悲吟完,周公旦突然想起了一件严重而迫切的事。此时正是周公旦摄政七年,洛邑刚刚建成,周成王也已随着洛邑一起成熟了。自己的角色演完了,该还天下于真正的主人了。

        周公旦安静地从龙位上走下来,站在了阶下群臣的位置上。

        周成王安静地走上龙位。

        一切都是如此平静,以及沉静。

        事情本来就该如此发生。没有流血,没有怨恨,没有忸怩。

        圣人与圣人之间的交接,完美的交接。

        周公旦又叹息了一声,这是一声愉快的叹息。

        回首这一生,从岐山、牧野到东夷、洛邑,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刀光剑影让他万分疲惫。多少人倒下,又多少人崛起。世事就是如此反反复复,无休无止,看不到尽头。有些人来,有些人走。再有些人来,再有些人走。

        我该属于走的人。周公旦回家收拾好包裹,愉快地想到。

        可是,还没等他出门,一个人却挡在了槛外。

        他的侄子,也是他现在的主子。

        周成王。

        周成王道:叔父此一走,置天下万民于何地?

        周公旦愕然。

        极度的愕然。

        他不明白,所以他要等周成王说完。

        周成王果然继续道:洛邑刚刚建成,殷商顽族众多,周边蛮夷又跃跃欲试,叔父若不在彼常驻,岂能将其弹压?

        周公旦苦笑道:陛下,我已老了。

        周成王笑笑:叔父切勿推辞,令侄儿为难。此艰难之事,天下唯叔父可成之。

        越老,越老谋深算。这就是周成王的逻辑。

        无奈,周公旦放下包裹,披上锦袍,再次蹒跚来到了洛邑。洛邑从此亦称为成周,或者东都。

        此后,周公旦的子孙即世世把守东都,且皆敬称周公。而周家王室则定在丰镐,亦即西都,这也就是西周称谓的由来。

        直到周平王时,诬犬戎的侵袭,彻底放弃丰镐,迁往洛邑,西周才宣告结束,东周由此开始。

        当然,周成王一年内也会到洛邑溜达两趟。只为一件事:收钱。

        因为洛邑居天下之中,诸侯交通方便,所以这里成了贡赋的集中点。但周公旦却死在了西都,这是因为他每年仍坚持来向周成王述职。

        周公旦临死时只说了一句遗言:把我葬回东都,无论生死,老臣都不敢有负成王重托。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公旦者,名至实归!

        周公旦死后,周成王却把他葬在了岐山。周成王流着泪说:朕何忍让叔父远离宗庙社稷?且朕又何德何能敢以叔父为臣?

        悲恸哉!

        感动哉!

        在感动中,历史上又发生了一起悲恸的事,另外一个人死掉了:周成王。

        这时候周成王已亲政三十七年(约前1027年),离周公旦逝世已二十六年。

        因为周公旦的知识实在太渊博无涯,能力又与日月齐辉。他为大周王朝无论是从政治、经济、礼仪、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周成王只要按照他的部署去做即可。

        不犯错就是大丰收。所以,这二十六年一晃而过。

        历史就是这样,有事时絮絮叨叨讲不完,像蜗牛爬。无事时却有如火箭,嗖的一声蹿出多远。

        周成王驾崩后,其子周康王继位,召公、毕公两大开国元老辅眨

        所以,周康王当政的二十六年更是无话可说。总之,盛世得吓人。

        不过在周康王六年时,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一个老头子死掉了。

        我们的超级老熟人,阴谋界的开山鼻祖:姜子牙,享年一百一十岁。

        历史上把周成王、周康王主政时期称之为:成康盛世。史载: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四十余年没人刑事犯罪,怕古今中外也仅此一例。

        到这里为此,一直被后世儒生追捧得发红发紫的上古盛世就全部完结了。苏轼在他十九岁时参加高考的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开头一句:“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就鲜活地反映出这种倾慕的态度。

        但,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挡不住。故事依旧,读史依旧。

        也许乱世更有看头,更震撼,更刺激,可是百姓的苦有几人能看到。

        深深的怜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只好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安慰苍生。这句话也并不仅仅是糊弄人的放屁,有时候也真管用。

        比如针对下面这位仁兄,这位仁兄当然就是周康王的接班人,他的儿子,西周的第四代君主:周昭王。</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竟可这样读Ⅰ,小说《历史竟可这样读Ⅰ》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竟可这样读Ⅰ 第十一章 成康盛世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