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TXT下载>>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十五章(2)TXT下载

    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十五章(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挺经 第十五章(2)

        曾国藩在京官任上就批评了官场的弊病:“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干顸。”他认为吏治的,必然导致社会不安。二是主张整顿吏治。曾国藩也非常重视州县官吏,称之为“牧民之官”,并认为这些“牧民之官”关系着统治的巩固、国家的安定。他一方面强调吏治清明,要求官吏勤政爱民、公正廉明;另一方面则主张整饬吏治,清除不法分子,严惩贪污,裁汰庸吏。

        曾国藩打垮了太平天国,收复南京之初,南京经济非常衰落,老百姓很困苦。曾国藩不但第一步恢复了秦淮河的游乐事业,而且像他生活那样严肃的人,为了繁荣地方,听部下的建议,自己还到秦淮河去逛逛,以示提倡。曾国藩还遇上几个名妓,其中一个死了,曾国藩送了一副挽幛,题道“未免有情”。更相传其中有一个,艺名少如,也颇有文才,要求曾国藩送她一副对子。曾老先生打算用她的艺名“少如”这两字嵌到联中,先写上联:“得少住时且少住”,意思是能偷闲在这里休息片刻就休息片刻。不料这女子很调皮,开了曾国藩一个大玩笑,提起笔来写道:“要如何处便如何。”

        这个故事也许并不真实,但曾国藩为了繁荣经济而亲自前往烟花之地,并且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却是历史上传为佳话的事实。

        他对家人对自己都要求严格,一直都是简朴的床榻及衣物,没有组建湘军之前,他官至礼部右侍郎兼吏部左侍郎,用今天的话讲,是中宣部、中组部的副部级干部,可他的兄弟子女、诸多亲朋却没有沾上他一点光,还都是在家里操持家业、专心致志读书,希望通过考试来求得功名。即便是组建湘军屡建功名后,他依然是恪守经道,不贪烟酒,不好女色,洁身自好。

        蜎守介介,恪守原则

        曾国藩说:“国藩滥竽此间,卒亦非善。肮脏之习,本不达于时趋,而逡循之修,亦难跻于先进。独是蜎守介介,期不深负知己之望,所知惟此之兢兢耳。”

        ● 解读

        曾国藩认为:主张矫揉造作观点的人,就好像把杞柳树当成枝条编成的杯盘一般,不通晓性命之理,必然会残害仁义,这是逆着而不是顺着行理。高谈虚玄之论没有主见的人,好像浮萍漂于江湖之上,空论性命之学问,不再讲求事物的形状与颜色,这种理论,实际上是模糊不清的,也难说得通顺。只有体察精微,并不隐蔽自己的心意,不扰乱自己的,清醒与机灵常常存于心中,这样才能随时看到顺利行事。坚守专一的原则,警戒自己忠贞不二,并遵循前进不息的规律,兢兢业业干事,惟恐有什么失误之处,这样做,终身才会没不顺利的事。这是圣贤之人应用尽性来安身立命的最高境界,也是一般人恢复天性立身处世的有效法则。

        曾国藩曾说:人生在世,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有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这就是尽性;有不可为之事,当尽力从之,这就是知命。所谓性,就是对可知的事物尽其所能去知道它;所谓命,就是对不可知事物只好听天安排。理解了这两层意思,也就明白了人力和神力的界限,进而也就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以及所应采取的态度。

        湘军中胡林翼、左宗堂、曾国荃等都曾劝曾国藩自立为帝。如当安庆攻克后,湘军将领建议以盛筵相贺,曾国藩不许,只准各贺一联。李元度第一个撰成其联:“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曾国藩见后立即撕毁,并斥责李元度。曾国藩寿诞,湖北巡抚胡林翼来贺,交谈间书写一纸条,赫然有:“东南半壁无主,我以其有意乎?”曾国藩书写出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委婉地表明了自己无意自立的想法。

        太平天国阵营也有人劝曾国藩自立。曾国藩劝石达开降清时,石达开也曾提醒他,说他是举足轻重的韩信,何不率众独立?忠王李秀成被俘后,也曾表示,愿以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拥戴曾国藩为帝。

        最终,曾国藩还是推美让功,持盈保泰,以表示对清政府的忠心不二。最终君臣互不猜疑,曾国藩得以保全自己,功成之后全身而退。

        守之以一,终身无不顺

        曾国藩说:“持矫揉之说者,譬杞柳以为杯棬,不知性命,必致戕贼仁义,是理以逆施而不顺矣。高虚无主见者,若浮萍遇于江湖,空谈性命,不复求诸形色,是理以豕恍不顺矣。惟察之以精,私意不自蔽,私欲不自挠,惺惺常存,斯随时见其顺焉。守之以一,以不贰自惕,以不已自循,栗栗惟惧,斯终身无不顺焉。此圣人尽性立命之极,亦即中人复性命之功也夫!”

        ● 解读

        曾国藩认为:《周易》里的“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讲的就是尽性。 “过此以往”四句话,讲的就是知命。农夫耕田地种庄稼,勤苦的有好收成,懒惰的欠收,这就是性。在大旱之年种庄稼,怎么勤苦终归庄稼焦枯绝收,这就是命。热爱别人,教化别人,礼遇别人,这就是性。热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教化别人,别人却不遵从实践;礼遇别人,别人却不回应搭理,这就是命。圣贤之人不可企及的地方,就在于尽性而知命。尽性还属于下层的学问之事,而达到知命就是超越之事。</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小说《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十五章(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