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遇见觉知的自己TXT下载>>遇见觉知的自己>> 第八章 觉知问答:觉知的信念——中国精神(17)TXT下载

    遇见觉知的自己: 第八章 觉知问答:觉知的信念——中国精神(1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八章  觉知问答:觉知的信念——中国精神(17)

        自信有两种,一种根植于实力,一种根植于文化。有实力而少文化,个人的自信就少了与整体的链接;有文化而少实力,文化不但会给他实力,即使他得到实力,他仍会按照文化的旨意与人相亲、与国共处。因为真正的文化原本就是整体的意愿,如果整体把一个大文化给了某个国家和人民,一定是相信它和它的人民有能力在平衡世界的使命中担纲重任。

        这也是为什么,当整体让一个民族受尽苦难又迎来振兴时,它背后的文化必有整体的支撑;当整体让一个铁腕强国变成废墟时,它应该反省的不是它失败的技术,而是它看待世界的方式。因为看待世界的方式就是种子,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你就收获什么样的果实,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普遍意义就在于,它适用于每一个国度,也适用于每一个时代。

        来世一场,每个人都有使命,每个国家也有使命,且国家与人一样,其使命并非全是轰轰烈烈,浓墨重彩。有人一路高歌,有人钟情小调;有人乐意张扬,有人喜欢内敛。作为地球上的平等人,谁也不能说张扬一族就肤浅轻浮,但张扬族也没理由对内敛族吆五喝六、指手画脚。同为整体的造物,你有你的生活方式,我有我的生活方式,且你我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又各不相扰,才是一个公正的地球人该有的觉悟。

        这就是觉知,这就叫了解。这样的觉知和了解只有在整体的高度才能瞥见;一旦偏执于局部,又偏执于自己的信念,由反动信念导致的破坏将注定错上加错,罪上加罪!

        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即便在苦难深重的年代,也未因我们的善良而磨损我们内里的坚强,更未因我们机体的贫弱而遭到整体的忽略。事实是,有太多正直、有见地的西方人一直给予我们深切的同情与关爱。英国社会学家罗素就是其中的一位。

        罗素在他的《中国问题》中这样评价中国人:

        “无论在上流社会还是底层民众,中国人都是安然沉着的,显示出一种尊严,即使那些受过欧洲教育的人也不例外。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国家角度,他们都不屑于肯定自己,因为他们自信到极点,不需要这种肯定。他们也承认在军事力量上敌不过那些西方强国,但并不认为用杀人的方式就可以判别国家之优劣。我感到,他们在内心深处确信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具有最美好的文明。……

        “最让欧洲人感到惊讶的是中国的忍耐性。受过一定教育的中国人都能十分清楚地感受到外国的威胁。他们知道日本人在满洲和山东的种种侵略行为,也知道英国人在香港破坏广东建立好政府的作为,还知道世界列强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未开发的煤铁等资源。他们也知晓日本人的做法:发扬野蛮的军国主义,制定铁律,推动新宗教,以此来抵制西方文明的侵略。然而中国人并不去模仿日本人的做法,但也不完全听凭外国势力的入侵。他们想到的不是近十年要做的事情,而是长达万年。

        “我们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实体,这比说它是一个政治实体更为恰当,这是唯一从古保留至今的文明。自孔子时期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相继灭亡,只有中国在不断进化中存在下来,尽管受到过去的佛教、现在的科学等外在的影响,但佛教并没有让中国人成为印度人,科学也没有让他们变成欧洲人。我们接触了一些中国人,他们对于西方科学的了解并不下于我们的一些教授,但他们并未因此而一边倒,也没有因此而丧失同本国人的联系。他们对西方那些坏的东西如残忍兽性、焦虑烦恼、欺负弱者、耽于物欲等,是心知肚明,而且一概排斥,对于那些好的东西,特别是科学,则全盘接受。

        “我们可以说,中国旧文化已濒临灭亡,其文学艺术也开始改变。孔子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要。那些受过欧美教育的中国人已经认识到,应该向中国传统文化中增加新的部分,而我们的文明正是他们需要的。但中国人并不把我们的东西全盘接受,这正是中国的希望之所在!因为中国如果不采用军国主义那一套,将来产生的文明也许比西方已有的种种文明更为先进。”

        罗素讲这番话时,中国还处在20世纪20年代,今天再看罗素的话,我们无法不感谢这位睿智的英国人对中国人民的由衷赞美和理解。为什么在那样贫瘠的年代,中国人仍能显示出一份沉着的自尊?为什么我们明知日本与西方列强无不靠侵略起家,却依然没有像他们一样穷兵黩武,以恨抵恨?

        因为我们知道,天地间唯“仁义”是人类的终极道义,人与人之间唯“仁和”是人类最终的归属和家园。而讲究仁义与仁和也绝不意味着我们就任人欺凌、任人宰割,这一点,八年抗战,当日本人使尽惨绝人寰的暴虐却发现中国人非但不服软反越战越勇时,他们才明白,中国人是怎样一条不畏强暴的汉子,“中国精神”是怎样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也因此,根植于整体的中华文明,终于成就了五千年不倒的中国人,对此中事学者蒋百里讲得好:“中国民族大文化的妙处,就是同化的攻势和武力的守势;取攻势我们用不着杀人,取守势我们可以拼命。”

        但我们不想轻易拼命,不是我们害怕谁,而是在这样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我们更不想他人失足,导致大家一起受苦受难。这就是真自信的根基,也是大自信的内敛:他不但爱自己,他也爱别人;他不但自己受苦知道痛,他看别人受苦也能感同身受;他从不藐视任何民族与国家,因为他明白,四海之内皆兄弟;他从古至今最热爱的一件事就是和平,因为他懂得,渴望和平绝不意味着贪图安逸,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有太多的事要做、要完成、要实现,舍此我们就无法安心,对整体也没法交代。</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遇见觉知的自己,小说《遇见觉知的自己》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遇见觉知的自己 第八章 觉知问答:觉知的信念——中国精神(1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