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TXT下载>>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二十五章 把握示弱诚信表征(4)TXT下载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二十五章 把握示弱诚信表征(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十五章把握示弱诚信表征(4)

        曾国藩时任直隶总督,天津归辖直隶,处理教案的重任理所当然落到他的肩上。这个时候的曾国藩身体状况很差,左眼失明,患有严重的眩晕症,每天头晕眼花,上吐下泻,精力衰竭。当他接受这个重任时,他感到压力巨大,特别的棘手,给曾纪泽、曾纪鸿写了一封遗书,以明必死心迹,“所自信者,年老病躯断.不吝于—死,虽危骇之际,当不至迷乱失据。”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曾国藩前往天津,参与处理此案的有通商大臣崇厚、工部尚书毛昶熙和江苏巡抚丁日昌。8月4日后,李鸿章接任直隶总督,曾国藩回任两江,但直到处理完案件离开。经过调查、取证,曾国藩先后共逮捕了无辜群众八十多人,于8月23日和9月13日分两批结案,共杀天津市民二十人,充军二十五人,同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和知县刘杰交刑部治罪,革职充军,还付给法国“赔偿费及抚恤费”共五十多万两银子。朝廷令崇厚为钦差大臣,12月赴法国道歉。

        教案发生后,国内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朝廷的态度,曲意求和,一种是清议派,主张借机驱赶北京、天津一切外国机构与外国人。法国态度非常强硬,要求杀凶手、杀天津府县官员。面对这样的形势,曾国藩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如果采取强硬的措施,与法国针锋相对,可能引发战争,造成更大的损害。如果对老百姓采取过硬的措施,就会得罪清议派、得罪中国人民;如果坚持“与民请命”,那么又与清廷的和好态度相冲突;如果像清议派所说的“痛诋和局而轻言战争”,宣战、驱赶所有在京领事、外国人、停止通商、传教等,那么得罪的不只是法国,而是在华的所有外国人,全面战争在所不免。处于这样境界的曾国藩左右为难,遵循了清政府曲求和好的基本策略。他说:

        纵令要挟百端,止有曲求和好之一法。惟所以曲求和好者,终不外严办正凶、厚赔巨款二事,深恐求和愈急,要挟愈多。

        他认为,只有“曲求和好”是唯一的办法,要做到“曲求和好”具体的途径是两个:一个是严肃处理杀人凶犯;一个是赔钱。天津教案中打死外国传教士和经商者二十人、中国教民三四十人,焚毁法国领事署、天主教堂和仁慈堂,波及英、美的几所教堂,不惩办正凶、陪巨款,要想平息外国人的愤怒是做不到的。这样的事情,即使放在今天,恐怕也很难做到。然而难道曾国藩真的就想拿国人的头颅去祭奠法国人的旗帜?曾国藩一直主张为民请命,拿百姓的头颅去祭奠外国人的旗帜,也是他不愿意做的。他说:

        辈身在局中,岂真愿酷虐吾民以快敌人之欲?徒以边衅一开,则兵连祸结,累岁穷年而未有已。

        他所思考的是国家的大局,国家的安危。为了国家的大局,整个国家的安危,有时不得已必须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生命。曾国藩一贯主张中华自强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在这一二十年里,国家要保持相对的安定,不轻易与外国人开战。他不愿意因为天津教案处理不妥而引发战争,因此一直战战兢兢,“查办津事之旨,即不欲以百姓一朝之忿,启国家无穷之祸,故奏明立意不开兵端。”不开兵端是因为没有能力开兵端。当时,国家军队不堪一用,战守毫无把握。“各省绿营兵一无可用”,“中国海上炮船全无预备,陆兵则绿营固不足恃,勇丁亦鲜劲旅。若激动众怒,使彼协以谋,我处处宜防,年年议战,实属毫无把握。”当然也不是毫无精勇的军队,淮军就是一支能够战斗的队伍,“然劲者亦不满二万,能防御一口,未必能遍防各口;能保全一年,未必能力持多年;能抵敌一国,未必能应付各国。”“能备于陆,不能备于水,能备于直隶,不能备于沿海沿江各省。”“所以低首下心曲全邻好者,盖以大局安危所系,不敢轻于一试。”这是曾国藩最真实的心态。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情况下,曾国藩不得已采取了曲意和好的策略,处理正凶、赔给巨款,其心情之痛苦、矛盾、复杂是可想而知的。

        有人建议,采取“厚结英、俄以法国”的外交手段。曾国藩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他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他认为,“英、法之交固于胶漆,英国威使之求逞于我,其毒计有数倍于法国罗使者。边衅一开,各国合从,势必兵连祸结,无有已时。”他分析指出,西方列强“诸国合纵之势、狼狈之情则牢不可破”。“今日西洋各国穷年累月讲求战事,约从连衡,窥伺衅隙,乃前古未有之局,与汉之匈奴,宋之辽、金迥然不侔”。当时西方各国,在侵华问题上构成了坚固的联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法联盟、后来的八国联军攻打北京,都说明了这个事实。曾国藩所担心的不是和法国一国开展,而是因此而与整个在华的西方势力开战。与一个法国开战,也许还有胜利的可能,但要是和在华的几个国家开战,那就毫无把握。曾国藩并不是一个怕死的人,他不怕死,也不怕战争,但是不能轻易由中国人启动战争。他在写给奕?的信中也表达了为民请命的决心:

        若法人寻衅已久,今一遇此事,立意决裂,是亦无可如何之事。我中国但当战兢惕厉,为民请命,能坚持一心曲求和好,至事机能否挽回,生民果否荼毒,自有天意主之。当咸丰八、九、十年间,洋务业已不可收拾,岂意近年尚能安帖如此?亦尽其在我,以俟天心之默眷圣朝而已。</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小说《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二十五章 把握示弱诚信表征(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