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最好不相见TXT下载>>最好不相见>> 附录三 仓央嘉措情歌的历史(1)TXT下载

    最好不相见: 附录三 仓央嘉措情歌的历史(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附录三仓央嘉措情歌的历史(1)

        其一 真的有仓央嘉措情歌?

        真的有仓央嘉措情歌吗?是的。可以肯定地说,仓央嘉措本人在世的时候,他的诗篇就已经广为流传于藏族同胞中,因为政敌正是拿他的诗来作为他的罪证。但是,有学者认为事实可能相反,也就是说那些诗是政敌拉藏汗伪造的,专门用来陷害仓央嘉措。从逻辑上说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从情理上说,伪造的诗篇有那么多,而且得到藏族同胞持续几百年的传诵,又被多位汉族学者译成各体的汉语诗流传于世间,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如果没有天才的力量倾注在那些诗作之上,那些诗不会有后来这番命运。

        那么到底哪些诗可以确定是仓央嘉措本人写的呢?到底是谁把它记录下来的?我们又应该怎么看待那些诗呢?

        遗憾的是,囿于历代汉族作者的能力,也囿于藏语典籍的浩瀚以及核对文献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这一切问题的答案都难以在短时间内提供给读者,尤其是仓央嘉措诗篇在藏族同胞中的流传史。我们这里能够提供的只是一个相对短暂的时期内,仓央嘉措诗篇的汉语翻译史和传播史。

        其二 从藏语到汉语

        1924年的时候,山东齐鲁大学的毕业生于道泉来到北京,学习梵文和藏文,并结识了北京雍和宫的办事喇嘛。他在著名作家许地山的提议下,把他见到的仓央嘉措诗篇翻译了出来。目前所知这是它们第一次被翻译成汉语,在此之前,它们已经在西藏民间流传很久了,据说已经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

        1930年,已经到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工作的于道泉,在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的认可下出版了汉文的《第六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值得一提的是,其藏文发音同时提供给读者,并且由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亲自记录。这部书的出版开启了用汉语研究仓央嘉措诗篇的大门。

        于道泉后来成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1992年辞世,享寿92岁。

        于道泉之后,陆续有刘家驹、曾缄和刘希武等做了新的翻译。各家翻译主要是从译文文学效果的提高上努力,他们先后尝试了汉语七言古诗、五言古诗等体式。我们可以对比几位学者对同一首诗(于道泉版本第一首)的翻译:

        从东边的山尖上,

        白亮的月儿出来了。

        “未生娘”底脸儿,

        在心中已渐渐地显现。

        于道泉本人承认,他的翻译志在意义准确,文学性方面仍有所欠缺。我们如今读来,却也如此。其中“未生娘”如果不加注释,一般读者并不明白是何意思。其实,汉语中缺乏对应的表示最亲爱的女人的那种词语。这是翻译永远难以解决的问题。

        东山上,

        现出了皎洁的月光;

        这是慈母容颜,

        不禁地萦绕着侬的心肠。

        刘家驹的翻译用更有文学味道的“皎洁”、“侬”等,试图提高文学性,但实际上反倒降低了。尤其是“侬”在汉语中的时代和地域色彩太明显,反倒失掉了原诗中的清新脱俗的效果。“未生娘”译作“慈母”则更不妥。

        总之,刘家驹译本这一首是不成功的。由此我们领悟到一个基本的原则:仓央嘉措原诗的意境并不复杂,而是清新的民歌风格,这和《诗经》的风格相类。翻译在几乎没有希望再现藏语中的韵律效果的情况下,应该尽力以清新自然不加修饰为目标。任何人为的太过汉语味道的涂抹只会损害其价值。

        心头影事幻重重,

        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

        轻轻走出最高峰。

        曾缄首用七言古诗体去译,为求提高,做了很大调整,将原诗的比兴手法改为直接比喻,更将月出的意象改为拟人。从汉语诗的传统看,可谓颇具匠心。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再创作,已经离原诗有不小的距离了。

        明月何玲珑,

        初出东山上。

        少女面庞儿,

        油然萦怀想。

        刘希武首用五言古体翻译。五言体在汉语诗中有古朴庄重的味道,这在精神效果层面上可能比七言体更接近原诗。但也正因为汉语五言体诗本身的传统太强大了,这一翻译的汉语味道太重,不能提供出更为质朴、清新的意境。

        从那东方山顶,

        出来白白的月亮。

        未嫁少女的面容,

        显现在我的心上。

        王忻暖译本在于道泉基础上努力提高节奏并设置自然的押韵,称得上是一个进步。但语句上仍显得笨拙了些,不太流畅。“未嫁少女”虽然把意思说得明白了,但用词毕竟还是过于生硬,有些煞风景。

        白白的月亮

        自东山之巅升起,

        少女的面容

        隐隐在我心里。

        这一改订采用刘希武的结构安排,即是让上下两大句在奇数行安排主语,在偶数行安排谓语,使其对应更为整齐。另外,前人译作都采用押ang韵或者eng韵,这两个韵的音色在汉语里适于雄壮、悲怆的风格,而本诗描写的是一种细腻的思念之情,所以换用音色较为尖细的i韵。当然,其中效果仍需读者鉴定。

        其三 天大的误会,还是天作的误会?

        仓央嘉措诗篇在汉语世界里本来并没有到到近年来如此流行的程度,但是文学史上一个天大的误会却意外让仓央嘉措及其诗歌迅速流行开来。

        1997年,音乐人何训田和歌手朱哲琴合作,出版了一个唱片《央金玛》,里面一共有七首歌。其中一首名为《六世的情歌》,其内容显然是从业已流传的仓央嘉措诗歌中选取的,并为歌唱做了修改:

        在那东方山顶,升起皎洁月亮,

        年轻姑娘面容,渐渐浮现心上。

        黄昏去会情人,黎明大雪飞扬,</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最好不相见,小说《最好不相见》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最好不相见 附录三 仓央嘉措情歌的历史(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