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李嘉诚商道真经TXT下载>>李嘉诚商道真经>>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TXT下载

    李嘉诚商道真经: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

        李嘉诚如是说:正像日本商人觉得本国太小,需要为资金寻找新出路一样,香港的商人也有这种感觉。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根据投资的法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

        精彩解读

        李嘉诚投资当然不会只局限于一个地方,要赚钱,还是要放眼全球。他的跨国投资,在加拿大的同时,还在英国进行投资。

        英国皮尔逊公司拥有世界著名的《金融时报》等产业,并在伦敦、巴黎、纽约的拉扎德投资银行拥有权益。李嘉诚喜欢挑战,在英国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皮尔逊公司。1986年,李嘉诚持资6亿港元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的股权。

        该公司股东们对李嘉诚大举收购英资的行动早有耳闻,因此他们对李嘉诚怀有戒心,担心他进一步控得皮尔逊,不甘让华人做他们的大班,于是便组织反收购。李嘉诚见势不妙便随机退却,半年后抛出股票,盈利1.2亿港元。

        接着,到了1987年,李嘉诚与马世民协商后,以闪电般的速度投资3.72亿美元,买进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股权。同样的,该公司掌握大权的管理层,同样提防这位在香港打败英国巨富凯瑟克家族的华人大亨。所以,尽管李嘉诚成为这家公众公司的大股东,却进不了董事局。既然如此,那就只有赚钱为目的了。于是在1990年,李嘉诚趁高抛股,净赚近l亿美元。

        而在英国的最大收获就是,1989年李嘉诚、马世民成功收购了英国q1jadrant集团的蜂窝式流动电话业务,使其成为和黄通讯拓展欧美市场的据点。

        李嘉诚的下一个目标是美国。

        1990年,他试图购买“哥伦比亚储蓄与贷款银行”的30亿美元有价证券的50%,这次行动涉及资金近100亿港元。然而,因为这家银行是加州遇到麻烦的问题银行,卷入了一系列复杂的法律诉讼中,结果,李嘉诚的投资计划搁浅。

        但是,李嘉诚并不是在美国一无所获,他与北美地产大王李察明建立了友谊。当时,李察明陷入了财务危机,急需一位有足够经济实力的大亨为他解除危机,并愿与其结为长期合作伙伴。于是,李察明找到了李嘉诚,他说:“我相信李嘉诚的为人。”为表诚意,李察明将纽约曼哈顿一座大厦49%的股权,以4亿多港元的“缩水”价,拱手让给李嘉诚。可以看出,李嘉诚的诚实和商业上的信誉给他带来很大的利润。

        接下来,李嘉诚的眼睛又回到亚洲,目标就是亚洲经济巨龙——日本。

        1992年3月,李嘉诚、郭鹤年两位香港商界巨头,通过香港八佰伴超市集团主席和田一夫的牵线搭桥,携60亿港元巨资,赴日本札幌发展地产。李嘉诚的这一举动,引起日本商界的不小震动。

        面对记者的提问,李嘉诚说:“正像日本商人觉得本国太小,需要为资金寻找新出路一样,香港的商人也有这种感觉。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根据投资的法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这话其实也就说明了李嘉诚跨国投资的原因。

        李嘉诚投资海外的几次大行动,有成功也有不利,收购成功,就控得该公司,如果收购难度太大,则见好就收。例如在英国的皮尔逊公司和电报无线电公司,他只赚到了钱,然后走人。而在美国收购哥伦比亚储蓄与贷款银行失败后,他并没有誓死以争,而是把眼光转换到了日本。

        智慧小语:经商需要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不拘一格的经商作风。在一个行业里面找到赢利点,赚一笔就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未必不是一个良策。换一个地方继续赚。世界之大,企业之多,实在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商人的终极目的就是赚钱。</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李嘉诚商道真经,小说《李嘉诚商道真经》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李嘉诚商道真经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