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也是历史TXT下载>>也是历史>> 1998 手机为何难以普及(1)TXT下载

    也是历史: 1998 手机为何难以普及(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1998 手机为何难以普及(1)

        中国行情牛牛牛

        在中国,手机用户的增长举世瞩目。

        来自邮电部经济中心的资料表明,中国自从1987年在广州开通了国内第一家900mhz模拟蜂窝式手机以来,除1990年外,年增长率均在100%以上,尤以1992~1993年增长最快,分别达268.75%和260.45%,此后增长率开始回落。到1994年,全国手机用户已达150万;1995年再翻一番多,达363万;1996年6月17日,突破500万大关。1997年,邮电部原计划发展手机用户400万,实际上到10月底新增用户就已突破470万,平均每天卖出近2万部,全年新增用户达638万户,总数达1323万户,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手机大国。

        但是,说“大哥大”的“平民时代”已经到来似乎为时尚早。中国手机用户的增长虽快,但与中国人口相比,普及率还不到1%。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手机普及率也仅在5%左右,而芬兰、瑞典等北欧发达国家的手机普及率已超过30%。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650万,而手机用户已超过170万。我国手机用户不仅与发达国家相差很远,就是和有线电话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目前,我国的有线电话普及率已达8.11%,在城市达到26.1%,北京城区更是达到55%。有线电话尚不能说完全普及,手机就更谈不上“平民化”了。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手机使用的主要群体仍是高收入阶层和公款消费团体。据调查,自费购买手机的用户占56%,公费购买的占42%。在《人民邮电报》对北京地区有购买意向的潜在消费者进行的关于影响购买行为的因素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手机价格的重要性仅次于功能,占20.6%。另据统计,一部手机的月平均支出为472元左右,这是一般百姓难以承受的。这表明,价格、费用仍是影响手机进入“平民时代”的一大障碍。

        据调查,在准备购买手机的潜在用户中,自费者达72%,公费只占24%。而且,前者呈上升趋势,后者呈下降趋势。

        同时,中国手机普及率低从另一个方面正说明中国手机市场蕴含着无限商机,潜力巨大、前景诱人。种种迹象表明,以手机和寻呼机为主的个人通讯消费已日益成为通讯市场的热点。美国摩托罗拉、瑞典爱立信、芬兰诺基亚等世界各大手机厂家纷纷看好中国市场,尤其是个人消费市场,在价格、功能上大作文章,人称“八国联军”。一方面,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价格越来越低,使手机市场日渐升温。随着手机品牌的增多,手机价格一降再降,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行家预测,随着价格的降低,手机的潜在市场将相对变大,购买手机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仅以北京一地为例,预计1998年将新增40万户,从而使总量达100万户。

        “大哥大”:从“将军”到“奴隶”

        在北京,电信网从1987年12月开始试运行,1988年起正式向社会公开放号。当时,无线局从美国进口一部摩托罗拉模拟手机,价格为2000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一万多元,即使是现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直到1992年以前,一部“大哥大”的市场售价还基本上保持在28000元左右,不仅老百姓望而却步,就是一般单位和“大款”,要买这么个玩艺,恐怕也得咬咬牙。</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也是历史,小说《也是历史》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也是历史 1998 手机为何难以普及(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