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TXT下载>>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一章 广泛吸取他人智慧(5)TXT下载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一章 广泛吸取他人智慧(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一章广泛吸取他人智慧(5)

        为了确定一件事,曾国藩与别人商量,有时因为意见不同,往往相持不下,而一旦形成决策,坚决执行。小池驿战役,是他和胡林翼共同商量、一同指挥的。两人在决策上,书信往返商量,敲定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前线指挥员的人选问题上,胡林翼提出由多隆阿担任,曾国藩有不同意见,认为他与鲍超等人不和,难以担当,予以否定,两人往返讨论了20多天。最后,决定形成后,他即坚决支持多隆阿,全力配合,打好了这一仗。

        曾国藩商量式领导术,有三个特点:

        第一,始终把商量摆在重要的位置。一个优秀的、卓越的领导,总是善于发挥追随者的智慧,以取得决策的最佳效果。作为一个统帅,曾国藩从不独断专行,始终做到与同级、下级、幕僚、地方乡绅商量。商量的范围,既有重大问题、重大决策,也有具体问题、具体事件;有决策的制定,也有决策的执行;有军事、吏事;也有行政、地方事务;对那些事关全局、事关百姓利益,以及自己不熟悉与敏感的新思路、新办法,更是反复商量,谨慎不苟。1859年,湘军已基本上控制了江西局面,建立了稳固的“两湖”(湖南、湖北)根据地,战略形势到了一个拐点。然而这年夏天,朝廷命令曾国藩西赴蜀。曾国藩利用西进机会,到湖北与胡林翼、官文等会商。通过会商,形成了进兵皖南的统一认识。以后的作战,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次的商议开展的。

        第二,尊重追随者的主体地位。领导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是忽视追随者的这种主体地位,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追随者。曾国藩采用商量的方式开展领导工作,突出追随者,尊重追随者,充分发挥了追随者的主体作用。他将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分析敌情的思路、当地乡绅的看法,以及与幕府商量的结果,提供给下级或者同级,要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作出决定。这样做,既坚定了下级的决心,拓宽了其视野,启发了其思路;也激发了追随者的思考力、创造力,能够实事求是,灵活机动实施决策。1862年5月初,曾国荃率不足2万湘军渡过长江,进扎雨花台,充分体现了曾国藩对追随者主体地位的尊重。兵进金陵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曾国藩反复给曾国荃写信,就路线、条件、兵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坦然承认“此等大局,余亦不敢自是。”要求曾国荃 “自行审查机势”、“自行斟酌”。曾国荃根据当时的实际,毅然孤军深入,屯兵坚城之下,像一棵钉子死死钉在敌人的心脏,改变了整个战局形势。

        第三,注重平等对待追随者的商量方式。商量式领导艺术注重民主、平等,是一种和谐的领导艺术。追随者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哪怕是不正确的观点、办法,也可以表露,不会受到讽刺嘲笑。在商量上,曾国藩总是态度谦虚而诚恳,口气柔和而婉曲,让人感觉舒畅、平等。曾国藩与胡林翼、李鸿章是亲密无间的战友,特别是李鸿章,是曾国藩一手栽培出来的,曾李两家亲如一家。在和他们商量事情上,曾国藩态度非常的诚恳,常用“是否”、“请裁示”、“祈酌之”、“务恳”、“求”等词语,表达自己的诚意;同时不卑不亢陈述自己的观点、看法,以期得到认同、支持与帮助。对待自己管理的统领、营官、厘官以及地方官,曾国藩与他们商量事情时,态度也是非常的谦和中允,没有架子。他这样做,让人觉得不是统帅在做指示,而是和朋友谈建议、体会、看法。有一段时间,曾国藩对萧辅丞带六千兵不满,认为他才力不够,不能带那么多兵。在处理上,他却只给彭雪琴写信,写明自己对萧能力的看法与担心,希望彭“早为之计”,“免其竭蹶”,不强行决断。

        充分发挥众人的智慧、才华,而不依赖单个人的能力,这是取得伟大事业成功的关键,也是曾国藩坚持商量式领导艺术的内驱力。早期曾国藩以乡绅的身份组建团练,处于“客”的地位,各方面依赖别人。与追随者的关系是松散的,甚至是朋友似的,很多的追随者是他或者通过他的亲朋请来的,自然在领导上,就不能简单命令。湘军和经制兵的最大区别就在这里。湘军结构松散、依靠领导者的影响力;而经制兵则依赖军队的结构体系、制度来维系。而且湘军的许多将领是知识分子,是乡绅,他们参加军队之前就有产业、有社会地位、需要得到别人的尊敬与信任。商量式领导艺术正好适合这一组织结构,可以很好的发挥众人的智慧与才华、调动大家的主观愿望与积极性。这样做的优点:一是弥补了自身的不足。1858年前曾国藩性格过于倔强、执着,建功立业的志向过于强烈,导致与江西官场的矛盾、军事上的急躁冒进,靖港、九江之败,就是典型事例。商量就是取人之长,克己之短,就是“与人为善、取人为善”,“如大河水盛,足以浸灌小河,小河水盛,亦足以浸灌大河,无论为上、为下、为师、为友、为弟、为长、为幼,彼此以善相浸灌,则日见其益而不自知。”二是发挥了追随者的主观能动性。曾国藩以平易近人的商量式领导艺术激发了追随者谋事的热情、干事的。曾国藩的书信,有不少是就某些问题和追随者共同探讨的,追随者的来信为他提供某些方面的情况,阐述自己的想法,为曾国藩决策提供了参考,使他能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决策问题。他善于引导下级主动想问题、出主意。在剿捻时,曾国藩多次和刘铭传等将领商议策略,刘铭传建议防守贾鲁河与沙河。根据这一建议,制定了河防策略,控制了捻军“飘忽不定”的马蹄。商量式领导艺术给追随者以较大的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空间。军事上,左宗棠在浙江、李鸿章在上海、曾国荃在金陵,行政上,沈葆桢在江西、袁午桥、乔松年在安徽,都能够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决策能力与执行能力。三是有利于下级脱颖而出。商量式领导艺术,允许追随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因此,追随者必须观察形势、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必须站在领导者的立场、角度,设身处地明辨是非、运筹帷幄、作出决定;这样能力就得到全面提高,一旦有机会独立行政,就可以崭露才华、脱颖而出。</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小说《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十一章 广泛吸取他人智慧(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