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TXT下载>>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五章 博弈湘军指挥权(3)TXT下载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五章 博弈湘军指挥权(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五章博弈湘军指挥权(3)

        10月,咸丰立即下令曾国藩“即将选募之楚勇六千名,酌配炮械,筹雇船只,由该侍郎督带驶出洞庭湖,由大江迎头截剿,肃清江面贼船。”

        11月,江忠源被任命为安徽巡抚,就急急忙忙奔赴安徽。而他所带的兵力远远不够。当时太平军在安徽所向无敌,攻克安庆省城、桐城、舒城,威逼庐郡,周天爵、吕贤基战死。宋晋建议朝廷命令曾国藩“挑选练勇,雇觅船只,顺流东下,与江忠源水陆夹击,速殄贼氛”。咸丰采纳了这一建议,并且立即命令曾国藩:“自洞庭湖驶人大江,顺流东下,与江忠源水陆夹击。”

        12月16日,咸丰下旨,要求曾国藩赴援安徽,“以济燃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咸丰想急于调动这支军队的心情是如何迫切。而他对当时曾国藩训练军队的情况缺乏具体的了解,究竟训练得怎么样,能不能立即拉出去打仗,拉出去后胜算有多大,一概不知。

        对于咸丰急于星火的催逼,曾国藩采取的博弈策略就是按兵不动。所谓按兵不动,就是准备不充分不出兵。准备主要包括勇的招募与训练,战船的制造、购买,枪炮武器的添置,后勤保障的筹措,军队编制的设计等等。曾国藩从1853年9月开始构思练勇6000人,10月底考虑水师的问题,按照计划进度,组建水陆两军,至少要到1854年元宵节以后才能出征。曾国藩与咸丰的矛盾、冲突其实就是三个月的时间问题。对于曾国藩来说,有了几个月的准备,就可以拉出一只像模像样的军队;如果没有这几个月,拉出去的也许就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曾国藩组建水师,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一切从零起步,要船没有船,要炮没有炮,要钱没有钱,摸着石头过河,一切都要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想办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比如战船,采用了几种模型,都不成功;又比如子弹,曾国藩亲自试验,开始用生铁,没有做成,后改用熟铁才成功。筹备粮饷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现在御贼不难于陆,而难于水;不难于兵,而难于饷。”曾国藩做事讲究充分的准备,他秉着对勇,也是对自己与事业负责的态度,强调:“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特别是对于勇,他十分强调训练,认为“新招之勇未经训练,断不可用。”训练时间上,起码要二个月,才可以带上战场。对当时的战争,曾国藩看得非常清楚,与太平军决战长江,“不难于陆战,而难于水战。”12月,大多数船还在船厂,根本称不上是炮船,拿什么“驶出洞庭湖,由大江迎头截剿” ?更莫说是,“肃清江面贼船”。所以说,咸丰的指挥纯粹是“病急乱投医”,抓根稻草当救星,属于盲目的瞎指挥。按照这种指挥出兵,带着一批没有经过训练的、善良、纯洁的乡下青年去打仗,不是去送死,又是去干什么呢?而且曾国藩是靠民间的力量、靠自己的募捐组织军队,国家不出钱、不出人、不出力,没有明显的后发优势,禁不起失败,“如其毫无把握,后此更难措手。”“一经挫损,后遂无继。”所以不能不慎重,不能不拒绝咸丰的瞎指挥。

        在拒绝咸丰立即出师的命令上,曾国藩表现出了坚毅、不屈、倔强的领导品格。在拒绝的方式上,他尽量做到有礼有节,滴水不漏,不让咸丰抓到小辫子。

        这里我们重点谈一下12月16日的谕旨以及曾国藩的态度。在这道谕旨里,咸丰的态度非常强硬,他发出一连串得质问:安徽形势危急,你按兵不动是什么意思?你想一个人统管几个省的军权吗?不是说你很能干吗?做给我看看!像这样的责备是很重的,一般的大臣哪里受得起,但是曾国藩顶住了。21日,他专门上了一道奏章,来阐述自己的看法。曾国藩谈到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黄州巴河被贼綜占据,必先扫荡鄂境江面,乃能赴”;二是“起行之期必俟粤东解炮到楚,稍敷配用,即行起程”三是“武昌为金陵上游,贼所必争。目今宜力保武昌,然后可以进剿”;四是“臣所练之勇,现在郴桂一带剿办土匪,不能遽行撤回,俟来年正月船炮将齐之时,一并带赴下游”。五是四省合防问题,是骆秉章、吴文镕、江忠源等人提出的,而不是曾提出的。咸丰认为曾国藩是在争权,实际上是误解了他,所以曾又把球踢了回去,最后表达了自己的忠诚之心。他说:

        饷乏兵单,成效不敢必,唯有愚诚不敢避死而已。与其将来毫无功绩,受大言欺君之罪,不如此时据实陈明,受畏葸不前之罪。

        咸丰本来是想以严厉的态度来督促曾国藩出兵,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下级竟是这样的倔强,一点面子也不给,一拳打出,软绵绵的,一点力也不受。听了曾国藩的解释,咸丰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安慰他说:“成败利钝,固不可逆睹。然汝之心,可质天日,非独朕知,若甘受畏葸之罪,殊属非是!”又下旨表扬他说:“汝以在籍人员,能如是出力,已属可嘉!”

        一抑一扬,正是领导者惯用的艺术。抑是发自内心的,是维护其政治权威的需要;而扬只是手段,是为了掩饰其抑的心理而作出的虚假的选择。三件事可以看出。一是关于杨健的问题。杨是衡阳人,原任湖北巡抚,退休后在家乡做了一些好事。死后,地方绅士请求将他作为乡贤祭祀,没有批准。曾国藩到衡阳办团练,他的孙子捐银二万两。曾国藩上奏朝廷,请求“特旨准其从祀乡贤,无庸再交部臣核议”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又不要朝廷出钱出力,又可以起到鼓励地方风气的作用,有什么不可以呢?但是咸丰不仅没有批准曾国藩的请求,反而要治他的罪,“部议革职”,后改“降二级调用”,原来是正二品,降二级就是四品了。一件小事,需要这样严肃处理吗?不需要。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为了打压曾国藩,让他明白,你不过是我的下级而已。二是1854年湖南战事。1853年、1854年上半年,曾国藩的贡献是很大的,一年湖南肃静、出兵后四次大捷,仅有岳州陆军之败、靖港水师之败。对于成绩,咸丰不予肯定。相反批评他“专顾湖南,不为通筹大局之计!”责问他“平日所以自许者何在!”靖港之败,对他的处理是“即行革职”,告诫他“不可从事孟浪,再致挫败”。三是攻克武汉后,咸丰开始授予曾国藩湖北巡抚的职务,但刚刚七天,立即免除他的职务。据说,咸丰得到武汉三镇收复的消息时,很高兴,立即下令给予曾国藩奖励,提拔他为巡抚。命令发出后,有人说曾国藩以一个在籍侍郎,带领一支军队这么能战,令人担心。又据说,有人说去了一个洪秀全,又来了一个曾国藩。咸丰本来对曾国藩不满,听了这些火上浇油的危言谗言,咸丰哪里还敢授予曾国藩地方督抚的权力。不仅撤销任命。而且令人好笑的是居然说:我知道你要推辞的,所以干脆我主动免了你的职,你好一心一意征剿敌人。</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小说《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五章 博弈湘军指挥权(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