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说钱TXT下载>>说钱>> 第三十一章 官银钱号(1)TXT下载

    说钱: 第三十一章 官银钱号(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三十一章 官银钱号(1)

        清朝中期以后,有的银铺自行发行银票,作为一种准货币进入流通。这个生意做得也很旺盛,一直到清政府发行了银元,银票才衰落下去。

        钱庄:最初钱庄是乾隆时代在上海的绍兴人开的煤炭店,也兼营小额存放款、兑换银钱、鉴定成色等业务,群众都感到方便。后来就开得越来越多,逐渐成了专门的金融行业。

        小的钱庄只有一张桌子,这就是明代就有的“钱桌”了,俗称“找换店”。

        资本雄厚的钱庄,则专做存放款业务。他们囤积制钱,操纵钱价,签发庄票,异地汇划,与工商界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已经具有近代银行的功能了,俗称“汇划庄”。

        钱庄是清代才兴盛起来的,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上海有170多家,汉口有500多家,北京有300多家。

        鸦片战争以后,进出口贸易扩大,钱庄就在融通资金和办理结算上提供了更方便的服务。

        首先钱庄能够利用庄票和汇票,为进出口商提供信贷。

        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可兑现的票据。分为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是见票就付,远期是到期才兑付现金。

        庄票的信用很不错,所以当时国内的外贸公司——洋行,都愿意接受庄票为结算工具。

        在口岸和内地之间的支付,钱庄可以提供汇票,这就省得搬运现金了。那个时候,洋货之所以能顺利销往内地,汇票支付起了很大作用。

        另外钱庄还创造了汇划制度,也就是钱庄业内部的票据结算。这已经具有现代票据交换制度的雏形了。

        票号:这是金融业的后起之秀,是专办汇兑业务的信用机构,其地位到后来超过了钱庄。

        票号有独资有合资,合资的票号非常类似现在的股份公司。

        出资人一般不参加经营,而是聘请内行当经理,只在年终查一次账。每过三四年算一次大账,决算出盈亏,给股东分红。

        经理和优秀职员也可以入“身股”,即人力股,参加分红。这样的激励机制,使得员工极愿卖命,把企业的盛衰看成是“切己之厉害”。

        因为票号业务主要是经营异地汇款,所以往往是在一个总号之下,分号遍布全国各地。

        票号是鸦片战争之后发展起来的,多为山西商人创办。

        读近代的经济史,我觉得有两点不能忽视:一是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不仅激发了国人的图强意识,同时也打破了以前经济社会的僵局,近代商业的繁荣与格局,受这场战争的影响很大。

        二是山西商人敢为天下先,大规模地推动了近代金融业,这个功劳我们应该记住。

        票号业务中,有一种叫做“逆汇”,就是商户请求票号先垫付汇款,然后在一定期限内补上,并支付给票号利息。这其实就是商业贷款。

        另一种情况是,商户交了汇款后,票号与之协商,将汇款日拖延几天,票号向客户支付利息。这等于是极短期存款。

        清政府的财政来源,除了常例的税赋之外,还有捐官收上来的钱——你拿多少银子,我给你什么官。捐官的汇款,也是由票号负责办理。

        票号还有一项业务,就是存贷款。它之所以有能力贷款,是因为有雄厚的资金来源,那就是官府的公款。

        官府公款一般是在官库里存起来的,但如果票号跟某单位领导比较要好,就可以把大量公款拉来存上,不计息,这样就解决了资金来源的问题。

        票号揽来存款之后,立马就贷给钱庄,可以说对钱庄的支持很不小。

        票号也是看人下菜碟的,主要满足达官贵人的贷款需求,对一般工商户口则根本不理。他们的利息,最高的是三分,贷款期限一般是三个月。利率也会有所浮动,那要看对象和银根松紧而定,一般对官僚放款的利息就比较低。

        票号一向走的是“重信用,轻抵押”的路子,这个办法有很大风险。结果到了清末,大量贷款无法收回,都眼睁睁地赔了本。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一带的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资金流转的频率和规模也猛然增长,票号的兴起,就是借了这个东风。

        另外票号与清政府的联系也很密切,包揽了各省向中央的财政上缴业务(解饷)。这一块的业务量,非常可观。

        太平天国闹起来后,南北交通受阻,跨区域生意做不起来,汇兑也就少了,票号业务在这一段时间内有所收缩。

        等到甲午战争之后,票号又有一个极为辉煌的时期,只可惜太短暂了。

        因为清政府丧权辱国,有大量的赔款要汇出,也有一些对外借款要汇进来,这都由票号来承担。

        各级政府的各种公款,包括税款、军饷等,这一时期也都存放在票号,致使票号实际上代理了国库和省库的职能。

        票号业务一时之间搞得蓬蓬勃勃,各分号块全国,当时称“山西票号遍天下”。他们在海外的分号,甚至开到了大阪、神户、新加坡、莫斯科,真是国家不幸商家幸。

        但是在1905年户部银行成立后,票号的好日子到头了。一大批官办、商办银行忽隆隆地冒了出来,直接跟票号争夺业务。

        当时票号的管理方式已明显落伍,业务不断被抢走,连“解饷”业务也被后起的“官银号”给夺去,眼看着业务量减少了四分之三。

        有人倡议将票号合并起来,也成立银行,但受到业内保守人士的强烈反对,于是就只能等死。

        清政府一倒,票号失去了政治背景,苟延残喘到20世纪20年代,终于被挤出了金融大舞台。

        看来,过于依附于“官”的商,终究不是正途。官一倒,商也就废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说钱,小说《说钱》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说钱 第三十一章 官银钱号(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