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清华之父曹云祥TXT下载>>清华之父曹云祥>> 第二章 曹云祥的早期经历(3)TXT下载

    清华之父曹云祥: 第二章 曹云祥的早期经历(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章 曹云祥的早期经历(3)

        格致室是1899年7月19日落成的,曹云祥毕业前夕启用不久。格致室是个新楼,又称“科学馆”,卜舫济说:“1892年始设大学课程。1895年,第一班学生三人毕业。其始大学学程仅三年,学生长期留校者为数甚少,所收学费亦较中学为低,至1906年,大学课程,始定为四年矣。学生人数既多,大学与中学之学生渐有分别教授管理之必要。因于1896年,添建大学校舍一所,名格致室;可容学生50人,凡教室物理化学试验室博物院悉备。” 格致室成为当时国内所有院校中第一座专门教授自然科学的校舍,后改名为格致楼,也作为办公楼使用。

        曹云祥的同学都有谁,不是太清楚,我们知道有张锡良 。曹云祥毕业那年,圣约翰创设了毕业同学会,“本校毕业同学会之创设,实开全国学校之先。该会成立会谈1900年在上海举行,毕业学生到者50人。自是会务日益发展。并有诣议委员会一机关,对于本校扩充计划,多所赞助焉” 。

        卜舫济无疑是圣约翰的功臣。他设置的“正馆”和“备馆”别具一格。民国时期的政要和报业家——圣约翰毕业生曾虚白,回忆卜舫济办圣约翰大学说:

        我是在民国元年考进上海圣约翰大学,民国七年毕业离校的。这六个年度,又分成两年中学,四年大学,因为我是录取在“备馆二班”就读的。大学部称为正馆,分高、上、中、初四级,实即四个年级,中学部称为备馆,分成头、二、三、四班。“备馆二班”,实即中学三年级也。我考进约大,更得一特殊待遇,使我占尽了便宜,却也是约大的一个严重缺点。我名义上虽说考取插班备馆二班,实际这只指英文说的。约大有一个特殊组织法,“国文”“英文”分开来独立分级,我虽英文分在“备馆二班”,“国文”竟分在“正馆上级”即大学三年级。致令我在约大读了两年之后,英文刚升入大学,而中文已大学毕业了。实际约大之所谓英文系统包括了整个大学文、理、医(那时约大就分此三院)三院应列的全部科目,因其全用英文教的,故硬把它划成英文系统,以别于用国文教的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史地等中文课目。这显明是约大不注重国故学业的一大缺点,可是我因此占尽了便宜,因为约大虽轻视国故,可是分配时间,上午国文,下午英文,却平分天下,并无轩轾。因此我读了国文两年,大学毕业之后,其余四年真正大学学年,我只下午半天有课,整个上午的时间都是我可以自己支配的自修时间。

        约大学制的四个优点中的第一个是全部同学一律住校,没有一个走读生。大学生下午四时下课可以离校,但六时前必须归校。到了六时,门口拉上铁门,学生逾时返校,签名待传记过,门禁森严,无可幸免的。中学生则一星期七天全部留校,星期日亦必须持家长请假信始可回家,当天仍必返校。

        这一个制度最大的收获,使全体同学习惯了有意义的团体生活。就拿我本人做例子来说吧,我的演说技能就在这个环境中训练出来的。那时我们班际有演说竞赛,班际更有辩论竞赛。一系列用国语,一系列用英国话。大中学一共八班,打在一起,用淘汰制互见高下,有时候,高年级的竟败在低年级的手里,胜利者的雀跃欢呼无异民间的挂灯结彩。我在备馆头班的那年就参加本班国语辩论组,由潘公展、陶祖椿与我组成与全校八班竞赛,竟连败大学四班,得了冠军。</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清华之父曹云祥,小说《清华之父曹云祥》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清华之父曹云祥 第二章 曹云祥的早期经历(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