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TXT下载>>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六章 呵护湘军集团安全(2)TXT下载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六章 呵护湘军集团安全(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六章呵护湘军集团安全(2)

        同治元年正月,朝廷任命李元度为浙江按察使。2月9日,曾国藩接到朝廷任命通知,22日再一次参劾李元度。弹章中有 “该员前既负臣,后又负王有龄”这样的话。曾国藩为什么要那么严厉的参劾他?原因就是他辜负了曾国藩的期望,背离了湘军这一团结性很强的组织,走到自己的政敌阵营中去了。过去李元度的军队叫做“平江勇”,现在叫做“安越军”,平江勇打的是湘军的旗号,而安越军打得却是何桂清、王有龄的旗号了。为什么他又要说“后又负王有龄”呢?因为朝廷知道,李元度已经倾向于王有龄,成为打压曾国藩的一颗棋子,曾国藩说他有负王有龄,就是说李元度是一个反复的小人,不可使用,以堵朝廷的嘴巴,使清廷不再重用于他。这样才能够彻底打消清廷依赖李元度分裂湘军的做法。

        脱离湘军系统,而另谋发展,在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是不能容忍的,这从对另外几个人的态度也可以看出。陈至立是鲍超手下的一个营官,感觉在鲍超手下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离开鲍超到河南去某发展。曾国藩硬是将他参倒押回处理。当时给陈说好话的很多,但曾国藩一直态度端严,没有松口,直到交给鲍超。周凤山本来在塔齐布手下做副将,塔齐布死后,他负责塔军,但是连续打了三个大的败仗,被革职。1861年12月,河南巡抚严树森奏调周凤山招旧部3000人赴河南。周到河南后,派遣刘江清到湖南招勇,可能是刘态度不好,遭到湖南巡抚毛鸿宾的严厉参劾。毛是曾国藩一手提拔起来的,是曾国藩的死党,自然是一心一意维护湘军的集团利益的。他参劾周凤山是败军之将,在江西一败再败,没有独当一面的才能。指责他用人不当、识人不明,所用刘江清包养情妇、在职做生意、横蛮冲卡,官德恶劣。批评河南官员,用人不明,对河南居天下之中的重要地理位置的意义认识不够,有误大局之嫌。毛鸿宾的这种指控不仅越俎代庖,而且小题大做。他之所以这样指控周凤山,根本原因还是他脱离了湘军集团,另谋发展,不利于集团的团结、稳定。

        曾李双簧应对朝廷

        对太平军的战争中,各个战场都可以立功,但是最大的功劳应该是攻克南京,摧毁太平天国的国都,铲除洪秀全等国家首领。曾国荃像是一只老练的猎狗,在金陵城边坚守了2年。到1854年5月,大功即将告成。这个时候,朝廷要求李鸿章赴金陵会剿,其用意非常深刻,一方面,金陵周边的几个主要城市苏州、常州、杭州相继攻克,迅速攻下金陵是重要的战略部署,也是朝野的巨大希望,不能再拖;另一方面,李鸿章是的学生,安排他来摘桃子,可以起到离间师生关系的作用,让李鸿章在金陵战役中分得一杯羹,以此平衡两人的力量,减轻曾国藩的重量。为了掩盖这一意图,朝廷在上谕中强调大局问题,说:

        曾国藩身为统帅,全局在胸,尤当督同李鸿章、曾国荃、彭玉麟和衷共济,速竟全功,扫穴擒渠,同膺懋赏,总以大局为重,不可稍存畛域之见。

        以此封曾国藩的嘴巴。清廷自然也知道李鸿章与曾国藩的关系,要他去南京会剿抢夺曾国荃的功劳,他是一定不会去的,所以谕旨中特别提到“李鸿章岂能坐视?”要他“相机进取”。同时,朝廷也考虑到,曾国荃坚守金陵这么多年,现在功在垂成,要李鸿章过去帮忙,以分享他的功劳,心里一定会有看法,会不高兴,会有抵触情绪。因此,要求曾国藩“总以大局为重,不可稍存畛域之见”。如果李鸿章真的去会剿,则结果可能就会造成湘军分裂的倾向。对朝廷的这着棋,曾李都看的很清楚。两人上演了一曲精彩的双簧,双方互给足了面子,也给了朝廷一个很好的交代,达到了维护湘军安全的目的。

        曾国藩重点做了三件事:

        第一,向朝廷保证,欢迎李鸿章会剿。他5月22日上奏《遵旨统筹会剿金陵摺》,折中谈到自己因为李鸿章是封疆大臣,又值劳苦之际,不敢要求他来帮忙,又说曾国荃战斗非常激烈残酷,“焦劳致疾,饮食渐减,身发湿毒,不便起坐,饷项奇窘,尤为可虑”,因此希望李鸿章来。在这封奏折里,曾国藩还解释说:

        然使仅请派将前来,其知者以为怜该抚之过劳,信苏将之可恃;不知者以为臣弟贪独得之美名,忌同列之分功,尤非臣兄弟平日报国区区之意。合无吁恳天恩,饬催李鸿章速赴金陵,不必待七月暑退以后,亦不必待攻克湖州之时。金陵早破一日,天下之人心早安一日,俾发、捻东窜不至掣动大局,饷项奇绌不至更生他变,实为至幸。

        曾国藩将话挑明了,说了清廷没有说出来的话。以此消除清廷的疑惑。这实际也是曾国藩的一种博弈手法。

        第二,做好弟弟的思想工作。对于朝廷派李鸿章来会剿的事情,曾国藩早在朝廷下旨之前已经有所推测。4月16日、20日他写给沅弟的信中谈到这一问题,他劝说道:“如奉旨饬少荃中丞前来会攻金陵,弟亦不必多心,但求了毕兹役。”“金陵之克,亦本朝之大勋,千古之大名,……吾兄弟名望虽减,尚不致身败名裂,便是家门之福。”

        皇帝的谕旨是5月8日下的,5月14日曾国藩接到谕旨,到22日才回奏。这期间曾国藩在做什么呢?从14日到18日,曾国藩每天一封信给曾国荃,做他的思想工作。5月14日的信中说道:</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小说《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六章 呵护湘军集团安全(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