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谋权之道TXT下载>>谋权之道>> 朱元璋:刚猛治国,铁腕治人(7)TXT下载

    谋权之道: 朱元璋:刚猛治国,铁腕治人(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朱元璋:刚猛治国,铁腕治人(7)

        朱元璋听了使者的汇报,这才彻底放心,袁凯总算捡了一条命。

        洪武年间的文化的另一特点,是大兴文字狱,在文字上吹毛求疵,用以控制文人士大夫,剪除异己,诛杀文人儒士。所谓文字狱,就是朱元璋通过挑剔文字的过错而兴起的大狱。不管是上的表笺,还是平时写就的只言半语,也不管是自己写的,还是抄别人的,甚至是从古人那里抄来的,都可以作为文字狱的罪证。文字狱是专门对付文人士大夫的一种“特刑廷”,是洪武年间朱元璋实行思想钳制,巩固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

        据说,朱元璋喜欢搞文字狱是有来由的,《闲中古今录》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当时有一个武将对朱元璋重用文人心里不平衡,说:

        “文人喜欢挖苦人、诽谤人。比如张士诚,他一辈子宠待文人,俸禄高,待遇优厚,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将文人儒士捧上了天,称王之后,他要取一个官名,文人为他起名士诚。”

        朱元璋说:“这名字起得不错,挺好。”

        那人又说:“上了当了。孟子书上说:‘士,诚小人也。’这句话也可读成:‘士诚,小人也。’骂张士诚是小人,他哪里懂得。让人叫了半辈子小人,到死都不明白,真是可怜。”

        朱元璋听了这番话,半信半疑,亲自查了《孟子》一书,果然有这句话。于是,他也开始注意臣僚,尤其是文人儒士们上的表笺了。

        这个故事是士大夫的猜想,朱元璋杀戮文人士大夫绝不是为了这样的一件小事,他杀戮文人士大夫是维护统治的需要,是维护主义皇权的必然结果。

        后来,还发生了一件朱元璋为一字斩知州的事,震惊了全国。

        洪武年间,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荐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

        卢熊走马上任。过去说“私凭文书官凭印”,他到兖州后首先要启用官印,发布文告。当他把皇帝授给他的官印取出一看傻了眼,原来,朱元璋笔下的诏书是授卢熊为山东衮州知州,这官印是根据皇帝的诏书刻制的,这兖州自然变成衮州了。可是山东历来只有兖州而没有衮州。

        卢熊当时要是将错就错,衮州就衮州,这是皇帝老子改的,谁还敢怎么的?也就没事了。可是卢熊是个搞学问的,办事就是认真,他认为兖州就是兖州,怎么能改成衮州呢?于是乎,他就向皇上写了一份奏章,要求皇上更正,把官印重新刻制过来。

        朱元璋一见奏章,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的确是写错了,他是亲自打天下的人,对全国地理州名县名还是比较熟悉的,他知道兖州不是衮州。但是,要皇帝认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朱元璋出身卑贱,自尊心特强,他的泼皮脾气上来了,大骂道:“卢熊这厮好大胆,竟然在朕头上咬文嚼字,朕还不知道山东有个兖州,朕授他衮州知州就是衮州知州,这兖和衮就是同一个字,文人事多心眼多,这卢熊竟敢将它念成‘滚’州,这不是要朕滚蛋吗?混账东西,刑部尚书听旨,即将卢熊斩首。”

        可怜卢熊为了一个字竟然送了一条命。

        根据记载,1370年(洪武三年)百姓取名禁用:天、国、君、臣、圣、神、尧、舜、禹、汤、文、武、周、秦、汉、晋等字。后在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又令出榜文禁止民间百姓取名时用:太祖、圣孙、龙孙、黄孙、王孙、太叔、太兄、太弟、太师、太傅、太保、大夫、待诏、博士、太医、太监、大官、郎中字样。即使民间久已习惯的称呼也要改,如医生只许叫医士、医人或医者,不许叫太医、大夫、郎中,违者处以重刑。</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谋权之道,小说《谋权之道》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谋权之道 朱元璋:刚猛治国,铁腕治人(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