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TXT下载>>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二章 长兄双肩担责任(7)TXT下载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二章 长兄双肩担责任(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章长兄双肩担责任(7)

        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做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在曾国藩看来,读书与农工商是一样的,当官与教书是一样的,做传食之客与担任幕宾是一样的,方式是自立,目的是“求食”。“求食”,不是一般的获取食物,也不是不择手段的获取食物,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当的职业、工作去获得养身、养家的资财。求食,强调的是自食其力,自立自强,不论是劳心还是劳力,不论是读书还是从事工农商,不论是做官还是教书,分工不同,目的一致,都是自立自强,自食其力。读书人以知识谋食。科名,则是获得食物的一个阶梯。只要努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终会有顺畅之时,即使最后得不到科名,也没有关系,还有其他的工作可以自食其力。这种对科名的理解,在当时来说,恐怕也只有曾国藩这样的卓越人物才有的。

        当然,曾国藩并不否认科名的重要意义。在他看来,科名的意义除了求食之外,就是一种孝顺的手段。他说:“科名之所以可贵者,谓其足以承堂上之欢也,谓禄仕可以养亲也。”子孙后代博得一个科名,目的就是让父母高兴而已。

        修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艰苦的努力与付出,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曾国藩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值得研究与学习,一个是 “三有”学习法,一个是专注化学习法。“三有”就是有志、有识、有恒,他说:

        故予从前限功课教诸弟,近来写信寄弟,从不另开课程,但教诸弟有恒而已。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炉,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一个人真正要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必须要有志、识、恒。离开这三者,将会一事无成。志是志向、理想。一个读书人、一个领导者没有远大的理想与志向,就会“甘为下流”,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识就是学识、知识、才华。一个人要是满足于已知,那就会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坐井观天,河伯自大。恒,就是恒心,就是坚持。做一件,不做成不松手。做一下,停一下;浅尝辄止,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曾国藩虽然是在教育诸弟学习,其实也在教育他们怎样成为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他以前自己也没有达到这个境界的,教育弟弟们时,开了不少的功课单子;在北京结识了一批朋友,才学到了这一招。教给几个弟弟,和他们共勉。

        与“三有”相匹配的一个学习方法,是专的问题。一个人学的专业不一定要很多,所谓“艺多不养身”,学多了学不精,不如专心专一学一样,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效果。</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小说《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二章 长兄双肩担责任(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