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TXT下载>>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六章 呵护湘军集团安全(3)TXT下载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六章 呵护湘军集团安全(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六章呵护湘军集团安全(3)

        本日接奉寄谕,亦令少荃亲剿金陵,而弟信又言广贼尚发米一斤四两,可知时候未至云云。余遂决计请少荃来金陵,同心办贼。今日先咨弟处,明日即咨少荃,并专案复奏也。今日陈虎臣自苏归来,具述少荃于吾兄弟休戚相关患难相顾,与昌岐之言相同,且炸炮轰倒之城,实可骑马而登,胜于地洞十倍。少荃亦有信来,愿派季泉带炸炮来助。吾意季泉来,不如少荃亲来,盖深知老弟之心,不畏少荃占弟之名,而颇畏季泉之勇不受约束也。弟接奉寄谕及兄此信,亦望作一信邀少荃前来会办。此事余踌躇已久,细思吾考妣今若尚在,吾以此疑敬询吾亲,必日:“速请李中丞来会剿,无令尔沅弟久郁郁也。

        信中不惜请出地下的父母来劝导弟弟,可谓用心良苦。此后几天的信,大抵都是劝他不要独享大名以保身体的话。直到17日接到曾国荃已经写信去请李鸿章来会剿的信,曾国藩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又写信去表扬他“豁达恢宏、识量过人”。

        曾国藩真的希望别人来帮忙吗?不希望。4月份福明阿派遣六千人来,被曾国藩打发去守江北,就是证明。

        但是曾国藩向朝廷表达希望李鸿章亲自来。李鸿章是他的学生,是深刻知道老师的心思的,又怎么会作出对不起自己恩师的事情来呢!曾国藩多次说道:曾家和李家就是一家。李瀚章、李鹤章、李鸿章都是曾国藩一手栽培出来的。李瀚章最初只是湖南的一个知县,李鸿章只是一个编修,他们能够做到“正部级”以上的高官,都是曾国藩的功劳。为什么曾国藩非要李鸿章来,而不愿意他的部下来?这是因为,李鸿章的部下“不受约束”,曾国藩有恩于李鸿章,却无恩于他的手下,即使有也不够深、不够厚,他们来,看到那么大一块肥肉,而不动心?而不争夺?李家军带的是新式武器,一顿猛攻,金陵城不破才怪。当朝廷谕旨下达到李鸿章时,淮军的一些将领看到立大功的机会来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的说:“湘军百战之绩,垂成之功,岂甘为人夺?若往,鲍军遇于东坝必战。”也有的说:“湘军之中疾疫大作,鲍军十病六七,岂能当我巨炮?”李鸿章终不为所动。他对上奏朝廷说曾国藩完全能够平此大乱,金陵即日可克。又说长兴没有攻下,不能进攻金陵。听说要攻打长兴,清廷只好说那你打下长兴再进攻金陵。不久长兴克复,朝廷又催。这个时候李鸿章拿出了一个好笑的理由,他说:“天气炎热,洋枪连放即红,多则炸裂;开花炮放至十数出,即不能着手等语。”对李鸿章迟迟不来金陵,曾国藩上奏朝廷帮他解释说:“李鸿章平日任事最勇,进兵最速,此次会攻金陵,稍涉迟滞,盖绝无世俗避嫌之意,殆有让功之心,而不欲居其名。”师生一唱一和,将一曲双簧戏表演的淋漓尽致。最后,李鸿章还是没有去金陵,从而,避免了曾李可能产生的矛盾。

        第三,迅速攻克金陵。按照曾国藩的意思是不急的,但是曾国荃坐不住了,从5月开始,连续不断地进攻金陵。他知道唯有自己攻下金陵,才可以独享功劳。6月14日,洪秀全吞金自杀,6月16日午时攻克金陵,19日萧孚泗抓捕李秀成,朱洪章抓获洪仁达。这样才总算避免了曾李分裂的危机。

        化危为机术

        曾国藩深知,官越大、权越大、功劳越大,引来的猜忌、怀疑也就越大,可能引起的危险也越大。如何化解这些危险,是一门很深的领导艺术。中国古代有很多这方面的典范。有的不断将自己的亲戚儿子送往前线,有的将军出门大战,家里广置财产;有的干脆把兵权交出来,自己做富翁,过舒服日子。像韩信、彭越这样不懂官场的人,才糊里糊涂成为当权者的刀下鬼。曾国藩深通此中奥妙,所以才有积极的应对措施,确保了湘军的安危。

        曾国荃攻克南京,对于清廷来说,是一件关系执政地位的天大的好事,但也是一件令统治者极其担忧的“坏事”、“愁事”。洪秀全的天国被灭了,但是曾国藩的湘军却异常强大了。居功自傲、拥兵自重,或者竟反戈一击,调转对付敌人的枪口来对付自己,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这个时候的清朝政府是“孤儿主政,寡妇当家”,国库空虚,兵力单薄,就像案板上的肉,再也没有能力来对付像湘军一样的军队了。所以,他必须在思想上有所警觉,言语上有所警示,必须作出一些事情来暗示曾国藩,要他好好约束自己。清廷主要抛出了四件事,来试探曾国藩的反应。

        第一件,拉脸色。金陵没有攻破之后,朝廷下旨叮嘱曾国荃,要他在攻克金陵后立即上奏朝廷。金陵城攻克后,曾国荃会同杨岳斌、彭玉麟三人一同发了一个八百里加急的折子。这是个报喜的折子,本来应该给予奖励,可是朝廷接喜报后下的两道谕旨,却令人胆寒心惊。前道谕旨指责曾国藩不应该提早离开金陵城中战场,回到雨花台大本营,如果因为他的离开产生变故将严厉处罚。后道谕旨继承了前道谕旨中的一些内容,告诫曾氏兄弟不要骄傲。清廷这样做,无非是给点脸色,敲山震虎,要曾氏兄弟小心。这是压的艺术。

        第二件事,追财富。南京未克之前,盛传太平天国积累了巨额的金银财富,打破金陵后,并没有发现巨大财富。真的有还是没有巨大财富,现在还是一个秘密,既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考古发现,所以现在还无法揭秘。就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有这笔钱,当时曾国荃部裁撤的时候欠饷几百万两,何必打白条呢?当时朝廷有一批人相信有这笔财富的,其中贾铎就是。他上书朝廷,要求追查这笔财富。破城之时,清廷有令:“金陵积有巨款,自系各省脂膏,仍以齐各路兵饷、赈济之用,于国于民,均有裨益。”按照清朝的制度,俘获敌人财富必须如实上报国库,如有瞒报,一经查清,严格处理。所以,这道谕旨对曾国藩来说,也是要命的一招。</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小说《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六章 呵护湘军集团安全(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