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当权不过如此TXT下载>>当权不过如此>> 第1章 精巧机变(14)TXT下载

    当权不过如此: 第1章 精巧机变(1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1章 精巧机变(14)

        那要这样说,张居正还是比较光明磊落的。尽管张居正这样做,近乎伸手要官,但是人家是公开的,拿出自己的东西了,领导和“群众”,你们看着办吧!

        事情当然不这么简单。这个施政纲领里面,实际上也“间有用术”。

        说白了,张居正也认识到,领导给不给他想要的官,不能简单就是要,得揣摩一下领导想要什么,先满足领导的要求,领导才会满足自己的要求!

        所以,张居正在“饬武备”这一部分,作为饬武备的一项具体措施,建议请国家元首举行“大阅”。

        所谓“大阅”,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大阅兵或者叫阅兵大典。

        果然,据专家韦先生的考证,在张居正的整个施政纲领里,最高领导人“最高兴接受并立即饬令实行的”,就是大阅这一点。

        要知道,有明一代,圣驾大阅的,唯有根据张居正的提议搞的这一次。就连最喜欢戎服远征、自封为大将军的正德皇帝也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啊!

        据说,仅此次阅兵大典,花费就达二百万!无论是当时的广大干部还是后世的史学家,一致认为此事纯粹属于劳民伤财之举。而张居正的建议,绝对是馊主意!

        张居正难道不知道,搞这样的事是劳民伤财吗?他真的觉得是“饬武备”所必需吗?应该不是的。那他为什么还要提出来搞呢?——当然是要博取领导的欢心啦!

        有人就因为这件事嘲讽说:“此公善于逢君如此!”说白了,就是批评张居正讨好领导有些过分了。

        说这话的,是一个叫沈德符的人。这个人和张居正是同时代的人,在张居正主政之初进士及第。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科举出身,曾任职监司词林。沈先生自幼生长于北京,曾在国子监读书。由于家庭的原因,他得以同当时的许多台上台下的高级干部及其家属,有较多的交往,熟悉中央的事务及许多内幕。之所以顺便介绍这么多沈先生的情况,是因为以后还会经常用到他给我们提供的证据或者作出的分析。

        专家韦先生也说,张居正所提的大阅兵之议,“无疑是一个败笔”。

        但是为了自己想得到的,昧心出个馊主意,博取领导欢心,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毕竟,一个人能不能升官,不是老百姓的选票,而是领导的想法来决定的啊!

        不过,张居正的做法,似乎有点得不偿失。为什么这么说呢?

        结果在这摆着呢!张居正并没有达到目的。国家元首似乎没有提拔他当首相的意思。

        这已经使张居正很失望了。不仅如此,张居正还意识到,他发表施政纲领之日,就是引起不少高级干部嫉妒乃至嫉恨之时。所以张居正感慨道:“忌我者亦自此始矣!”用句俗语,就是没有抓到狐狸,还惹了一身骚!这件事,对张居正可能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打击!

        说不大,是因为结果仅仅是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而已;说不小,是因为张居正的仕途官运实在太顺遂了,从来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挫折”。以往,他想要的,都能够得到;他要出手,必定成功。而这次,预期目的却没有达到。

        很可能,张居正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官场上,伸手要是要不来的!要权力,就要准备投入激烈的战斗!

        官场上,权力也好,职位也罢,得来还需费功夫啊!

        精算得失使出连环计

        和张居正的预想不太一致,情况在不断变化中,张居正很快就意识到:徐阶走了,自己的麻烦来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当权不过如此,小说《当权不过如此》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当权不过如此 第1章 精巧机变(1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