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TXT下载>>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九章 团队精神培养术(2)TXT下载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九章 团队精神培养术(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九章团队精神培养术(2)

        使用团队精神之法

        善于鼓气,是曾国藩使用团队精神的一大特点。一个组织,一支军队有没有战斗力,有没有战斗意志,能不能吃苦耐劳,能不能在遇到强敌的时候敢于亮剑。曾国藩十分重视士气的鼓动,善于激活愿景、沟通上下、激发热情。1854年3月湘军成军出师,他组织了盛大的出征仪式,发布《讨粤匪檄》,激励士气。他经常给各级将领写信、写对联,一有机会就召见或者看望他们,以增强统帅和下级军官间的亲密关系。对于鼓舞士气来说,激励是最好的措施。曾国藩激励的措施有很多,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政治的、有名誉的;有感情的,有感觉的。他坚持找军队各级领导,包括营官、哨官谈话,这是感情投入;坚持到部队点名、看操、训话,这是感觉激励;表现好的给予金钱等奖励,这是物质奖励;战场立功的,给予提拔,这是政治的奖励;战死疆场的,给他们建祠,并著文纪念,这是名誉的奖励。对追随者的优点,曾国藩总是津津乐道。有两副对联,可以作为证明。

        矫激近名,扬人之恶;有始无终,怠慢简脱。

        平易近人,乐道人善;慎终如始,修饰庄敬。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忧以终身,乐以终身。

        乐道人善、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就是多发现追随者的优点,并且加以颂扬。这是一种高明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术。领导者这样做,追随者往往乐于被他所使用。曾国藩说:

        如大河水盛,足以浸灌小河,小河水盛,亦足以浸灌大河,无论为上、为下、为师、为弟、为长、为幼,彼此以善相浸灌,则日见其益而不自知矣。

        通过对追随者善的张扬,达到影响追随者“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善于预筹“气”,是曾国藩使用气的又一特点。所谓预筹,就是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把握之战。在这个问题上,曾国藩曾经吃过亏。他在总结1854年的作战经验时反省自己道:

        臣国藩自二十五夜失去座船,暂驻陆营。本拟另办一船督饬水师,不图逆党上窜,既不能分军回剿;风波突起,又不能不往修理。而自浔至汉数百里江面,将复为贼所有,曷胜愤懑。细思臣等办理错谬之处,盖有二端:武汉当留重兵驻守,并当留战船数十号以为后路声援,兹因江汉无战船,致使贼匪乘虚上窜,其失一;九江未破,遽攻湖口,冀通江西饷道,弁勇冒险轻进,致轻舟百馀号陷入内河,一军分为两截,外江无小舟,内湖无大船,击形薄弱,其失二。

        1854年虽然曾国藩捷报频传,但是问题也不少。攻下武昌后,没有建立武汉为中心的上游根据地,致使武汉以及湖北很多战略要地得而复失;更为惨痛的是在回援湖北中,著名干将罗泽兰战死,给湘军造成巨大的损失。战略进攻上,急躁冒进,九江没有攻下,就急于攻打湖口,特别是一些下级指挥官,轻易冒进,与主力失去联系,兵力分散,战斗力减弱,导致失败。一天晚上,石达开指挥太平军水师偷袭曾国藩水师,当时曾国藩坐船周围战船少,仓促应战遭到惨败,连他的座船也丢弃了。他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投水自尽,幸亏被人救起。这次失败后,很多人要离开他,他拿出路费,说:你们都回去吧,我留在这里,等我好转了,你们要来我欢迎。要走的人受到感动,很多又留了下来。进攻湖口、九江都是轻率的行为。当时太平天国处于全盛时期,著名战将很多,如石达开、林启荣等集中在江西一带,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与顽强的战斗意志。曾国藩没有仔细分析形势,过分相信军队的“一鼓作气”,一味的猛攻猛打,从而出现湖口之败、九江久攻不下。

        他总结说:

        大约用兵无他谬巧,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唯荀铦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忽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敝,此善于用气者也。”“足下忠勇内蕴,迈望无前,惟猛进有余好谋不足。

        后来的很多战役,曾国藩都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战争的胜利推进。安庆、金陵攻城之战,曾国藩采用的正是这一领导术。具体做法是逐渐用深沟长壕、精兵强将包围城池,重点打击外部援兵,直到城中再无粮草、城外再无援兵,才开始发动对城市的重点进攻,并且一举攻破。

        善于凝神聚气,形成合力,也是曾国藩使用“气”的一大特点。主要表现为讲究团结、维系民心、集中兵力、坚守蓄气等四个方面。1854年底他在上给咸丰的奏折中不无自豪地说:

        臣等一军……特耳国藩、臣塔齐布二人亲如昆弟,合如胶漆,即在事人员,亦且文与武合,水与陸和,兵与勇和,将与卒和,粮台官绅与行间偏裨,均无不和。全军二万人,几如家人骨肉之联为一体,而无纤芥嫌隙之生于其间。

        曾国藩最看重民气问题,他爱民有所取舍。他说:“民宜爱而刁民不可爱,绅宜敬而劣绅不必敬。”刁民一词,曾国藩没有解释,但是据一般的理解应该是刁钻古怪,言行不合礼义、反对官府的人。在爱民上,曾国藩要求“大抵与兵勇及百姓交际,只要此心真实爱之,即可见谅于下。”这个要求的基础是诚信。在能战、爱民、敬绅的关系上,强调“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官绅为第三义”。</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小说《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九章 团队精神培养术(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