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也是历史TXT下载>>也是历史>> 2000 中国人才流失大反思(6)TXT下载

    也是历史: 2000 中国人才流失大反思(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2000 中国人才流失大反思(6)

        在一年半以前浙江省第一位脑外科博士郭品栈医院优化组合掉了,失去了工作,医院和他所在的科室让他离岗的理由很充分,和领导、同事关系紧张,综合素质偏低,恃才自傲,孤芳自赏,几乎方方面面都有问题,唯一没有涉及的是郭品正的业务技术。而郭品正在不断上访时说,他看不懂医院里处处都布满的关系网和防不胜防的关系陷阱,医生收回扣收红包,不努力钻研医术。他在浙江折腾了16个月,他所在的医院不用他,别的医院也不敢用他,有关政府部门也无办法。最后,他终于被美国加州大学医学中心高薪聘用了。在国内屡屡不得志的“落魄秀才”,最后却在世界第一流的研究机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郭品正是典型的被我们逼到国外的人才。所谓的人才,就是那点才,我们用的就是人家那点才,为什么要苛求人家其他方面呢?

        还有,《围城》中的方鸿渐现象(即假洋鬼子总比中国人值钱),还一直在我国相当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头脑中作祟。一个名牌大学硕士生在一跨国公司工作时发现,他的计算机水平比从国外回国的人员水平要高。但他怎么做都没有脾气,人家底薪是60万,自己只有人家的一个零头。冤不冤?!(这不是明摆着逼人出国吗?)他终于醒悟了,不久,他到了美国。

        人才值多少钱

        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没有认真给予人才优厚的待遇,改革开放以前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期,大学教授的工资和同龄的老工人相差无几,有的还不如老工人多,政治待遇更低,一度被列在地富反坏右后边的臭老九,成为社会主流歧视的对象。尽管他们现在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比以前大为改观,但和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是十分巨大的。

        自费出国的留学生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1993-1998年北京地区自费出国留学申请人数以15.7%的速度增长,其中硕士、博士增长最快,博士生由1993年3%增幅一跃为1998年的11.5%。1999年到加拿大、美国签证的人嗜上年涨了1倍,分别达8000、7000人。而在校生的出国势头更猛,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做过一项调查,北京高校学生有出国意向的占70%。

        2000年2月底,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的国际教育展再次出现了爆棚的场面。世界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普遍看好中国这块教育肥肉。据统计,仅广东一年的留学费用就达10亿元人民币以上,深圳的情况也差不多。可以想象,全国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一年拱手相让的金银又有多少。

        事实上问题不仅仅限于此,更多的学生选择的是奖学金留学。美国一年仅在奖学金上就要发放500亿美元,这个数字等于1999年中国中央财政收入的40%。目前,出国镀金的诱惑力正在水涨船高。

        在中国受到的教育程度愈高,可能受到的伤害愈重。按教育专家的观点,中国的教育体制在相当意义上只能生产残品、次品和废品。比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眼睛近视率分别是30%、40%、60%到70%左右。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心理出现不适的比例分别为15%、20%、25%左右。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王极盛认为,全中国中学生有32.6%存在抑郁问题。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贺美英还透露,该校约三成新生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所以说,在中国教育体制未变,高考制度未变的前提下,“教育”的“杀人效应”只能逼有条件的低龄学生出国。

        另外,国家对青年人才的有效政策不到位,迫使大量新兴人才源源不断地外流。比如中国最年轻的劳动力,正处当年的青年人中,有3000万人处于无房状态。国家最近提出的住房货币化,只能满足老年人、中年人的要求,原因是该两者可以获得住房补贴,并以小房换大房,旧房换新房;而青年人不仅无房,连补贴也成了空头支票。道理很简单,国家政策规定,住房公积金、住房货币化工资一律不许发给本人,只与所在单位有关。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这等于给生存状况极差的青年人雪上加霜。

        在国际人才实现全球市场化的条件下,中国高级人才普遍奉行“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哲学。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高额奖学金的帮助下,留学生即使不到国外工作,省吃俭用回国也能带上三四十万,如果把博士、博士后连读到10年,回国至少有上价值千万人民币的美金积累。目前中国工业化过程远未完成,发达国家普遍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人才极度短缺。据估计,目前全球网络人才至少缺100万人,美国仅硅谷一带的人才短缺比例就达10%,估计至少有34.6万个职位空缺。随着以网络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发展,未来10年发达国家人才短缺的问题将更加突出,预测美国、日本、欧洲分别缺乏100万、160-445万、300万人。

        全国一年的教育投入不如一个哈佛大学,全国高校订阅的报刊不如一个香港大学,每年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连一般发达国家都不如,中国的高级人才又怎能安居乐业。北京商情咨询公司提供的一项调查表明,北京高校30.9%的教师想跳槽,其理想薪金为1500-5000元占64.7%,50%的教师对住房状况不满:然而教师兼职的结果小在于影响教学,大在于误人子弟,长此以往,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将受影响,这绝非危言耸听。

        可以说,绝大多数流到国外的人才都是热爱祖国的,但是,他们又是带着对国内这样那样的不满意而出走的。他们到了国外,又向国外的同胞说这些不满意,使得一些准备回国的人才也不敢再回国,尤其是原先回国的、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后又不得不再次出国的人才,对那些有回国意向的人才影响力最大。有关人士说,安排好一名回国人才等于吸引了一批国外人才,逼走了一位国内人才,等于阻挡了一批回国人才。

        2000年7月中旬,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了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我国科技竞争力继1998年的第13位下滑到第25位后,今年又滑至第28位。

        ■刘姗姗、杜泓佰</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也是历史,小说《也是历史》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也是历史 2000 中国人才流失大反思(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