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胡适传TXT下载>>胡适传>> 一、弃农学文TXT下载

    胡适传: 一、弃农学文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在太平洋上航行了半个多月,胡适等70个留学生于9月9日在旧金山登上新大陆。1 随后胡适便改乘火车,横穿美国国土,来到纽约州南部的绮色佳城(ithaca),走进了康奈尔大学的校园。

        时当清朝末年,灾难深重的祖国处在极度衰败、腐朽、贫穷落后的黑暗年代,炎黄子孙的一些先进分子便纷纷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派往国外的留学生也多是有血性的爱国青年。

        初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前排右三为胡适)

        胡适赴美留学,一方面是寻求个人的出路,他在辛亥年元旦作的小诗中曾自述说:“可怜逢令节,辛苦尚争名。”2 说的正是真心话。但另一方面,胡适也怀抱着“愿得西乞医国术”和“执笔报国”的爱国主义目的。他在日记中曾写道:

        连日日所思惟,夜所梦呓,无非亡国惨状,夜中时失眠,知“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是人情天理中事也。3

        这种身旅异域、眷怀祖国的感情在他的《藏晖室札记》中常有流露。

        胡适曾经写过一首《睡美人歌》,最足以代表他“西乞医国术”的愿望和爱国主义精神。诗是因为法国拿破仑皇帝的一句话引起的。拿破仑曾说中国像一头睡狮,将来睡狮醒时世界都会为之震悚。后来世界上许多人都跟着这样说。胡适却认为“以睡狮喻吾国,不如以睡美人比之之切也”,因为我们是东方的文明古国,将来强盛了,能有所贡献于世界,应该在文物风教方面,而不应在武力方面,所以他便写了《睡美人歌》来“祝吾祖国之前途”。全诗如下:

        东方绝代姿,百年久浓睡。一朝西风起,穿帏侵玉臂。碧海扬洪波,红楼醒佳丽。昔年时世装,长袖高螺髻。可怜梦回日,一一与世戾。画眉异深浅,出门受讪刺。殷勤遣群侍,买珠入城市;东市易宫衣,西市问新制。归来奉佳人,百倍旧姝媚。装成齐起舞,“主君寿百岁14

        诗虽然不怎么高明,但寓意却非常明白,胡适希望学习西方的“新制”,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中华民族振兴富强起来,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专业的选择上也反映出胡适当时所怀抱的爱国主义目的。当他准备在上海乘船赴美的时候,他的二哥特地从东三省赶来送行,并对他说因为家道中落,去美国应选学铁路工程或矿冶工程,学了这些回来可以复兴家业,并替国家振兴实业,并特别叮嘱胡适不要学文学、哲学,也不要学做官的政治、法律,这些都没有用。胡适到美国后同许多人谈论专业选择问题,那些人都对路矿不感兴趣,但他又不能辜负兄长的期望,便采取折中办法,选读农科,进了康奈尔大学附设的纽约州立农学院,想做科学的农业家,以农报国。5

        但是,胡适对农学院的课程实在没有兴趣。特别是一门“果树学”的课程,每周有实习,要求每个学生每次将几十个苹果分类填表,例如茎的长短、果脐大孝果上棱角和圆形的特征、果皮的颜色、果肉的韧度、酸甜的尝试、肥瘦的记录,等等,项目分得很细。美国那时有四百多种苹果,都要一一细分,中国学生对这许多苹果不了解,填起表来便觉十分枯燥,令人头痛,结果是错误百出,成绩甚差。胡适觉得学农实在违背了个人的兴趣,原来在中国古典文史方面胡适已有较好的基础,留学以来对英国文学又有了浓厚的兴趣,也涉猎了德国和法国的文学,加上当时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建立了民国,美国各界人士希望了解中国新政府的情况,胡适被邀请去作了几回有关中国问题的讲演,这样就促使他去研究辛亥革命的背景及革命领袖人物的生平,因而对政治史也发生了兴趣。这种种原因,便促成胡适于1912年春天放弃农科,转入康大文学院改学哲学和文学。6

        改习文科虽是由兴趣所致,却也含有他“执笔报国”的心愿。就在转习文科的这年9月,胡适把法国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第一次译为中文,改名《割地》,登在《大共和日报》上。后来五四文学革命时又恢复《最后一课》原名收入他译的《短篇小说》第一集,列为首篇。从此,这脍炙人口的爱国名篇因胡适用白话译出便影响特大,在中国传诵数十年而不衰。稍后,他又翻译了拜伦的《哀希腊歌》,其词慷慨哀怨,也是激励希人爱国之心的名篇。这些表明胡适爱好文学,他从事外国优秀文学的翻译介绍,为的正是要“以此报国”,以此来激励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

        康奈尔大学设有“卜朗吟征文奖”,以纪念英国19世纪诗人罗伯特·卜朗吟(robert browning 1812—1889)。1914年春天,胡适写了一篇论文《论英诗人卜朗吟之乐观主义》作为应此奖的征文。5月7日揭晓,胡适竟得了奖,获奖金50美元。他以一个外国留学生获得这项卜朗吟征文奖,在学校是少有的,因而各方面人士都有些出乎意料,报纸也作了报道和评论,各大城市报纸又加以转载,甚至登在著名的《纽约时报》上,于是影响便相当大了,一些相识的人都先后来祝贺。胡适也出乎意外的高兴,他在日记中写道:

        此区区五十金固不足齿数,然此等荣誉,果足为吾国学生界争一毫面子,则亦“执笔报国”之一端也。7

        显然,胡适是把个人争得的荣誉同为祖国争荣誉联在一起了。

        ---------------------------------------------------------

        1胡适在1938年9月9日的日记中写道:“看此行(按:日记本此页上印着‘admission day (in califoia)’),始记起1910年此日到美国,在金山上岸,恰逢califoia加入联邦50年庆典。如今28年了1(三版注)

        2见《藏晖室札记》卷一,1911年1月30日为辛亥年元旦作小诗云:“永夜寒如故,朝来岁已更。层冰埋大道,积雪压孤城。往事潮心上,奇书照眼明。可怜逢令节,辛苦尚争 名。”奇书,指是日所送来的《五尺丛书》(five foot shelf),又名《哈佛丛书》(harvard classics),是哈佛大学校长伊里鹗(eliot)主编之丛书,收集古今名著,印成50巨册,长约五英尺,故有“五尺”之名。上海亚东图书馆版,第1页。

        3《藏晖室札记》卷一,1911年3月24日。所引“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见《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嫠,寡妇。纬,织布用的纬纱。谓寡妇不忧其纬少,而恐国家灭亡。后因用作忧国忘家之喻,亦简称“嫠纬之忧”。

        4《藏晖室札记》卷九,1914年12月作,1915年3月15日追记。上海亚东版,第587-589页。

        5参看胡适1952年12月27日在台东县的演说《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见《胡适言论集》(甲编),1953年台北自由中国社编辑,华国出版社出版。

        6参看《胡适口述自传》第3章“放弃农科,转习哲学”一节。唐德刚译注,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出版。

        7《藏晖室札记》卷四,“一一得卜朗吟征文奖金”(1914年5月9日),上海亚东版,第230页。</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胡适传,小说《胡适传》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胡适传 一、弃农学文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