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TXT下载>>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 第九章 韬光养晦减锋芒(1)TXT下载

    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 第九章 韬光养晦减锋芒(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九章 韬光养晦减锋芒(1)

        进退之智可以让人在束手无策的时候找到解决问题的稳妥办法,对于熟谙此道的人来说,暂时的退并不可怕,而下一次的进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在前进之中,双方出现对峙,如果其中一方出现异常而后退,多半就是其为了打破当前的僵局,为自己找到更为有利的进攻点,积聚更强的冲击力而选择的策略。

        9.1 显隐之间得生机

        由于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特点,导致臣子与君主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关系,一方面君主希望臣子可以拼尽全力为国尽忠,确保江山稳固;但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臣子“功高盖主”。因此,封建社会的君臣都在寻找着一个让彼此都可以保持信任的平衡点。要想在封建社会这种特殊环境之中建立功名,就必须时刻将这一规则谨记,在功成名就的同时也要避免让自己锋芒外露而引起别人的忌恨。不仅是对君王,在对同僚时,也要注意。

        对于官场之中的各种关系要如何保持平衡的问题,曾国藩一向深有研究,尤其是在他凭借着湘军建立了不少的功绩之后,这个问题的考量便成为他的首要任务。熟读历史的曾国藩也希望从古人身上找到智慧的解决方法。可是纵观千年,他发现很多功高位显的人所采取的办法不外乎隐退,他们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消失在别人的视野里。在曾国藩的眼中,这并非最佳办法,因为他的愿望是拯救苍生,一旦建立功业便隐退,岂不显得他为了功业而拼搏多年?有违初衷之举不是他该做的。随着职位的不断提升,以及所建立的功名越来越大,曾国藩手中的权力也逐渐威胁到了别人的利益,他明白自己应更加小心地收敛锋芒,含而不露,在显隐之间巧妙地找到平衡点。

        1864年是曾国藩至为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他率领着由自己组建的湘军,势如破竹一路杀进太平天国的天京,一举剿灭了让清政府统治者坐立难安的太平军,成为大清的第一大功臣。在许多人眼中,迎接他的将会是目不暇接的荣华富贵,然而曾国藩却冷静地思考着自己将要面对的局面:功高固然会引来荣华,但更会引来别人的妒忌,同僚的妒忌已经需要他时刻警惕,而最可怕的是来自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忌恨。

        手中握有兵权的将帅向来都是君王非常忌讳的人,在借助他们力量稳固统治的同时也在时刻想着如何限制他们的力量。兵可以维护统治,也可以摧毁统治。曾国藩并没有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幻想着美好的未来,而是以皇帝的角度考量自己的处境,平定太平军之后,他虽然是功臣,但在皇帝眼里也是威胁。湘军骁勇善战成为人人称颂的英雄,也同时成为皇帝背后的一根刺,必定让他寝食难安,时时提防。为了避免让皇帝起疑心,也为了避免同僚妒忌,曾国藩主动要求削减湘军部队。

        功高震主对于臣子来说是最危险的,而手中没有一点权力,又会让曾国藩失去说话的底气,变得任人宰割。因此,在裁军的过程中,曾国藩也在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让自己有实力掌控话语权,又让皇帝对自己放心。当时的湘军虽然名声震天,但因为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战斗力遭遇到很大的伤害,正需要大力休整。而李鸿章所率领的淮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军力强劲,更兼武器都是使用新式的洋枪洋炮,是一支不容小觑的队伍,正适合留为己用。思虑周全之后,曾国藩在天京写好奏折呈递给同治皇帝,主动申请“定议裁撤湘军”。在这本奏折中,曾国藩说:“臣统领湘军太多,即拨裁撤三四万人,以节开支。”用节省开支为名要求裁撤军队,让这一切看上去合情合理,同时也让大家面子上都非常好看,此计可谓智慧之举。</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小说《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 第九章 韬光养晦减锋芒(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